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民智国际研究院
为您解读国际风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蚂蚁摄影MaE  ·  会拍照和不会拍照,差别到底有多大? ·  2 天前  
图虫APP  ·  获奖公示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民智国际研究院

明早辩论的一个看点:谁能放下拜登灾难性的好大喜功?

民智国际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4-09-10 20:00

正文

民智编译



导语:


一直以来,拜登政府企图掌控全球事务的野心导致美国频繁卷入毫无战略性意义的冲突。北约的扩张使美国保护盟友的义务日益增长,而华盛顿傲慢的决策者们对乌克兰与以色列的过度支持则带来更多未知的风险,本文作者认为,无论是中东还是欧亚大陆,亦或是太平洋地区,美国全球军事干预背景下弊大于利的结果已经显而易见,而无数民众被迫承担战争的高昂代价。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或许会为此带来转机,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下一任总统——哈里斯或特朗普——能否与拜登政府灾难性的外交政策进行割席。


本文编译自美国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网站评论文章,原标题为《美国人能否停止试图“统治世界”?》(Will Americans Stop Trying to ‘Run the World’?),作者是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里根总统时期前特别顾问道格·班多(Doug Bandow)。 文章略有删改,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思考,与公众号立场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拜登总统试图掩饰自己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时,他对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前白宫通讯联络主任乔治•斯特凡诺普洛斯(George Stephanopoulos)表示道,“你知道,我不仅在竞选,还在管理世界”——这也难怪到处都是一团糟,欧洲和中东战火纷飞,亚洲地区也动荡不安着。



与此同时,美国所谓的盟友们正决心将美国卷入一场又一场战争。 例如,韩国官员要求美国保证将使用核武器保护首尔;美国海军部队与也门武装力量作战,拦截亚洲和欧洲的海上贸易;长期以来,沙特阿拉伯一直催促美国代表他们与伊朗作战,以色列对美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一再替美国设想和炮制针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而法国和其他北约成员国则建议向乌克兰派遣作战部队;失败的英国政客们代表着一个无力自卫的国家,再三敦促美国官员对俄罗斯本土发动攻击,这却很有可能带来冲突升级的难控风险。


更严重的是,乌克兰方面开始频繁要求美国将俄乌冲突变成美方自己的战争 事实上,前乌克兰军事指挥官瓦列里•扎卢日尼(Valery Zaluzhny)曾公然宣扬世界大战,这显然准备将全球推向毁灭的边缘。还有许多沉重的问题也接踵而至——人类准备好接受下一场战争了吗?这又是否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如今,任何一个自由和民主的政府都需要觉醒并思考如何保护其公民和国家,而不是催促战争。


▲前乌克兰军事指挥官瓦列里•扎卢日尼(Valery Zaluzhny)


事实上,真正保护美国和全球利益的最佳方式是美国停止试图“管理世界”,并主动退出“本不属于美国的战斗”。 美国试图“管理世界”的想法反映了荒谬的自大、贪婪、幻觉、虚荣。或许即使在冷战时期,声称“领导着自由世界”的美国也很难真正“管理世界”。古巴和越南、印度和伊朗、柬埔寨和海地,对于美国人来说承载着许多冷战期间的痛苦记忆。


而如今,美国对世界的控制权在哪里?美国及其盟国在扩张北约时的傲慢和鲁莽以及对俄罗斯安全利益的忽视导致了俄乌冲突的爆发。普京对西方的不当行为作出的反应使美欧盟国官员的手也沾满了乌克兰人的鲜血。 俄乌冲突距离发展成美俄的全面战争只差一个导火索,克里姆林宫只要依然相信俄方能获胜,就几乎不可能主动发起和谈。 然而,基于乌克兰和欧洲各国政府薄弱的军事力量所带来的不安全感,它们始终要求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介入继续升级。



