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畅谈天下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资讯+  ·  默茨 赢了! ·  昨天  
军武次位面  ·  离大谱!第155海步旅,授予“库尔斯克”称号?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除了北斗,中国独享一技术让欧洲羡慕不已: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1-13 07:19

正文



说起中欧的航天技术合作,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中国曾经希望以合作方身份加入欧洲的
“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平台。不过最终因为多方面原因。中欧的航天技术合作最终中止,中国也被挡在了“伽利略”系统外。不过,再看看近年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取得成功和“伽利略”的窘境。难怪欧洲空间局局长让 - 雅克·多丹在 2015 年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就呼吁:“欧空局不是中国航天的局外人,我们应该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欧空局都想在哪些领域跟中国展开合作?哪些东西让欧洲人羡慕不已呢?

快速火箭技术和小卫星技术


快舟的发射技术 未来可以不用发射场

中国近些年来卫星价格做的越来越低,甚至发射一颗卫星总成本能控制在百万美元级别,这绝对是个颇具诱惑力的价格。这背后则是中国航天系统下的卫星、火箭、测控、发射场全系统的迸发的效果。比如,中国自行研制了分辨率达到 0.3 米的卫星感光元件,还有直接超过 10 米的大型天线,这些都已经跟美、法等强国处于同样的技术水平上。而且中国的“快舟”系列火箭发射成本更低, 1 千克入低轨的成本大约只需要 1.5 万美元,未来计划是降低到 1000 美元以下!


中欧对比看 仅仅固体火箭方面 中国成本低 速度快 欧洲人确实羡慕不已

最近刚刚发射的 “快舟 1 号“的运载能力为 250 公斤,从进入发射场开始,只需要 6 人进行维护,在 24 小时内可完成发射。未来的“快舟”火箭还要做到在外场无依托发射,这也就意味着发射场都省了。如果以前有人认为航天这么高大上的东西,跟普通人能有多远?那么现在,如果你要发射一个 10 公斤以内的纳米卫星,你所需要付出的不过一辆普通豪车的钱,大约 15 万美元(约合 103.93 万人民币)就能发射一颗属于自己的卫星,甚至比中国 03 式火箭炮齐射一次价格还低 ... (当然,运营维护费用更贵)


如果未来你想发射颗小卫星 中国航天绝对是首选 不贵的

这么好的东西,自然欧空局想要合作了。要知道欧空局自己研发的固体火箭 “织女星”,发射一次要准备 30 天。虽然运载能力强,但是发射成本也高,根本没法跟中国的“快舟”系列做对比。而且,由于是多个国家合作开发,法国方面以该型火箭研发可能和自己的 M51 洲际导弹技术有重叠而拒绝提供飞控代码,使得意大利被迫重写飞控。这么多国家参与,成本自然高,效率自然低,怎么可能跟中国的“快舟”火箭竞争呢?

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


空间站将会成为中国独有 深空探测项目也会是中国独有

这一领域也是欧空局最欠缺的部分,自从美国航天飞机停运后,欧洲人上太空就变得越来越困难。虽然可以用联盟飞船,但是未来国际空间站停摆后,欧洲人再想上太空就只能求助于中国的 “天宫”空间站了。而“天宫”空间站,这个被称为太空中的“廉租房”不大空间,等到 2025 年以后就成了中国独享的航天技术。所以,现在各国都希望能够提前加入,争取未来的门票。还有中国未来的无人登月探索计划,将会带回来更多的月球样品进行分析,这个东西才是欧洲最羡慕不已的。要知道,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样品,可是被美国当做国礼对外赠送的。欧洲人想得到几克进行实验用,难上加难。所以,想研究月球,只有拜托中国了。更不要说未来的,火星探测计划,太阳系探测计划等等,欧空局都想跟中国合作。


合作没问题 但是关键是如何合作

上述不过就是两大方面,其实在欧空局对外公布的合作项目中,还有很多跟中国有关的,比如空间粒子研究,卫星图像的研究,宇宙起源的研究等等。但是,毕竟欧洲人有过 “伽利略”合作的经历,是否能够跟中国展开真正的合作,则需要欧洲方面展现更多的诚意,而不是光动动嘴。中国老话说的好“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公众微信号:zhanluezongheng。)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