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都关注到了近期钒系产品的上涨幅度是比较大的,钒钛合金上周上涨了接近1万元,幅度大概是8-10%这个区间。从目前的价格来看,欧洲市场现在的整体报价还是比国内的市场要低1万元左右,上周国际国内市场基本上上涨得都比较厉害。为什么市场会这样上涨呢?结合我们自己产业的现状及市场的供需现状做了一些分析。今年钒市场出现了一些情况变化,2000年以来中国和全球的钒产品消费实际上是一路上涨的,最高的时候是2014年,全球的销售量达到了16万吨,这是一个比较高的产量,2014年到2015年产能有所下降,但是总体幅度也是在14-15万吨,这个体量还是比较大的。国内现在总量大概是8万吨,其中每年出口量在2-3万吨左右,实际上国内的销售量在6-7万吨的水平。
近期的市场变化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需求侧:
2016年的基础上2017年钒产品的消费变化是比较明显的,2017年金属价格变化比较大,通常地条钢产品不会加钒合金,因为成本会上升100-200元左右。去年受到取缔地条钢的影响,这些产能都被合规产能替代,增加了钒合金的应用。据我们了解,这一块每年的消费量大概是6000吨左右的水平,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因素。这个因素支撑了年初以来钒产品价格一路上涨。年初的时候价格为7-8万元,现在已经达到了10万元的水平。另外,近期相关部门出台文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决定开展钢铁产品生产许可获证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随着质检行动不断深入,合金工艺有望取代穿水工艺,从而提升合金应用。
供给侧:
作为钒产品的主要产地,从7月份以来攀钢正常检修是会影响产量大概10%左右。因为这个检修不是临时安排的,而是去年就安排好的。环保检查也是在8月份开始,它的产量也会压减,这些小的企业由于环保不达标,目前也在整改或者停产,这样的话产量的影响比较明显,整个7-8月份钒的供给是大幅减少,减幅比较明显。我们了解到承德地区由于前期钒产品价格整体比较便宜,为了提高粗钢产量也会减少钒矿的比例,这样也就导致它的钒产品会减少,同时也减少钒的供给。另外大家可能比较关心最近国家出台的一个政策,就是限制钒渣进口,这个消息影响也比较大。据我们了解,国内钒渣进口量大概是5万吨,折合成钒产品大概是4500吨左右。因为钒原有的价格渠道被破坏以后要寻找新的价格渠道,一方面需要时间,另一方面渠道断了以后别的渠道不一定能够续上。短期来说,这个因素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现在国际国内整体上供需联动是比较紧密的,国内市场价格比较高,国际市场很快也会跟上。
后面的市场我们大概是这样认为的,因为这些都是企业的压减或者减产,实际上资源也比较紧张,另外就是现在部分地区对钒产品的需求也会增加。有些加工厂、贸易商根据掌握的情况,认为供需情况发生变化以后价格可能会上涨,会出现惜售的情况。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目前这些钢厂利润的提高,据我们了解应该是1000元以上,这是非常大的积极性。从钢铁统计的数据来看,日均粗钢产量国内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因为现在表外钢铁统计大幅减少,表内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个产量是在上升,而且上升的幅度也不小。目前来看,这些可能会短期加大采购量,这样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供需不平衡或者不稳定因素。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的话就造成了上周价格上涨得比较厉害,目前也是处于一个上涨的区间。
前期因为欧洲是采购淡季,走势还是比较低一些,现在欧洲市场也在采购,而且市场的活跃度也在增加,欧洲市场的价格比国内市场还低,价格也会有增长,因为全球资源出现供需不平衡就会寻找一个平衡点。现在有些企业还没有生产,或者有些正在恢复,后期随着价格的上涨也会逐步恢复。但是这个可能会受到一些环保的影响,大家知道现在相关部门紧抓环保督察,由于环保督察造成钒产品的增量有限,所以这也是大家比较看好后期钒产品市场的主要因素。
综合来看,目前供需情况平衡,根据市场的表现,预计钒产品价格还会上涨,可能通过其它的进口渠道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这个市场才会形成一个稳定的竞争关系。目前应该是供给偏紧,后续市场还有一些不稳定因素。我们后期的资源会有一个增量,这样也会弥补一些市场供需的平衡,可能9-10月份以后市场会重新寻找一个平衡点,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