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证恒生策略研究
广证恒生策略研究,彰显前瞻,追随趋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字句都是你  ·  vivo终于妥协,发布仅一个月跌至1489元 ... ·  2 天前  
字句都是你  ·  vivo终于妥协,发布仅一个月跌至1489元 ... ·  2 天前  
果粉之家  ·  iPhone17Air或成史上最薄iPhone! ·  3 天前  
果粉之家  ·  iPhone17Air或成史上最薄iPhone!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证恒生策略研究

【广证恒生沪深港通月报】:沪股通净流入增加,整体港股通月成交超越两千亿元

广证恒生策略研究  · 公众号  ·  · 2017-08-02 09:34

正文

2017-08-02 

2017-08-02

                                                                                           据支持:朱俊谦

1.沪深港通市场回顾

沪股通上月净流入金额上升,日均成交额占指数成交比例稍微减少。上月沪、深股通维持呈现净流入,深股通上月累计净流入149.5亿元,较6月减少7亿元;而沪股通上月是累计净流入74.2亿元,较6月份上升近10亿元,相信与上证整月上升2.5%有关。沪股通和深股通上月日均成交额分别是46.1亿元及33.亿元,环比有所下降,而占上证和深证指数日均成交额方面,沪股通是2.2%,深股通是1.4%,整体占比同比下降,相信是因为A股市场7月日均成交额较6月高20%,但沪股通和深股通成交额未有维持相对增速所致。沪股通上月整体有较多交易日为净流入,尤其是在月底上证超越3240点时,而深股通上月在月底时有较大的净流入,整体买卖金额维持在较高位置。

沪深市港股通整月净流入326亿元,月成交额首次超过两千亿元。沪深市港股通上月合计共326亿元净流入,沪市港股通上月累计净流入223.1亿元,环比大幅增加165亿元;而深市港股通上月累计净流入103.4亿元,环比增加近9亿元。整体来看,上月恒指累升6.1%,南下资金录得较大幅度的净流入,反映南下资金对港股后市较为乐观。沪市港股通上月日均成交金额上涨至约72.5亿元,前值71.3亿元,继续领先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成交额;而日均额度使用率为12.8%,环比稍微减少约0.4%;其资金流入在上月底恒指到达27000点时曾出现连续2天净流出,而其他时间为净流入。南下资金上月成交金额达到2064.7亿元,是深港通开通以来首次整体港股通月成交超过两千亿元,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持续大于深市港股通,深市港股通占比同比增加3.8%,二者分别占比77.2%和22.8%。

2. 观点与展望

料港股短期稍作回调机会较大,但如果海外和A股股市继续稳步上升,恒指在8月继续上升不是没可能。恒指在7月份累升6.05%,共上升1559点,并连续7个月上升,直逼2006至2007年间的连升8个月的纪录。随着恒指不断创新高,在短时间内有积累较多升幅,大盘将会受到获利回吐的压力,在突破27800点前,预料有稍微的调整,但下行空间有限,26000点还是有一定的支持。现时是美股和港股的业绩期,相信部分大型蓝筹股的业绩将左右股市走势,如整体业绩较预期好,不排除8月份港股还可稍微上升。但是,需要注意的风险是如果美股出现调整,港股也在所难免会出现稍微调整,而海外一旦出现预期以外的利淡消息,带来的打击或许会更大。我们认为整体港股在稍后时间将会有短期的调整,中长期如海外和A股股市继续稳步上升配合,港股将继续进入往上通道,挑战28000点。

建议关注深股通和深市港股通的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根据我们再深港通开通半年来的报告分析,深股通受关注行业较集中,而深市港股通相对分散。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是深市港股通每日十大活跃个股所属行业累计成交额和净流入排名中占超过50%的行业。深股通的相关分析方面,排名前二的行业跟深市港股通一样,以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为主,占成交额和净流入比例接近70%的行业,联合排名第三的日常消费,整体占成交和净流入比例超过80%。除了以上分析每日十大活跃个股所属行业得出深港通资金主要流入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外,我们透过行业平均持股比例以及持股市值占整体行业总流通市值比例也进行分析,信息技术为港股通持股市值占比(3.82%)和平均持股比例(5.29%)排名前二的行业,显示资金较倾向透过港股通长期持有该行业。深股通行业平均持股比例排名前二的是日常消费(0.28%)和可选消费(0.28%),而深股通行业持股市值比例排名前二的是可选消费(1.04%)和信息技术(0.92%),与每日十大活跃个股所属行业净流入排名一致。所以,我们建议关注深股通和深市港股通的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而深股通也可留意日常消费行业

