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讲述了全球市场下京东与沃尔玛之间的合作与纷争。京东作为中国第一大民企,面临市值下跌、电商行业变革等挑战。沃尔玛清仓京东股票引发市场震动,双方关系引发关注。文章还探讨了京东的规模、投资和盈利能力等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全球市场动态及京东挑战
京东作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引人注目。然而,近期京东面临市值下跌、电商行业竞争激烈等挑战。沃尔玛清仓京东股票事件引发市场关注,对京东股价产生影响。
关键观点2: 京东与沃尔玛的关系演变
京东与沃尔玛的合作历史悠久,双方关系复杂。沃尔玛一直是京东的重要投资方和合作伙伴。然而,近期沃尔玛清仓京东股票,引发了市场对双方关系变化的猜测。
关键观点3: 京东的业务规模与盈利能力
京东的业务规模庞大,涵盖零售、数字科技、物流等多个领域。然而,在盈利能力方面,京东面临一定压力。文章提到了京东的营收规模、投资情况以及净利润情况。
关键观点4: 京东管理层变动与未来发展
近年来,京东的管理层发生了多次变动。文章讨论了刘强东的“放权”策略,以及新任CEO许冉面临的挑战。京东的未来发展将取决于管理层的决策和市场的变化。
正文
全球市场,突遭惊魂时刻。
最近,大洋彼岸传来劲爆消息,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要清仓持有京东的
1.445
亿股股票,套现
37.4
亿美元。这一突如其来的大动作,迫使中国电商巨头京东股价连续暴跌。居然,京东就暴跌紧急回应,“与沃尔玛仍是合作关系”。但沃尔玛大清仓,还是震惊了全球市场。
要知道,在沃尔玛清仓前,京东取得了两项辉煌战绩:一是,京东以
10847
亿元营收规模,超越阿里巴巴、联想、比亚迪、华为,连续两年(
2022
年、
2023
年)登顶中国第一大民企宝座;二是,京东发布二季报及半年报显示,公司半年营收
5514.46
亿元,保持稳健增长。
在这种双重利好的情况下,沃尔玛未等京东股价爆发,就赶忙先跑了,着实惊魂。脱离沃尔玛的护佑,距离
2021
年市值高点快跌没一半的京东,能否守住中国第一大民企的尊严?
自从刘强东“放权”,京东频繁换帅,中国第一大民企就变得扑朔迷离。
尽管,京东在
2024
年又交出了一份傲人的半年度战绩,却暗藏玄机。
根据京东历年财报数据显示,
2020
年上半年至
2024
年上半年,京东营收分别为
3472.59
亿元、
4569.77
亿元、
5072.55
亿元、
5308.87
亿元、
5514.46
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
27.97%
、
31.6%
、
11%
、
4.66%
、
3.87%
。这反映出,京东在
2021
年取得市值巅峰、营收大增后,它们就无奈陷入大公司发展最尴尬的瓶颈期,连续
3
年半年度营收增速下滑。
为何说这个?这是沃尔玛最看重的一点。
作为美国及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在全球不光扮演者零售商的角色,它们也是美国及全球最大的
CVC
之一,参投了一批风投基金、二级基金,以捕捉全球最优秀玩家,在公司未
IPO
或已上市时,通过投资、护佑获取惊人回报。
沃尔玛与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很早就已经结缘,刘强东也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沃尔玛是京东学习的对象”。
某种意义上来说,刘强东创办京东的早期逻辑,参考了沃尔玛模式。
这两家公司掺杂利益合作的交集是在
2016
年。当时,沃尔玛以“
1
号店”为代价获得京东
5%
股权,由此双方开始了长达
8
年的“蜜月期”。
8
年里,沃尔玛发挥
CVC
作用,不断增持京东,将
5%
股权扩大到
2024
年的
9.4%
,超越贝莱德、腾讯,跃升京东最大外部股东。
8
年里,原本沃尔玛是京东的“老师”,可实际的“老师”是投票权
70.5%
的刘强东。
对于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公司,股权最大不如投票权最大,投票权决定了公司的战略、定位、方向究竟谁说了算,而沃尔玛在京东的投票仅为
3.1%
,这意味着,其在京东根本没发言机会。
这就形成了一种很有意思的局面,最大外部股东、没声量,沃尔玛会气炸吗?
