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码头青年
白领精品生活指南,聊职场说文化谈生活侃八卦,每天1篇好文+1首好歌,陪你在马桶上撕扯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三联×哈佛商业评论:联合征订,开启!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又到一年桂花季,桂香还得是安溪?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四季春”到底是红茶还是绿茶? ·  4 天前  
新周刊  ·  提起尿酸,全国人民都头疼 ·  1 周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中式审美天花板!1000件顶流国宝,告诉你何以中国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码头青年

我是买房的幸存者,但依旧看不清未来的路

码头青年  · 公众号  · 杂志  · 2016-10-10 12:07

正文

几年前我到香港,街上有销售在拉人看楼,打出的标语是“上车盘”。都市人时间就是金钱,为了节省彼此的时间,示范单位和售楼处直接就建在商场里,逛街吃饭就能把楼看了,也挺方便的。

什么叫上车盘?


一开始望文生义,以为是位置比较偏远的郊区楼盘,需要上楼巴才能到。后来才知道这是行话,香港人把人生首次置业叫做“上车”。所谓上车盘,就是指性价比高、总价合适年轻人上车的楼盘。


在人人都说房价逼死年轻人的时候,我刚刚把自己的第一套房子卖给了一对小年轻。他们让我想起当年我和我老公的样子,都不是广州本地人,为了成家而置业,斯文讲理的读书人模样。男生是公务员,女生是老师,他们俩从一进房门开始,就对房子的布置和装修表现出了极大的赞美,因此我直接告诉了他们一个最低心理价位,他们站在门口,用支付宝就下定了,连收据都没拿就喜出望外地走了。


在此之前,中介几乎要把我电话打爆了。而且我告诉你们一个有趣的事情,我特意注册了一个新的电话号码为了在中介处放盘,但当某单位放售的消息传出之后,被打爆的是我在物管处登记的电话号码。也就是说——平时中介不是找不到你,是没必要找你。你的个人资料,早就被买卖了不知道多少次。


而为什么我这么爽快就把房子卖了,这年头不仅买房不容易,卖房也很不容易,我希望有一个好人家继续好好保养这套房子。和传统中介过招的过程令我非常心累,他们每天都说有客人想来看楼,但每次来的人感觉都有点不大对劲,总之不大像是求购者,每次都心不在焉、匆匆忙忙的样子,或者问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


有一次我甚至看到,看房客和中介一瞬间的眼神交流信息量很大,第六感强烈的我隐约觉得有一些秘密。终于有一天,老公说他在电梯里遇到一个女的在带人看楼,那个女的前几天跟着中介穿便服来看过房子。原来一直以来的看房客,都是中介自己人扮演的!一方面营造你这个房子很多人关注的气氛,一方面迟迟无人成交,好压低你的心理价位。


每一个买房和卖房的人都是肥美的待宰水鱼。如果说传统行业集体升级是一个趋势,我觉得中介行业更需要专业和信誉的提升。然而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买家和卖家已经可以通过某些APP和BBS等自行进行联系了。这是一个80后把房子卖给90后的故事。


还记得刚大学毕业的时候,我觉得世界很不公平。为什么媒体前辈们能遇上房价3000元的时代,2000年初,做记者还是收入颇丰的职业,很多人用小几十万,就可以在滨江东、天河北置业,首付几万块就能搬进安乐窝。到我经济独立的时候,房价竟然胆敢涨了四倍。


如果说70后可以靠自己积攒下买房的第一笔资金,8090后多数则是靠父母之力。我和先生购房的资金大头就是两家父母赞助的,开始看房时,广州房价在8、9千元左右,对比起每个月四五千的收入,实在是天价。然而一开始看太挑剔了,一直看到房价涨到11000才出手,那时候总价100万元以下,广州的刚需两房,地段随便挑,现在回头看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不好意思,这件事情才刚刚发生在7年前而已。不到7年时间,广州的市区房价已经攀升到两三万,好的小区或学区四五万,珠江新城已经到了六万元时代。原来以为自己要站岗的接盘侠后备役,都庆幸起当初上了车。


尽管每一年,房地产业要崩盘、楼价要砸入冰点的传言甚于嚣上(就像现在这样),我身边的朋友还是都在毕业的五年内买了房子,并不是说每个人有多大能耐,就算是家境比较普通的同学,为了成家立业,都咬咬牙买了房子——别问有什么办法,想要得到的人终究会令一件事情有办法,而借口的很多人始终都在埋怨时代。


而我,一开始为了还房贷,什么稿子都接,什么稿子都写。80元的大报专栏写过,1000块的两性杂志情感故事也写过,别人嫌麻烦不想写的稿子,我都可以接,只要编辑说需要稿子,马上先接下再想怎么写——不然呢,你还想挑活吗?


几年过去了,在主流报道吆喝着“年轻人正因为房价在搬离大城市”的时候,这群人的烦恼是——如何买一套更大、更舒适、品质更好的房子。不是我们激进,在大城市打拼,只有房子能给你安全感。让你别买第一套房子的人,他们最好自己也没有房子,否则就是何不食肉糜。


交接卖掉的房子的那天,我默默流了几次泪。我们把房子打扫得一尘不染交给新的业主,连坏掉的厨房灯都给换好了才交给新业主。看到搬得空空如也的房间,看到还可以说是完美的衣柜,摸摸每天都用的水龙头,那是我在月入三千的时候还舍得花五千块买的汉斯格雅,整套的日本进口林内,眼泪根本忍不了。


六年,各种各样的欢喜和烦恼,连小孩子玩的贴纸都还留在门上,宝贵的回忆都在这件屋子里,而我再也回不去了。朋友安慰我说,卖仔莫摸头。


再想一想,其实对旧房子的依赖,也不过是对住在里面的日子的怀念,而日子,是人过出来的,是所有家人一起创造的。他们都还在我的身边,那么日子也会一如既往往前滚动,又卷成一个大雪球。


房子是生活的容器,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刮风下雨、寒冬炎夏都不用担心被退租,在这样一个里可以安心布置的小天地,小日子过起来幸福感满满的。所以很多年轻小同学问我应不应该买房子的时候,我都是劝买的,只要你是自住又看得中的单位,而且还有资格买,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向往诗和远方,都想自由自在地做自己,都希望是个特立独行的思考者和云游世界的旅行者。在可以预计的将来,大部分年轻人们都会庸俗地老去,都不可能过上这样的日子。他们会成为普通市民ABCD,被绑在房产证上。这是个漫长的魔咒。


翻过魔咒的结果,是完成自己的第一次真正的成长。我们需要努力,也需要生活。


人没有近忧必有远患,压力、预判、责任、家庭、成长,有了房子,你才懂。祝大家早日上车!



马桶阅读
白领精品生活指南

🚽 投稿:[email protected]
🚽 Q群:471304585,一直在等你
🚽 长按二维码,在马桶上撕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