另外,我们认为值得关注的是港股通和深股通持股比例高而成交也活跃的相关标的,因为持股比例较高反映较大部分投资者对相关个股中长远较看好,资金维持净流入为主,而整体流动性和成交额充足,较有投资参考价值。整体来看,我们建议关注港股通占港股发行股份比例达到10%以上,而又出现在深市港股通十大活跃个股里的标的;以及深股通中持股比例占A股大于2%,且出现在深股通十大活跃个股的标的



一、沪深港通市场一览

1. 沪深港通市场回顾:北向资金继续净流入,沪深市港股通净流入大幅上升

沪股通上月净流入金额上升,日均成交额占指数成交比例稍微减少。上月沪、深股通维持呈现净流入,深股通上月累计净流入149.5亿元(日均净流入6.66亿元),较6月减少7亿元;而沪股通上月是累计净流入74.2亿元(日均净流入3.1亿元),整体净流入数据较6月份上升近10亿元,相信与上证整月上升2.5%有关。额度方面,深股通日均额度使用率达5.58%,同比稍微较少0.3%,而沪股通的日均额度使用率是2.8%,与6月份持平。沪股通和深股通上月日均成交额分别是46.1亿元及33.亿元,环比有所下降,而占上证和深证指数日均成交额方面,沪股通是2.2%,深股通是1.4%,整体占比同比下降,相信是因为A股市场7月日均成交额较6月高20%,但沪股通和深股通成交额未有维持相对增速所致。沪股通上月整体有较多交易日为净流入,尤其是在月底上证超越3240点时,而深股通上月在月底时有较大的净流入,整体买卖金额维持在较高位置。

沪深市港股通整月净流入326亿元,月成交额首次超过两千亿元。沪深市港股通上月合计共326亿元净流入,沪市港股通上月累计净流入223.1亿元(日均净流入10.1亿元),环比大幅增加165亿元;而深市港股通上月累计净流入103.4亿元(日均净流入4.8亿元),环比增加近9亿元。整体来看,上月恒指累升6.1%,南下资金录得较大幅度的净流入,反映南下资金对港股后市较为乐观。沪市港股通上月日均成交金额上涨至约72.5亿元,前值71.3亿元,继续领先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成交额;而日均额度使用率为12.8%,环比稍微减少约0.4%;其资金流入在上月底恒指到达27000点时曾出现连续2天净流出,而其他时间为净流入。南下资金上月成交金额达到2064.7亿元,是深港通开通以来首次整体港股通月成交超过两千亿元,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持续大于深市港股通,深市港股通占比同比增加3.8%,二者分别占比77.2%22.8%


2. 沪深港通政策新闻:恒指公司:变更AH指数系列的成份股挑选细则及更改指数名称

恒指公司:变更AH指数系列的成份股挑选细则及更改指数名称。恒生指数公司宣布,将更新恒生AH 指数系列的成份股挑选细则及更改指数名称。其中,更新后的成份股挑选细则将即时生效 (更新后的方法适用于下次的指数成份股检讨)。具体更新后的编算方法为,所有同时以A股及H股形式上市的公司(AH公司)将获纳入为成份股,除非:a)该公司的股票并不合资格透过互联互通交易;或b)该公司的A股或H股于过去六个月的日均成交额低于最低要求(A股:人民币二千万; H股:港币二千万) 。

