达晨创投投资副总裁 李杨先生
编者按:最初了解到李杨先生是通过一篇采访,当时看完采访内容之后,便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来是基于他的过往事迹:创过业,辍过学,流过浪,扛过枪,留过洋,这类有意思的经历在整个投资圈也是少见的;二来便是佩服他超强的学习能力,李杨先生刚来达晨创投的第二年便投资了YOHO!有货、Yhouse悦会等三个2C垂直电商平台和一个2B的电商服务企业,成为年轻投资人中的佼佼者。
今天的这篇文章,是李杨先生这几年做投资的一些内心感悟,有对创业的思考,还有对自己的总结。
两类创业
这次我想跟你分享这几年来自己做投资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在我看来创业者从团队属性和业务发展模式可以分为这两类:
第一类:资金导向型,就是靠资金投入迅速做大,建立壁垒,无论是从PR的投放力度,用户量或GMV冲量到团队配置更新,把先发优势做到极致,北方的创业者在这一块尤为明显一些,但这容易大成或快速消亡;
第二类:产品导向型,往往会观察各项运营数据的逻辑增长,紧跟竞品,磨合团队,等待资本翻转,竞品先犯错或资金链先出问题,将后发之力发挥到极致,南方的创业者在资金运营和团队打法上这点是有优势的。
相对应项目来看,用户社交与社区类的创业项目比较像资金导向型的创业,因为它要形成一个大的壁垒,即一个大的用户量和一个大的估值,通常是资金导向的。再保持产品的跟进迭代,做好留存和活跃度,因为流量成本一般是越来越高的,先获客建立门槛,并把后来者的重置成本拉高。
但这类项目因为变现模式的不确定,最佳的方式是通过轻运作获得数千万的用户量,借助规模效应,拉高估值融资,储备资金为迟早的一天无论向电商或是其他模式的转变做准备。
产品导向型的创业,往往是商业模式比较清楚的一些产品,比较典型的游戏、电商,以及一些提高效率的线上线下服务模式。这一类创业项目产品是比较重要的,先把模式打磨清楚,在其他平台可以盈利,当然要形成入口就需要大的资金投入。
但其实创业也没有特别绝对的模式或产品路径,最重要的是根据各自的场景和创业领域的大环境,如融资周期来决定各自的打法,没有绝对好的方式。
因为大趋势是很难判断的,创业者更难赌资本的走向,惟有做扎实,同时积极抓住每一个融资的窗口,无论是A轮、B轮、C轮或是新三板或战略新兴板,其实都留给有准备的创业者。
创业时机
创业是需要很多方面因素的配合,如果先抛开资本周期层面的考虑。
我经常会问创业者一个问题:现在不创业就会失去一个改造机会,还是当下不创业,改造机会也还是在那里。现实是生活中很多痛点已经存在,但是实际上解决的路径还没有出现,或者说互联网在一些痛点上可能还是乏力的。
以创业者经常考虑的项目为例。比如说互联网婚庆,这是个高额低频的行业。这个决策是非常慎重的,更多是在PC端解决问题。我相信很多男孩子都是陪着自己的女朋友或太太在大屏幕上去选婚纱、酒店的,在这样一个场景下,它明明就是一个PC端的产品。
可以进行一下类比,如果我们把场景设置成一条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是PC端的。在网速和移动端模式创新和覆盖人群没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我们来看下高速公路上的车,也就是想要结婚的人群,有没有迅速涌入到高速公路上来。包括摄影、婚车、酒店这些配套的服务设施如同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有没有迅速的增加。
实际上,任何革命都需要很强助燃的导火索,可惜在一些消费模式上,移动互联网还担当不了导火索的重任。移动端与PC端的差别是,移动端是零散时间、碎片化时间,并且移动端上有新的场景,手机相当于和人的身体联系在一起。基于LBS的系统的「多对多位置轻链接」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综合来看,这条高速公路变得更宽了甚至变得更快了。
回过头来看,那我们怎么考虑创业的时点是不是合适?
比如,婚礼的项目其实达晨也投,很多同行也投了非常多。但是,婚庆市场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入口。假如这一波寒冬过去之后,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也过去了,资金红利过去了,这个行业还是没有得到大的改变。那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任何时候创业都不晚,应该等待下一波技术的革新。
我个人觉得应该去等下一个风口,往往光低头走路的创业者,反而会错过新的风口机会,宁可等待抬头看路,抓住一波有时就够了。
在这样一个全民创业的时代,每个创业的者应该先思考适不适合自己。在一些特别大的行业里,创业者非常多,我经常给之前聊过的创业者打电话问你的项目怎么样了,发现很多人都是放弃了,有的还在苦苦撑着。
实际上我们每天又遇到很多新的一波创业者拿着类似的BP或行业,他会说市场上没人做,或者竞品的模式不对,他的模式有优势。
其实就不是这样子的,往往是众多创业者已走过的路或之前已放弃的模式而已,在中国基本没有唯有你能想到的情况。
创业前需要做的七点思考
那如何判断一个创业机会,我觉得可以从下面七个点来思考。
第一点、从自身的痛点去思考;
从自身角度出发解决自己的一个痛点,别只是想到别人是怎么样的?别人是不是这样的痛苦和需求?别人是否为此买单?应该要思考这个是不是你最痛的点,你是否愿意为此付出高的价格?
