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
DM
)
可引发一系列不利的病理微环境变化,包括骨代谢调节因子表达失调,脂质过氧化作用和氧化应激,破坏骨代谢的稳定性,导致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生率增加。因此,
DM
患者的骨缺损和骨折被认为是修复和再生的重要挑战。
近期,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李景峰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用于糖尿病骨缺损修复的新型
TZGP
(
α-TCP/ZnO/GM@P2
)
复合支架(
Fig 1
)。
α-TCP
水泥支架、
ZnO
纳米颗粒和负载
P2
(一种新型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
的明胶微球(
GM
)实现了互补的优势。
TZGP
支架在满足松质骨的机械强度要求的同时,弥补了无机支架中生物活性肽的不足。它的生物相容性得到增强,并且支架具有抗菌和抗氧化特性。因此,
TZGP
支架的新颖设计策略为修复糖尿病骨缺损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首先,研究人员对
3D
打印复合支架的表征进行了检测。
pH
测定表明
ZnONPs
的引入略微增加了
TZ
和
TZG
支架的
pH
值,比
T
支架的
pH
值更接近中性和生理环境的
pH
值(
Fig 2H
)。同时
Zn
2+
的释放动力学表明
TZ
和
TZG
支架都可以在前
3
周内稳定释放
Zn
2+
(
Fig 2I
)。
TZG
支架释放的
Zn
2+
浓度略高于
TZ支架
。但是
GM
的引入使复合支架机械性能发生了下降(
Fig 2K
)。
ZnONPs
和
Zn
2+
还可以穿过受损的膜,破坏内部细胞功能,导致细菌死亡(
Fig 2L
),这将有利于预防糖尿病骨缺损中的局部细菌感染。
之后研究人员成功地将
P2
掺入
GM
(
GP
)中(
Fig 3A
)。
Zeta
电位测量表明
P2
与
GM
间存在静电吸引,可以促进
P2
缓慢释放(
Fig 3B
)。同时
TZGP
支架与
GM
和
T
支架相比,表面更粗糙,微孔结构更多,有利于细胞粘附和增殖(
Fig 3E
)。活
/
死细胞染色和
CCK-8
结果证明了所有支架组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但
TZ
和
TZGP
支架更有利于细胞粘附(
Fig 3I-M
)。综上,
P2
掺入
GM
形成的
TZGP
支架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促进细胞增殖的能力,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接下来,研究人员评估了复合支架对
BMSCs
的功能调节作用。根据
EdU
结果,高葡萄糖微环境降低了
BMSCs
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但
TZ
和
TZGP
支架能恢复其增殖活力,尤其是
TZGP
组(
Fig 4A-D
)。
TZGP
支架中的
P2
作为高活性
PTH
相关肽,具有强大的募集
BMSCs
和促进增殖的能力,使其在高葡萄糖环境中对
BMSCs
具有卓越的保护能力。在成骨分化方面,
TZGP
组表现出显著的
ALP
活性和钙沉积面积,优于
TZ
组,并更显著地刺激成骨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高血糖微环境导致过量活性氧
(
ROS
)
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
AGEs
)
的积累,这经常影响
DM
患者骨缺损部位的血运重建。因此,研究人员对血管再生也进行了研究。
EdU
染色
(
Fig 5A
、
B
)
和
Transwell
测定
(
Fig 5
C
、
D
)
显示
High-G
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
HUVEC
)
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严重受损。
T
的干预未能改善这种状态。
TZGP
组显著减轻了
HUVECs
的增殖和迁移抑制。成管实验表明,
High-G
组仅形成少量血管状结构,
T
和
TZ
组的
HUVECs
中形成少量间歇性血管,
TZGP
组形成丰富的连续血管网络(
Fig
5E
、
F
)。这表明添加
P2
赋予了复合支架高效的血管形成能力。同时免疫荧光测定表明,
TZGP
支架显著促进细胞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
CD31
、
HIF-1α
和
VEGF
的表达(
Fig
5I-N
)。
随后研究人员通过免疫荧光测定评估了高葡萄糖环境中的
DNA
损伤。结果显示,
DNA
损伤标志物
γ-H2AX
在
High-G
组的
BMSCs
和
HUVECs
中显著表达,而分裂和增殖标志物
Ki67
的表达水平在细胞核中显著下调(
Fig 6
A-D
、
I-L
)。JC-1
荧光探针测定表明,与
High-G
组相比,
TZ
和
TZGP
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有所提高,尤其是
TZGP
组,其中
BMSC
的改善更为显著(
Fig
6E
、
F
、
M
、
N
)。此外,使用荧光探针二氢乙锭
(
DHE
)
检测细胞内
ROS
表达
(
Fig 6
G
、
H
、
O
、
P
),
TZ
组
BMSCs
的
ROS
产生显著降低。
在第
6
周和第
12
周使用显微
CT
和
3D
重建分析评估骨修复。结果表明
DM
组的糖尿病骨缺损部位仅在缺损边缘仅积累了少量骨量。由于缺乏支架支撑,组织迁移到缺损内部的速度很慢,因此很难形成新骨。与
DM
组显著不同,
TZGP
组骨缺损定位产生更多的矿化骨组织,支架表面和间隙覆盖更多的新生骨。同时,
TZGP
组的支架降解似乎比
T
组更明显,这促进了新生骨组织的逐渐再生(
Fig
7A
,
B
)。
最后,研究人员通过病理切片染色评价支架的体内生物功能。
TZGP
组中的支架降解最严重,支架周围和空隙被更多新生组织占据(
Fig
8A
、
B
)。
Masson
染色结果与
HE
结果一致,在
TZGP
组中,支架内部和周围散布着更多的红色和蓝色新骨组织(
Fig
8C
,
D
)。此外,
RUNX2
、
Col-I
、
CD31
和
HIF-1α
的
IHC
染色反映了成骨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
Fig
8E
)。
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用于糖尿病骨缺损修复的新型
TZGP
复合支架,这种新型
TZGP
支架的各个组成部分相辅相成,显著改善了传统纯
α-TCP
支架降解缓慢、缺乏生物活性肽、存在酸性降解产物等不利因素,为难治性糖尿病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
本研究由
来自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李景峰教授
团队完成,并于
2025
年
1
月
10
日发表于
Adv. Funct. Mater
。
文献信息:
J. Wang, Y. Xia, Z. Hao, G. Shi, Q. Zhang, C. Wang, M. Zhu, Y. Huang, L. Guo, T. Luan, T. Zhu, H. Dai, J. Li, A Triple-Integrated 3D-Printed Composite Scaffold of High-Activity Peptide-Metal Ion-Bone Cement Facilitates Osteo-Vascular Regenerative Repair of Diabetic Bone Defects.
Adv. Funct. Mater. 2025, 2422950.
供稿:高仕杰
审校:陈嵩
编辑:许雅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