另外,恒指公司还将“恒生AH 股A+H 指数”变更为“恒生沪深港通 AH股 A+H 指数”;“恒生 AH股 A指数”变更为“恒生沪深港通AH股A指数”;“恒生 AH股H指数”变更为“恒生沪深港通AH股H指数”;“恒生 AH股溢价指数”变更为“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恒生AH股精明指数”变更为”恒生沪深港通AH股精明指数“。变更后的名称将于9月4日生效

 MSCI警告A股公司:停牌超50天将踢出指数,一年内禁回。据外媒报道称,MSCI指数提供商警告称,被纳入该指数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如果停牌过久,将面临被从指数中剔除的风险。MSCI亚太区研究主管谢征傧(Chin Ping Chia)表示,中国股市是全球市场的一个“异类”,有太多股票停牌,MSCI指数的提供商正密切关注将于明年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222只大盘A股。他表示,如果发现一家公司停牌过久,超过50天,将把它从指数中剔除,并且至少12个月内不会将其重新纳入指数中

这一规则将仅适用于A股上市公司。对于来自其他股市的上市公司,在因为长期停牌而被剔除后,可以在恢复交易后即刻提交申请被重新纳入。MSCI这一言论正值A股停牌股票数量创一年新高之际。根据Z-Ben Advisors上周三提供的数据,7月份A股上市公司停牌数量达265只,平均每13只股票中就有一只停牌。该咨询机构表示,这一数字今年以来每月都在上升,7月份停牌数量较1月份的202只增加30%。

 沪港深基金成公募“新宠”52只相关基金等候审批。中国证券报报道,下半年伊始,各家基金公司开始提前规划未来的产品线。受港股牛市带动,沪港深基金俨然成为各大基金公司竞争追逐的“新宠”,年内共成立20只沪港深主题基金,此外还有52只相关基金在等候审批。证监会最新发布的《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显示,截至7月14日,还有331只基金等待审批,其中沪港深主题基金多达52只。具体来看,基金公司申报的沪港深主题基金涉及指数型、股票型、混合型等多个基金品种,其中混合型基金比重最大。

 险资南下投资港股热情高,沪港通规模已超QDII额度。香港市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保险机构,尤其是沪港通、深港通打开另外一扇门后,更是激发了保险机构的“南下”热情,险资投资港股的规模明显扩大。上海证券报获悉的一组行业内部数据显示,目前保险资金投资香港股票规模为3157.03亿元。其中,通过QDII额度投资1413.45亿元人民币,通过沪港通投资1743.58亿元人民币,切实发挥了保险资金对香港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30日,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参与深港通业务试点监管口径》,继放行保险资金可参与沪港通投资后,又允许参与深港通业务试点。据业内人士分析,在QDII额度相对紧张的背景下,预计险资通过深港通“南下”投资的热情也会高涨。

  

二、沪深港通观点与展望

1. 短期稍作回调机会较大,但如果海外和A股股市继续稳步上升,恒指在8月继续上升不是没可能

 

我们在上个月报里其中一个观点是:如在海外股市整体利好的大前提下,港股下半年将继续上升并突破26000点,而下一步接触27000点水平相信是可行的。在现时情况来看,恒指在27000点的确是在7月底接触到,但相对比我们预期的来的早,因为我们原来判断港股将做稍微调整后才继续往上突破。现时来看,如短期内海外没有突发的黑天鹅事件,美联储加息步伐和缩表计划如市场预期推进,而美股和A股持续稳步上升的话,整体对港股在8月继续上升时有一定的支撑。但是,海外股市一旦出现调整,港股在连续上升7个月后将受到一定程度的资金流出,8月或出现稍微调整。

回顾整体7月份,恒指的波幅是今年以来最大的,整月低位时25199.9点,而高位是27324.4点,差距达到2120点,而整月除了月初前几天外,整体程上升的走势。在接近7月中时,恒指已经突破26000点,而往后时间恒指继续往上,其中一度连续9个交易日上升,超越2015年3月至4月中旬的8连升纪录,并创下近5年来最长升浪。恒指在接近月底时突破27000点,并在7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企稳在27000点以上。从历史来看,这是恒生指数第三次接触到27000点大关,第一次冲上27000点是在2007年,当时在冲上27000点后,迅速突破多个整数关口,一举拿下30000点大关,并创下了恒指历史最高31958点。但后来恒指迅速下滑,一度跌至10676点的低位。恒生指数第二次冲上27000点就在2015年4月港股,恒指冲上27000点后就继续往上至历史上的次高28589点。