气炸不气炸完全取决于京东怎么走?其实不只沃尔玛,但凡不以“控股”为目的做投资的
CVC
,基本也没话语权。这类
CVC
典型的特点是,“放手让创始人去干”,不要干预被投公司的决策。
不得不说,“放手让创始人去干”的思路,放眼全球都是非常成功的,因为被投公司一旦受投资方干预,就会失去“灵魂”,其结果往往没有结果。
沃尔玛策略正确,京东财报大放异彩。根据京东
2016
年财报,公司营收
2602
亿元,同比暴增
44%
,实现年度扭亏为盈。
“只要公司越来越牛,投资回报率越来越高。”如此情况,谁说了算,似乎不重要。可在
2018
年,刘强东遭遇海外风波后,外界舆论逆转,让刘强东不要“太独断专行、狂妄自大”。
刘强东真听进去了,他开启了一轮“放权”,自己卸任了公司与分公司多个掌权职位。外界欢呼雀跃,仿佛京东将迎来新的明天,可沃尔玛却不开心。
在于刘强东“放权”没放弃投票权。什么意思?不管京东未来如何换帅,沃尔玛永远要面对两个决策者(台上、台下)。
换句话说,沃尔玛是相信刘强东投资京东,让刘强东管,可刘强东让别人管,别人最终要听刘强东的意见,他掌控投票权。
管来管去,多了无效讨论、决策,“大公司病”愈发严重。
“谁都不愿意拍板,有问题谁都不愿意背锅。”崇尚“去繁从简”管理论的沃尔玛,自然受不了。但它们没办法,
在沃尔玛入股京东时,聪明的刘强东“留了一手”,签下了“双方
8
年互不反水”的协议。
彼时,刘强东很清醒,“美国零售巨头入股是好事,也可能坏事。”沃尔玛肯签下“互不反水”协议,想必是不担心京东及相信刘强东,却不代表相信所有人。
沃尔玛清仓京东,有观点说,“沃尔玛跑了,逃离中国”。
抛开京东。
沃尔玛这些年在中国的业务可谓“跌宕起伏”经历辉煌与挫折。
辉煌是,沃尔玛靠着反复盈利、扩张、再投资的策略,创立沃尔玛中国进军中国市场,取得了瞩目成绩。它们是较早一批外资入华打开零售空间的受益者,另一法国零售巨头家乐福也曾是受益者。
沃尔玛、家乐福在中国的布局,推动了中国传统零售迈向新高度。挫折是,在互联网电商兴起的变局下,传统零售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沃尔玛没能第一时间觉察,损失部分生意。
但沃尔玛果断采取两套方案,防守与突击。
所谓防守即收缩,促使沃尔玛几乎每年都在关闭中国门店,目前仅剩
296
家门店(
2024
年),
突击即与时俱进、拥抱变化,这里要细化成两种小方案。
一是,投资全球最有增长潜力的电商,给突击打好地基;二是,悄悄拓展电商业务,撑起“第二增长曲线”。这条“曲线”便是沃尔玛旗下“线上
+
线下”的山姆会员店。
据沃尔玛中国数据,山姆会员店在中国拥有
48
家门店,
2023
年贡献了超
800
亿元营收,并以每年开
6-7
家门店数量增长。门店不多,营收已然不少。仅山姆会员店就占据了沃尔玛中国总销售比例的超
50%
,是整个沃尔玛中国电商渗透率的
48%
。
山姆会员店的优势是,线上是电商,线下是门店,自配供应链、物流体系。这像不像“京东
+
沃尔玛的缩小版?”