与此同时,中东地区曾一度对美国决策者而言至关重要,这不仅是考虑到苏联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而且还因为该地区的石油资源非常重要。 不过现在,所有这些理由都已时过境迁。美国再也没有合适的理由介入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斗争。与此同时,以色列已经成长为一个有能力自卫的核力量大国。 随着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采取日益专制粗暴的政策,美国应该退避三舍。对于由以色列对加沙平民的残忍战争所引发的也门胡塞武装的封锁,唯有欧洲和其他最依赖海湾贸易的国家才应该正视这一问题。


此外,亚洲有着除美国之外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最繁荣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欧洲或中东。 然而,亚洲的地大物博使美国更难对其施加影响,更不用说试图去控制。 例如,尽管近年来六任美国总统都坚持朝鲜无核化,但朝鲜还是成为了核大国。与此同时,为了应对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美国决心继续保持太平洋强国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可以“统治亚洲”。毕竟,将美军力量投射到数千英里之外,要比单纯威慑其他地区力量的成本高得多。美国建立所谓“反华军事联盟”的行动也将使中美双方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加大。



事实上,美国所谓结盟的目的是加强美国的安全,这意味着建立更多能使美国减少被牵入战争可能性的关系了;遗憾的是,美国的大多数安全保障措施似乎都是激化而非防止战争。 例如,北约的扩张增加了一大批军事力量相对薄弱的国家成为美国的盟国,这包括大部分波罗的海国家和巴尔干国家,比如最近加入的北马其顿和黑山。它们增加了美国保护盟友的义务,却对美国毫无帮助。即使是瑞典和芬兰,虽然它们军事能力更强,但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保护美方利益,而美国却有义务在与美国安全关系不大的领土上为这些盟国与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作战。


中东、北非和南亚与美国的防务关系更小。 相反,美方发动的战争造成了地缘政治不稳定、教派冲突、人道主义危机和恐怖主义的蔓延。不仅如此,美国还经常牺牲自己声称“要捍卫的价值观”——数十万伊拉克人死于美国入侵引发的宗教和政治纷争;美方武装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使其得以屠杀也门平民;美国在阿富汗长达20年的错误行动把阿富汗的村庄变成了炼狱。而如今,美军仍然分散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尽管这些地区与美国的安全和利益已日渐不相关。



最后,如果中美真正爆发冲突,后果将不堪设想。 中方几乎不可能主动攻击美国,相反,问题在于美国执着于维持自身在亚洲的主导地位。 也许对于美国来说这有其价值,但这真的值得让中美两国、美国盟友和全球经济都遭受莫大的破坏吗?或许美国一些人认为这样的冲突会促进他们的利益,但这样做能为正在战斗、受苦和伤亡的美国人带来好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战争不是一项简单的外交政策的工具,它具有独特的破坏性,只有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能被迫考虑。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外交政策还不是此次美国大选的主要议题。 尽管拜登假装“管理世界”,但他骗过的美国人寥寥无几。尽管如此,拜登的退出和副总统哈里斯被提名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前景将重启竞选, 哈里斯其实很难表现得比拜登总统还差,而且她还有机会摒弃拜登条件反射式的干预主义。 例如,哈里斯似乎不太喜欢美国对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的无限纵容,尽管她目前在其他问题上没有明显表现出与拜登的差异。



特朗普和J.D.万斯将不得不重新调整竞选方向,把重点放在哈里斯身上。如果特朗普当选,他将有更大的变革希望,尽管在他的第一届任期中,他经常从“脱离无谓冲突”的承诺中退缩。不过,在第二个任期内,他将更有可能依靠致力于为他服务的助手们,而不是高层内部傲慢的当权者们。此外,他还将得到万斯的支持,后者似乎更加致力于扭转拜登政府的一些鲁莽政策,比如对欧政策。 即使是面对对华问题,特朗普也可能更倾向于寻求外交解决方案而非军事力量。

事实上,美国人最需要的下一任总统是一个不希望“管理世界”的人。 “管理世界”是不可能的,要称职而有效地做到这一点需要创造奇迹。下一任总统应该服务和保护美国人,同时推动世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在经历了数十年误入歧途、代价高昂的战争之后,美国应该选择和平,让美国再次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


编译:张雅琪

编务:华天沁

责编:王加特

图片来源:网   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