恒指在7月份累升6.05%,共上升1559点,并连续7个月上升,直逼2006至2007年间的连升8个月的纪录。在全球主要股市中恒指7月份涨跌幅排名榜首,而排名第二的纳斯达克指数也只是整月上升3.82%。恒指上月有如此升幅其中一个因素是美股和上证A股整月都录得正回报,其中美股三大指数都有2%以上的升幅,而上证整月也上升2.52%,整体外围气氛及上证反弹对港股市场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另外,恒指上月平均每日成交额是841亿元,突破今年平均700多亿的成交额,也较6月日均成交额775亿元增加8.5%,反映进入港股市场的资金正在增加,而成交额也配合股市上升。今年港股上涨的趋势主要是资金集中买入大型蓝筹股为主,而整体拉动恒指上升,也是大、中、小型股指数出现分化,未来需要留意资金会否转向中小型股或是继续流入大型股为主。此外,目前另一个较大的催化剂来自市场无可见的坏消息,欧洲经济正进入复苏期,日本维持买债,而中国最新经济数据持续偏稳,大范围的不利因素已纾缓。整体港股的上升格局较温和,未见出现大幅上升的交易日或过千亿元的交易日,相信现在港股正接近牛市的中期。

随着恒指不断创新高,在短时间内有积累较多升幅,大盘将会受到获利回吐的压力,在突破27800点前,预料有稍微的调整,但下行空间有限,26000点还是有一定的支持的。现时是美股和港股的业绩期,相信部分大型蓝筹股的业绩将左右股市走势,如整体业绩较预期好,不排除8月份港股还可稍微上升。但是,需要注意的风险是如果美股出现调整,港股也在所难免会出现稍微调整,而海外一旦出现预期以外的利淡消息,带来的打击或许会更大。我们认为整体港股在稍后时间将会有短期的调整,中长期如海外和A股股市继续稳步上升配合,港股将继续进入往上通道,挑战28000点

 

2. 深港通开通半年:建议关注深股通和深市港股通的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

深港通去年底开通至今半年,进一步扩充合资格股票范围,形成沪深港三地互联互通的共同市场模式。深市港股通和深股通的成交额走势跟恒指及深证指数走势有较大的相关性,而港深股市在深港通开通半年间程相反走势,但对整体深港通成交额和净流入额影响较少,整体累计净流入资金维持稳步增加状态,反映资金对深股以及新增的港股通标的都有一定的需求。

深港通双向成交额程上升趋势,对股市成交占比逐步增加,资金净流入为主。深股通日均成交额对深证每日成交额占比从深港通开通时约0.67%上升至半年后约1.56%,而深市港股通的相关占比也从0.82%上升至半年后约1.82%,相信比例上升对股市中长期会后一定的影响。深市港股通平均占整体港股通成交额只有15%,相关占比有望在中小型股指开始上涨后继续增加,并达到25%或以上。深市港股通有98.2%交易日为净流入(开通半年累计净流入375亿元),而深股通有97.3%交易日为净流入(开通半年累计净流入730亿元),反映资金对深港通双向投资都有一定的兴趣,预料在开通1年时深股通累计净流入超过1000亿元,深市港股通累计净流入超过600亿元。另外,恒生AH股溢价指数在深港通开通半年间有所下行,而AH股溢价百分比也有所缩少。

