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保守主义评论
本公众号将不定期译介英、美保守主义评论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 ·  昨天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2 天前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召开2025年全面从 ... ·  3 天前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3 天前  
91运营网  ·  小红书引流手册.pdf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保守主义评论

王政复辟

保守主义评论  · 公众号  ·  · 2020-03-28 02:30

正文

乔治·蒙克(George Monck,1608-1670)


按:本文是丘吉尔《英语国家史略》(现常译为《英语民族史》)的读书笔记。 前四章参见 :
从英国内战到“光荣革命”(一)
从英国内战到“光荣革命”(二)
从英国内战到“光荣革命”(三)
从英国内战到“光荣革命”(四)

………………

上文讲到,护国公克伦威尔死后,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
他的长子理查德成为新一任的护国公。此人性情温和,但不孚众望。 他很快发现军队不受自己的节制,原来“军队的指挥权是无法世袭的。” p.709
在弟弟亨利·克伦威尔的建议下,理查德召集了议会。
所有的保皇派都被排斥在议会之外。然而, 新议会在成立伊始,便着手恢复共和原则,努力控制军队。他们企图使军队不是对护国公而是对他们效忠,军队领袖却决意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
在下议院和军队的斗争中,议会试图联合护国主控制军队,结果,军官委员会却迫使理查德解散议会。此时, 军队成为主宰者,为首的是弗利特伍德和兰伯特。军队对摄政制充满敌对情绪,他们决心实现真正的共和制。换句话说,打算废掉护国公制度。 p.710

兰伯特将军(John Lambert,1619-1684)
军方重新请回 1653 年的“残余议会”。英国出现了一个政务院,由亨利·文、黑兹尔里格和斯科特三名共和派领袖,以及八名将军和其他十八名下议员组成。 p.710 这个政务院与军方和议会的关系,丘吉尔介绍的很含糊。但根据上下文可以看出,政务院是军方的傀儡。

政务院要求奥利弗·克伦威尔的儿子们废除摄政制(即护国公制度),他们的交易条件是:帮助他们清偿债务,赠予他们住所和年金。
理查德立即接受了建议,亨利稍作犹豫,也接受了条件。 顺便说一句,王室复辟后,奥利弗·克伦威尔被开棺戮尸,他的两个儿子则得以安享晚年。 p.711 这或许和他们及早脱离政坛有关系。
废除护国公制度后,军队宣布弗利特伍德为他们的总司令,也同意高级军官的委任状由议长以共和国的名义签发。于是,英格兰确立了以公民选举为基础的共和政体。但军队同议会仍在角力。 兰伯特将军说,“我不知道双方为何分不出胜负。” p.711
英国共和政府内部的纷争,让保皇派恢复了元气。 1659 年夏天,保皇派和长老派联合起来,在几个郡里发动叛乱。不过,叛乱很快被兰伯特将军镇压下去,兰伯特由此成为英国最显赫的人物。 p.711
兰伯特挟军功前往伦敦。议会不满于他的傲慢,在 10 月份试图解除他及其同僚的军权。结果,兰伯特先发制人,解散议会。英国的大权落入兰伯特手中。 p.712
军方的内讧
兰伯特的军事才干仅次于克伦威尔,政治经验也很丰富。 不过,他不打算登上护国公的宝座,而是另有想法。 他妻子出身名门,支持保皇派,夫妻二人想进一步提高本家族的地位。 他们拟定了一个计划,试图让女儿和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结婚。如果兰伯特成为共和国的统治者,他将支持斯图亚特王室复辟。 事实上,在镇压叛乱时,兰伯特对保皇派战俘极为宽大,这也是计划之中的事情。
前文提到,兰伯特将军强制解散了议会, 但此举却招致了另一位军方实力派的抵制,此人便是乔治·蒙克,他后来成为王政复辟的关键人物。
蒙克是镇守苏格兰的指挥官,年轻时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曾为查理一世征战,后被议会军俘虏,便倒向了议会派。 丘吉尔指出,蒙克“先后支持过议会派、共和制和摄政制,每次转变都适逢其时。” p.713 此人政治嗅觉灵敏。在共和国时期,他基本采取观望态度。

丘吉尔对蒙克评价很高, “蒙克完全懂得利用天时地利,可以说是英格兰人的典型代表。英格兰人所崇敬的是这样的人,他们必须避免逆流而行,日日静待时机,直到明确地直到潮水涨落的情况时才采取行动。” p.714


兰伯特发现要执行自己的计划,必须得对付蒙克。因为蒙克不仅可以利用议会的口号和法律原则,还得到英格兰共和派的支持、苏格兰人的信任。 p.713
在军方将领兰伯特、弗利特伍德解散议会后,蒙克公开反对他们,并且站在“残余议会”一边。 1659 年,他被议会任命为总司令。蒙克开始率军南下,大军所到之处,望风披靡,蒙克顺利接管了兰伯特的军队。
1660 年,蒙克在“残余议会”的邀请下进驻伦敦。他和部下到达伦敦不久,便被“残余议会”的强硬命令所激怒。后者试图推倒伦敦商业区的城门,以此威慑市民,因为伦敦商业区转向保皇派,正在为查理二世筹集资金。 蒙克没有采取克伦威尔和兰伯特的做法,他企图以削弱而不是解散的办法来制服议会。 他在二月份召回被普赖德清洗出去的议员,这些人主要是长老派教徒,其中大多数人已经心向保皇派。
新议会宣布蒙克为全军总司令。残余的“长期议会”自愿解散。 蒙克感到满意的是,自由议会即将召开,这届议会必然会使查理二世重登王位。除了英格兰,苏格兰人对政体方面的尝试已经厌倦,也期望恢复君主制。 p.715

查理二世(Charles II,1630-1685)

复辟的条件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谈判,即以何种条件实现复辟。
蒙克派人同查理二世取得联系,建议他除议会的规定之外实现无条件大赦,答应完全支付拖欠的军饷,肯定战后的土地变动。
内战以及战后的财产变动,已经造就了新的利益集团。复辟若要成功,就必须得承认现状。同时,复辟也意味着当年处死查理一世是错误之举,惩罚弑君者势在必行。不过,这种报复应当限于个别当事人,不能搞扩大化。这是蒙克的建议。
查理二世的大臣海德接受了蒙克的建议。顺便说一句,海德( Edward Hyde )早年做过律师,担任过下议员,在王权和议会的冲突中,起初支持议会,后来转而辅佐查理一世及其儿子查理二世。他在复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从保皇派的视角写过《英国的叛乱和内战史》( The History of the Rebellion and Civil Wars in England )。


海德为查理二世起草了一份宣言,名为《布雷达宣言》。 宣言表示,将一切棘手的问题放在一边,留给以后的议会去处理。王政复辟之所以能恢复秩序,使英格兰的传统制度得到复兴,主要是因为海德从律师的角度出发,注意尊重议会和先例的缘故。 p.717

新议会的选举开始了,尽管名义上,保皇派不能参加选举。可是,保皇派实力强大,这条禁令不起作用。 在新议会,长老派和保皇派占绝大多数,共和派和再洗礼派(铁甲军的主要成员)纷纷败北。 这两个失败的派别发起武装叛乱,没有成功,他们试图请回理查德·克伦威尔,结果有人提醒道,当时是他们自己把他赶下台的。兰伯特越狱逃走,准备诉诸武力,结果被部下背叛,重新被蒙克俘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