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峰瑞资本李丰老师的《800万粉丝的咪蒙和500多年前的马丁路德——我如何思考内容创业》一文,深有感触。
最近半年来,君临一直在内容创业的路上探索,结合李丰老师的观点,把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写下来,分享给大家。
从甲骨文开始的农业信息传播时代
我们今天身处于信息革命的浪潮中,但信息的传播其实从有文字出现的时候就开始了。那时候的信息,雕刻在甲骨、铜鼎、石头、泥板之上,由于硬件平台的稀缺和成本高昂,导致传播的朋友圈往往只是统治者身边的几个人而已。
这是农业时代上半场的信息传播方式,内容的主导权掌握在皇帝和祭司手中。
后来,新的硬件平台——竹简和羊皮卷出现了。
这就是农业时代的下半场:硬件成本大幅下降,受众覆盖到了整个宗教和贵族阶层,新媒体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司马迁等大V成功上位。
他们成功的奥秘在哪里呢?
三个“新”——
新人群:宗教和贵族的中上层知识分子第一次被覆盖到,这里存在着巨大的内容需求空缺。谁能够抢先满足他们,谁就赢了。
新需求:贵族和皇帝的需求差异巨大,皇帝想的是风调雨顺、社稷安宁,以及记录下自己的赫赫战功。但是贵族知识分子们,其实更关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新内容:新时代的大V们,用两种方式来脱颖而出,一种是内容的丰富化,提供了儒学、道家、法家、诡辩术等全新的内容,满足了需求的空缺。
一种是内容的新形式,比如诗歌体、语录体、散文体、传记体等,都是读者们前所未见的新文体。
这个时代虽然经历了漫长的数百年进化,但对于原始的甲骨文传播速度而言,无疑已是暴风骤雨般的革命了。
手工业时代的上半场和下半场
农业向工业的进化并不是突然跃升的,中间经历了一个上千年的手工业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最革命性的技术突破,无疑是造纸术的发明。从此价廉物美的“纸张”,取代了竹简和羊皮卷,让信息的容量和传播速度以指数级增长。
新的硬件平台诞生了,他们覆盖到了更广阔的社会人群,推动了一个新的“中下层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寒门。可以说,正是这一次的信息革命,将士族与寒门的壁垒彻底打破。
新人群出现之后,新的需求被创造。和传统士族要么追求个人的修身养性,要么追求宏大命题的治国策略不同,寒门的需求更加功利,不要鸡汤,要的是勺子。
于是新内容和新大V又粉墨登场了。
唐诗和唐传奇,就是这个时代的内容创新,这种创新同样包含两个层面——
一个是内容的丰富性,比如投笔从戎的故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等风行一个时代的边塞诗,他们所填补的正是那个时代寒门对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
一个是内容的新形式,比如诗歌,短小精悍,追求老大妈都听得懂,再加上歌妓配乐,古筝、舞蹈,传播效果极佳。
但是,手工业时代终于进入了下半场。
后来的诗人们纷纷哀叹,头部内容已经被几位盛唐的诗圣诗仙占据,出头越来越艰难了。谁也没料到的是,当活字印刷术被发明出来以后,洗牌再次出现。
活字印刷术让信息的传播成本再次大幅下降,受众覆盖范围延伸至整个市民阶层,即使是贩夫走卒,下里巴人,也有能力消费内容了。
这群人和寒门知识分子是截然不同的,他们缺乏向上攀爬的能力和功利心,更大的需求在于娱乐方面,比如段子和鸡汤故事,比如不转不是中国人,脑洞幻想、英雄传奇、宫闱八卦,才是最主流的市场。
这个时代崛起的新大V,吴承恩、施耐庵们,都是一等一的编故事高手,手无寸铁的弱书生只要一心向善就能求取真经,无知的匹夫莽汉抡起斧头就能造反逆天,还有什么封神榜、金瓶梅,无一不体现着底层需求的志趣。
他们的文本、语言组织新式,也和上半场的内容创业者们形成了巨大的差异,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小说取代了诗歌,目的都是为了更容易在市民阶层中传播。
工业时代的半场革命,不再是取代关系
工业时代同样遵循着信息革命的演进逻辑,新技术诞生新平台,新平台覆盖新人群,新人群产生新需求,于是新的内容创业者们通过内容的丰富化和形式创新,叱咤风云。
上半场的技术是印刷机,下半场的技术是多媒体。
上半场的平台是报纸、杂志,下半场的平台是电视、电影。
上半场的受众是全社会人群,下半场的受众也是全社会人群。信息传播历史上第一次,人口红利没了。报纸杂志通过引入广告的商业模式,让内容的消费成本再次大幅降低,低到每一个人都可以消费得起,实现了信息的全流通。
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现,下半场的电视、电影,已经没有进一步的机会覆盖更大的人群了,于是就出现了需求的细分,更精细的切割人群,从时间和使用场景上争夺消费机会。