根据深港通开通半年来的分析,深股通受关注行业较集中,而深市港股通相对分散。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是深市港股通每日十大活跃个股所属行业累计成交额和净流入排名中占超过50%的行业,而成交和净流入排名较前的行业都是一样的,显示资金净流入与成交额的一致性。深股通的相关分析方面,排名前二的行业跟深市港股通一样,以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为主,占成交额和净流入比例接近70%的行业,联合排名第三的日常消费,整体占成交和净流入比例超过80%。整体而言,深港通主要以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为主。除了以上分析每日十大活跃个股所属行业得出深港通资金主要流入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外,我们透过行业平均持股比例以及持股市值占整体行业总流通市值比例也进行分析,信息技术为港股通持股市值占比(3.82%)和平均持股比例(5.29%)排名前二的行业,显示资金较倾向透过港股通长期持有该行业。深股通行业平均持股比例排名前二的是日常消费(0.28%)和可选消费(0.28%),而深股通行业持股市值比例排名前二的是可选消费(1.04%)和信息技术(0.92%),与每日十大活跃个股所属行业净流入排名一致。所以,我们建议关注深股通和深市港股通的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而深股通也可留意日常消费行业

另外,我们认为值得关注的是港股通和深股通持股比例高而成交额也活跃的相关标的,因为持股比例较高反映较大部分投资者对相关个股中长远较看好,资金维持净流入为主,而整体流动性和成交额充足,较有投资参考价值。整体来看,我们建议关注港股通占港股发行股份比例达到10%以上,而又出现在深市港股通十大活跃个股里的标的;以及深股通中持股比例占A股大于2%,且出现在深股通十大活跃个股的标的

 港股品种配置:澳门博彩、基建铁路、中资保险。


三、中港与海外互联互通情况

1. 上月互联互通相关事件:李小加:大宗商品深港伦互联互通指日可待

李小加:大宗商品深港伦互联互通指日可待。据李小加指出,香港近几年已大步发展大宗商品业务,通过海外并购与在岸建设,香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建设大宗商品的深港伦互联互通。在管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方面,李小加指出,中国目前已是全世界最大的原材料消费国,但是并未取得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必然需要消耗更多的大宗商品,如果大宗商品价格迎来新一轮牛市,中国势必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应该及早打算,提升对于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在这方面,香港可以贡献独特的价值。香港近几年已大步发展大宗商品业务,通过海外并购与在岸建设,香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建设大宗商品的深港伦互联互通。此外,李小加还指出,香港目前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不仅拥有大量的离岸人民币存款,而且开发出了多种多样的离岸人民币投资工具和风险管理工具,包括人民币兑美元期货、以人民币计价的金属期货、人民币债券、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可以满足不同的海外机构对于人民币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需求,完全有能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助推器。

 李小加:债券通后要先歇一歇 再推下个互通项目。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债券通之后要先歇一歇,未来会有更多的互联互通。他表示,债市是给钱定价的工具,香港没有那么大的债市规模,但是我们背靠内地。随着内地资本市场不断国际化,人民币将成为最重要的货币之一。要把人民币定价的机会抓住,才能掌握亚洲时段资本市场的话语权。同时,李小加认为,现在很多资金放在美元债券,香港未来的作用,就是促进大家持有人民币债市。这样香港可以发展成为债券中心,巩固人民币交易中心的地位

此外,李小加指出,因为汇率、利率和风险管理等原因,香港要发展期货市场,以及丰富产品。他认为,先开通北向通,就是因为利率等因素,北上的需求大,而南下的需求比较小。要吸引南下的资金,香港的投资产品要多元化和丰富。至于南向债券通,他认为开通是肯定的,只是时间问题,暂时没有一个官方期限。从股票的互联互通到债券的互联互通,李小加表示未来会有更多的互联互通,IPO互联互通,还有衍生金融产品等

外管局指内地债市有很大潜力吸引境外资本。外管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债券通是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战略一项重要措施。她说,随着中国经济稳健发展及人民币国际化,全球投资者投资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日益增长,债券通是内地与香港之间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制度安排,北向通令境外投资者更方便投资内地债市。她又指,内地债市发展空间很大,吸引境外资本流入的潜力亦很大。另外,王春英说,中央近期采取一系列有利外商投资的措施,例如深化自贸区外资领域先行先试等,随着相关措施逐步落实,相信海外到华直接投资资金流入将保持稳定增长。

