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嵌入式微处理器
关注这个时代最火的嵌入式微处理器,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内蒙古教育发布  ·  解码《纲要》⑩ | ... ·  1小时前  
镇江发布  ·  2025年研考国家线发布! ·  4 小时前  
镇江发布  ·  2025年研考国家线发布! ·  4 小时前  
幸福东台  ·  考试通知 ·  5 小时前  
海西晨报  ·  招募!厦门6岁到17岁孩子…… ·  昨天  
海西晨报  ·  招募!厦门6岁到17岁孩子……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嵌入式微处理器

Linux进程通信之管道解析

嵌入式微处理器  · 公众号  ·  · 2024-06-03 17:17

正文

概述

管道是 UNIX 系统 IPC 的最古老的形式,所有的 UNIX 系统都提供此种通信。所谓的管道,也就是内核里面的一串缓存,从管道的一段写入的数据,实际上是缓存在内核中的,令一端读取,也就是从内核中读取这段数据。对于管道传输的数据是无格式的流且大小受限。对于管道来说,也分为匿名管道和命名管道,其中命名管道也被叫做 FIFO,下面则分别阐述这两种管道。

匿名管道

默认情况下,在 Shell 命令执行过程中,任何一个命令都有一个标准输入设备(键盘)、标准输出设备(显示器)和标准输出设备(显示器),使用管道 "|" 可以将两个命令连接起来,从而改变标准的输入输出方式,下面是在 Linux 端运行命令行的一个截图:

image-20210704161819420

上述命令中的意思也就是,将 ls 命令得到的结果作为 grep tags 命令的输入。

image-20210704162803903

连接输入输出的中间设备即为一个管道文件,综上,也就是说使用管道可以将一个命令的输出作为另一个命令的输入(在运行的时候,一个命令将创建一个进程),而这种管道是临时的,命令执行完毕之后就会自动消失,这类管道称为 无名管道

匿名管道例子

匿名管道在使用前要先创建,其函数的声明如下:

extern int pipe (int __pipedes[2]);

此函数的参数是一个整型数组,如果执行成功,pipe 将存储两个整型文件描述符于 __pipedes[0] __pipedes[1] 中,他们分别指向管道的两端。如果系统调用失败,则返回 -1。

读无名管道,该函数的声明如下:

extern ssize_t read (int __fd, void *__buf, size_t __nbytes);

第一个参数 fd 为打开的文件描述符, buf 为读出数据的存储位置, nbytes 为读取数据的大小,调用 read 函数将从 fd 指向的文件描述符指定的打开文件中宏读 n 字节到 buf 指向的缓冲区内。

如果试图向已经填满的管道写入,系统会自动阻塞。一个管道不能同时被两个进程打开。

extern ssize_ t write(int __fd, __const void *__buf, size_t __n);

buf 指向的缓冲区中向管道中写入 nbytes 字节,且每次写入的内容都附件在管道的末端。

那要如何使用管道在两个进程之间通信呢,我们可以使用 fork() 创建子进程,创建的子进程会复制父进程的文件描述符,这样就做到了两个进程各有两个 fd[0]与fd[1] ,两个进程就可以通过各自的 fd 写入和读取同一个管道文件实现进程通信了,具体原理如下所示:

image-20210704170602297

具体的例子如下所示: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pid_t pid;
    int temp;
    int pipedes[2];
    char s[14] = "test message!";
    char d[14];

    if (pipe(pipedes) == -1// 创建管道
    {
        perror("pipe");
        exit(EXIT_FAILURE);
    }

    if (pid == fork() == -1)
    {
        perror("fork");
        exit(EXIT_FAILURE);
    }
    else if (pid == 0)      // 子进程
    {
        printf("now,write data to pipe\n");
        if (write(pipedes[1], s, 14) == -1)   // 写数据到管道
        {
            perror("write");
            exit(EXIT_FAILURE);
        }
        else
        {
            printf("the written data is:%s\n",s);
            exit(EXIT_SUCESS);
        }
    }
    else if (pid > 0)     // 父进程
    {
        slepp(2);
        printf("now, read from pipe\n" );
        if ((read(pipedes[0], d, 14)) == -1)
        {
            perror("read");
            exit(EXIT_FAILURE);
        }
        printf("the data from pipe is:%s\n",d);
    }
    return 0;
}

代码运行的结果如下所示:

image-20210704172243185

命名管道

命名管道又被称之为是 FIFO ,未命名的管道只能在两个相关的进程之间使用,而且这两个相关的进程还要又一个共同创建了他们的祖先进程,但是,通过 FIFO ,不相关的进程也能交换数据。

首先,介绍下是如何创建命名管道的:

extern int mkfifo (__const char *__path, __mode_t __mode);

mkfifo 会根据参数建立特殊的有名管道文件,该文件必须不存在,而参数 mode 为该文件的权限。

下面是一个使用命名管道进行进程间通信的例子,例子分为两个程序,分别是读部分和写部分,首先看先往管道写数据的代码,代码如下所示: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int fd; 

    // FIFO file path 
    char * myfifo = "/tmp/myfifo"

    // Creating the named file(FIFO) 
    // mkfifo(
    mkfifo(myfifo, 0666); 

    char arr1[80], arr2[80]; 
    while (1
    { 
        // Open FIFO for write only 
        fd = open(myfifo, O_WRONLY); 
        printf("The fd is:%d\n",fd);

        // Take an input arr2ing from user. 
        // 80 is maximum length 
        fgets(arr2, 80stdin); 

        // Write the input arr2ing on FIFO 
        // and close it 
        write(fd, arr2, strlen(arr2)+1); 
        close(fd); 

        // Open FIFO for Read only 
        fd = open(myfifo, O_RDONLY); 

        // Read from FIFO 
        read(fd, arr1, sizeof(arr1)); 

        // Print the read message 
        printf("User2: %s", arr1); 
        close(fd); 
    } 
    return 0
}

然后是先往管道读数据的代码,代码如下所示: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