第二点、思考有多少人有相同的痛点?是否太小?以至于这样小的痛点太多,对社会是否意义有限?
比如,我之前遇到从英国留学回来的朋友,提到说国内衬衫都不是定制的,是通用版本,穿起来不舒服,所以想要进行定制化生产。拿衬衣钮扣来说,在中国现有GDP水平情况下,我们还无法享受到所谓的「英式管家服务」,这个需求太小众,以至于社会还关注不到,或者说这个需求如果都被关注到,社会需要付出很多成本做教育。
中国老百姓还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如果自己创业的点太小,你能服务的人就那么几个,要做成一个事业还是比较难,但你可以做成一个爱好,为一帮人服务,但不要轻易说融资做多大的市场。
第三点、「高速公路」是否即将建成或已建成?
如果将创业比作成在高速路上开车,你自己先要认识到,我们不是一个巨头,没有造「高速公路」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在现有的「高速公路」的这个跑道上努力奔驰。很多人说自己可以建「高速公路」,这是巨头和国家去做的事情,后面需要非常大的时间和区域。
「高速公路」可以把闲置资源匹配,消除当中的信息不对称。大家在创业中要找到一条好的「高速公路」,并在开始第一刻冲出去。
第四点、如果目前国人付费意识较低下,你的商业模式是否还可行?
中国人之前习惯用盗版软件,很少愿意为软件东西如App付费,但愿意为硬件比如手环买单。你要考虑现今中国场景是否到了可以支持一个付费模式的阶段?
第五点、如果没有付费或者其他收费模式,自己是否愿意当作公益事业来持续?
比如,你当年投入很多钱做的事情,虽然不赚钱,但还有其价值,你是否可以当作公益事业或是自己喜欢的舞台来做?而不是想着到处融资,因为做不大。
第六点、如果是一个工具类或其他流量社区类产品,在价值有限下,是否可以忘却估值和融资的浮躁虚荣?
比如铲子或是挖掘机的价值,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厦或一个商铺的价值,否则就是市场泡沫下被「想太多」,会变成是泡沫,终会被打回原形,但工具有工具的价值,要做好工具的事情。
第七点、是否可以等待到下一个「高速公路」诞生?
把心态放平,时代会给很多人机会,大家的收入在提高,硬件使用在提高,创业者要积累,等待下一个「高速公路」变革的时代。
对自己的总结
我之前常驻了厦门一年,当时我跟现在很多估值很高的创始人的关系非常之好,甚至帮他们改BP、介绍投资人投了他们。但是我个人没有投,很多炙手可热的案子我都没有投,因为我内心对团队或是模式有「过不去的槛」。
后来这些项目拿了两三轮融资,估值翻了十倍甚至百倍。在这个过程中我内心非常苦恼的,我会不停的思考:是不是我看错了?或者当时对于市场的判断是不是发生了大的变化?或者模式有了大的突破?
假设这些都没有的话,我愿意让子弹再飞一会儿,这个过程之中你才会变得更冷静,我只会投心安理得的项目,而不是纠结而碍于面子的投资。因为我只想赚自己专业的钱,自己看得懂的钱,也就是应该我赚的项目,这样以后真有幸退出了,花也花得安心吧,
做互联网投资要更冷静,首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也是我做投资以后感触很深的一点。假设我真是投错了,错过了,我愿意把脸伸出去,让创业者来打我的脸,这样其实能打醒我,让我比较冷静的看待项目;要是我的判断成功了,个人的自信成长是非常快的,但项目成功还是概率的,中间的波折也很让我成长。
无论投资成功还是失败,个人成长都是很快的。但成功的概率一定是越来越高,而你的心态会越来越平和,因为风险投资始终是如履薄冰的,没退出之前投资人谈成功都太早了。
在投资的过程中我愿意跟创业者讲真话,即使双方对项目理解不同,我投与不投,也都会干脆了当。最后不论是否投资,我都希望能与创业者成为朋友,彼此长期的认可,共同成长。
素材来源|天使客、笔记侠
投资人说(touzirenshuo)编辑作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 END -
邦哥的好朋友毒舌科技 l ID:dushekeji
长 按 二 维 码 , 一 键 关 注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知识产品: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angc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