债券通 面对三技术问题。根据报道,债券通仍面对三大技术性问题,包括税务、如何监察在岸人币(CNY)与离岸人币(CNH)之间的套戥活动。不过,市场预料有关问题可望3至6个月内获得解决感到乐观,料将有助刺激债券通交易量。目前有三项技术性因素障碍 债券通发展,其一是税务方面,因未有清楚说明预扣税和资产增值税是否与直接投资内地银行间债市(CIBM)豁免有关税项安排相同,故需厘清债券通的税务安排。其二是中债登未能进行货银两讫(DVP)同步交收,基于风险的考虑,以致欧美的国际基金对买内地债却步,故有待中债登解决这技术问题。其三是由于境外投资者可选CNY或CNH经债券通买内地债,因此14家参与银行及投资者本身的内部系统须作好准备,投资者须做好分辨CNY及CNH有关交收及对冲,参与行则要监察有否出现CNY及CNH之间的套戥活动。市场认为债券通交易量能否大增,也要视乎汇率、息率及内地经济的情况,并何时被纳入国际债券指数,相信主动型基金早已展开投资,当纳指后,被动型基金亦会参与,届时或带动交易量会大增。

 人行推进H股全流通试点。人民银行发布「2017中国金融稳定报告」称,将拓宽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渠道,推进境外上市企业审批准备案制改革和H股全流通试点。H股全流通是指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所持有的法人股及国有股,全数转化H股交易流通。按中港新一轮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协议,在金融合作领域的一个重点,就是推动H股全流通。据悉,两地监管机构对此研究已久,目前已有初步方案。

人行报告称,针对新股发行,改善新股发行制度,严格落实保荐机构与保荐人的责任,规范发行审核工作,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完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制度,深化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强化市场约束,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报告还称,将修订《证券法》,加快期货法的立法工作,推动私募基金条例、上市公司监管条例等出台,推动市场操纵、老鼠仓等刑事司法解释尽早出台,研究修改虚假陈述民事司法解释等。

 

2. RQFII、QFII、QDII额度变化

人行扩大香港RQFII额度至5000亿人币。中人民银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香港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由2700亿元扩大至5000亿元。人行表示,扩大香港RQFII投资额度,有助于进一步满足香港投资者对于人民币资产的配置需求,推动境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密切内地与香港经济金融联系。金融管理局对此表示欢迎。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表示,RQFII自2011年底推出以来,一直以来都是境外投资者投资内地金融市场其中一条重要渠道。香港的RQFII投资额度再次获大幅提高,并继续成为境外拥有最多RQFII额度的地区,这说明香港作为国际投资者参与内地金融市场的重要中介角色,期望业界继续善用这项安排,利用香港的平台发展更多元化的人民币业务。RQFII以香港为首个试点地区,给予香港的额度先后两次获增加至2014年的2700亿元,并已全数分配。

 险资南下投资港股透过沪港通规模已超QDII额度。上海证券报获悉的一组行业内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保险资金投资香港股票规模为3157.03亿元。其中,通过QDII额度投资1413.45亿元人民币,通过沪港通投资1743.58亿元人民币,切实发挥了保险资金对香港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

 央行报告称,将放宽QFII、RQFI。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7中国金融稳定报告”称,将拓宽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渠道,推进境外上市企业审批准备案制改革和H股全流通试点。央行报告称,将放宽QFII、RQFII,扩大投资范围,有序扩大与香港互联互通投资范围;稳步推进沪伦通,吸引境外机构投资者多渠道参与资本市场

 外汇管理局连续20个月未审批QDII新投资额度。7月3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最新的QDII/QFII/RQFII审批情况表。数据显示,中国7月末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 获批额度为899.93亿美元,上月末为899.93亿美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获批额度为932.74亿美元;較上月底的927.74億美元增加5億美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获批5482.41亿元人民币。其中,外汇局至今已经连续20月未审批QDII新额度,最近一次批准QDII投资额度已经是2015年12月


四、市场行情回顾

1. 指数表现情况

 

2. 市场特征变化

五、南北资金流情况

 

六、行业板块及个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