视频媒体从文字媒体上抢走了更多的娱乐消费需求,让报纸杂志上的鸡汤段子比例大幅减少。于是根据各个平台的功能特点,报纸主打消息型的新闻,杂志主打行业深度资讯,电视主打大众娱乐内容,电影主打头部娱乐精品。各擅胜场。
不同的使用需求和服务人群,最终诞生了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报纸和电视,服务的是最广泛的人群,提供的是生产门槛相对较低的消息和消遣类内容,盈利主要基于广告。而杂志和电影,还有后来的有线电视,则是个性化需求的内容,很难获得大规模的广告收入,于是就出现了新的商业模式:知识付费。
互联网二十年,浓缩千年光阴
互联网革命像暴风骤雨一般打碎了数千年来建立的信息传播机制,内容消费成本下降为零,信息传播速度提升到即时响应,整个世界好像都变了。
其实并没有。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们简略的说。
PC互联网
第一个五年,门户,这是上半场。
创业者们以“编辑”技术,将传统报纸、杂志的内容搬到网上,填补了需求的空缺,大获成功。这个时代的成功,主要是新平台的红利机会,就像早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半场一样,快者为王。
第二个五年,搜索引擎和垂直门户,这是下半场。
信息越来越多,甚至过剩,如何高效获取内容就成了决胜点。搜索引擎通过信息组织形式的创新,以超链接的页数来判断内容的质量高低,很快脱颖而出。他们也通过效果广告的模式创新,让大量中小企业也能够买单,创造了一个新的增量市场。
另一方面,垂直门户通过兴趣社区的方式,挖掘了更丰富的内容,创造了UGC的生态繁荣,在另一个层面上抢占了门户的蛋糕。
在下半场里,其实并没有出现新的硬件平台,因此也就没有受众人群的扩大。机会就像工业时代的下半场一样,主要是受众的细分和切割,并且在内容的形式上和商业模式上实现创新。
移动互联网
相对于PC而言,这是一个由于新技术出现而诞生的全新平台,让不用电脑的人群也能被覆盖了。于是在第一个五年,上半场的故事里,PC门户的故事被复制。简单来说,新闻客户端和第一波崛起的公众号,依赖的都是和门户一样的编辑技术,吃的是红利的蛋糕。
门户的命运,迟早会在他们身上重演。
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内容创业的浪潮中,永远都不缺乏机会。门户崛起之后,PC端的信息革命才刚刚进入高潮。
那么在移动互联网通向未来的浪潮里,还有什么机会呢?
无非是四大趋势——
人口虽然不再增长了,但是需求其实是在增长的。比如中产阶层、新富阶层的扩大,带来国际化资产配置的需求,这是过去几年雪球、华尔街见闻、港股那点事等海外证券平台不断兴起的基础,又比如创投的繁荣,带来36氪、虎嗅、钛媒体、铅笔道、四十二章经等创投媒体的不断冒起。
很多以前不会消费内容的时候,比如候机、候车、餐厅等位、洗手间、地铁、聚会,人们都可以刷手机了,于是就产生了更丰富的细分需求。比如同道大叔这样的星座娱乐内容、金融八卦女这样的内幕绯闻内容,这些都是传统报纸、杂志所不会做的个性化细分内容。
当信息过剩的时候,一定会产生新的信息组织形式,就像PC时代的搜索引擎一样。会是今日头条这样的智能推荐引擎吗?看起来不像是,这种推荐引擎的效率,目前看来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基于社交平台的公众号和小程序,最大的价值,就是基于内容聚集的个性化圈子人群。如上文所言,泛人群的媒体才依赖于广告,而个性化人群的商业价值,一定不只是广告。
比如精准销售的定制化商品,比如知识收费的培训、比如针对信息不对称的行业需求对接,这些领域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基于此的精准销售和增值服务才是下一个五年互联网商业价值最值得憧憬的未来。
我们的探索
过去半年,一直有同行问我们,你为什么不投入资金去做营销?
是的,我们着急过,也曾经这么想过,但最终还是没有在营销上花出去一分钱。
因为我想清楚了一个道理,在信息革命的浪潮中,唯有创新才是有价值的。真正的好内容、好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我们之所以跑的还不够快,只是因为我们的内容还不够创新而已。
第一个做广告的内容创业者是创新,但是那些烧钱竞赛,在事后看来,绝大多数都只是失去理智的跟风。人人都能做,都在做的事情,意味着一定是低回报的。
所以,我们不会跟风去买粉,不做转载,不写娱乐化的鸡汤段子,不做流水线生产的短平快文章……
君临带给读者的价值,一定是独一无二的。
君临的思考还会继续,在接下来,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创新的内容产品,打造一个你从未见过的投资者服务平台。
2017,见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