在电商赢得“王者”后,刘强东给京东的决策是,持续发力线下。
仅
2024
年,京东
MALL
(线下沉浸式综合类消费商业体)就要在全国新增
10
家门店。刘强东早在
2017
年就喊出了,“
5
年内,会开
100
万家京东便利店”的豪言。这曾被媒体解读,京东要疯狂进军线下。
2017
年,是沃尔玛入股京东的第一个整年,双方合作没有输家。
京东建设了京东物流,市值水涨船高,电商地位与日俱增,展现出了线下扩张的雄心壮志;沃尔玛押宝中国,巧妙列阵,杀入线上用
8
年撑起了山姆中国会员店、山姆中国会员店
APP
、供应链、物流体系。
8
年后呢?沃尔玛继续加码中国,
2024
年,山姆中国线上销售额同比暴增
29%
,羽翼丰满。
说明,沃尔玛具备了在中国单飞电商业务的基础,哪怕“反水京东”亦无后顾之忧。资本市场的本质是前瞻市场,前瞻市场观察行业预期、公司预期,沃尔玛一跑,京东股价崩盘。
早在
2021
年京东市值巅峰后,京东的市值就守不住了。最主要的点是,中国电商行业再分裂,“后电商时代”京东多了几个强劲对手。
字节跳动及抖音国内“出海”统领群雄,京东当年电商老大的位置
2024
年彻底被拼多多易主,一个拼多多的市值体量是京东的
5
倍。
别管股价怎么样,论营收规模,京东在中国民企当世第一。
它们已连续两年超越阿里巴巴、联想、比亚迪、恒力集团、华为,登顶中国第一大民企宝座。全国工商联发布“
2022
年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京东第一时,外界就惊呆了。
互联网印象里,华为应该是中国第一大民企。不过,衡量谁是第一大民企的指标看营收规模,京东的
9515.92
亿元(
2022
年)最多,超越华为的
6368.07
亿元。
2023
年,京东以
10847
亿元营收规模,再次登顶中国第一大民企宝座。市值不大的京东,规模、盘子有多大?
估计比阿里巴巴、联想、比亚迪大。渗透领域覆盖了零售、数字科技、物流、技术服务、健康、保险、物流、地产、云计算、
AI
等等,
光京东集团拆分已
IPO
的业务就有京东、京东物流、京东健康、达达集团、德邦股份,排队
IPO
的有京东产发、京东工业。与沃尔玛相似,京东同样是庞大的
CVC
,横跨
21
个板块,投资了
338
家公司,“你的身边京东永远在”。
按着创投圈业内说法,中国第一大
CVC
腾讯,第二大阿里巴巴,第三大就是京东。可在营收规模上,两位“老大哥”不如京东,侧面体现了京东的资产重量超乎想象。
但在盈利方面,京东没有中国第一大民企的姿态。
2023
年,京东净利润
242
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本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是
352
亿元;腾讯
1152.16
亿元,阿里巴巴
655.73
亿元。
简单对比一下,京东“臃肿”程度同样超乎想象,让刘强东给这么大的盘子拿主意?刘强东不想,他要“放权”,他不“放权”就挨骂。
2022
年,徐雷接替刘强东任京东
CEO
;
2023
年,许冉接替徐雷任京东
CEO
。这是全球商界罕见出现“大公司一年一个
CEO
”的奇闻。
华为留余承东、字节跳动抢周受资、格力捧王自如,刚上位一年的徐雷退休了。
许冉是
2018
年加入的京东新人,中国国及美国注册会计师,加入京东前,她是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审计合伙人,能力是管理钱。
人该怎么管、业务怎么管,是一个谜。
股东手头有钱,不缺管钱的人。所以,许冉执掌京东的压力很大,关键,她的投票权甚至不如沃尔玛。
沃尔玛说话不管用,许冉改变京东?
京东未来说到底,掌握在刘强东手里,别看他卸了一身重担,给外界制造出陪着老婆章泽天出国旅游“放权”京东的“假象”,他一个重担也没卸
,
管理层一波接一波,麻烦一个接一个,电商格局失控,对手愈发强大,担子更重了。
如今,“相恋
8
年”的最大外部股东跑了,准备挑战京东,资本市场崩了,股民“用脚投票”,公司营收增速不顺,京东迎来了“后电商时代”的最大危机,刘强东该真正掌舵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