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J小D
成长型家庭教育引领者,育儿畅销书“在家早教三部曲”作者-《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跟早教专家学潜能开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常青藤爸爸  ·  娃追着你刷计算题是怎样一种体验? ·  3 天前  
常青藤爸爸  ·  小小常学成语 | 望梅止渴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J小D

放学抽30分钟先干这个,再写作业,女儿学习越来越省力

大J小D  · 公众号  · 育儿  · 2024-11-13 08:18

正文



都知道阅读重要,但每天光写完作业都到晚上了;
都说每天2小时大户外,但回家又要写作业又要上网课;

学龄前报了不少兴趣班,有的是孩子喜欢的,有的一开始不喜欢现在也坚持下来了,这上了小学后时间是真不够用啊,取舍不了啊……


进入小学后,“时间贫困”这个词,似乎成为了不少家庭的主旋律,而“没时间”这个困境里,最难解决的就是,重要的事情没时间完成,兴趣班不知道怎么取舍。

我们家也是摸索了好长一段时间,今天来说说我的解题思路。


01
每天先把“重要不紧急”的做了

先来说说重要的事情没时间做。


小D放学是5点,到家5:40,稍微休息一下就吃晚饭了。晚饭后开始做作业,低幼年级的时候写字慢,作业虽然量少,但也做得慢;高年级后,作业量明显就上去了。


我是很重视阅读的,但讲真也体会到了深深的“心有余力不足”。真的想做啊,真的没时间啊。


我并不算特别焦虑的,真的没时间了,那就不做呗。我们真的有一段时间放掉阅读了,但我后来发现,情况并没有变好,仍然是疲于应付作业。


而且三年级是个分水岭,要开始写作文了,不光语文要靠阅读,连数学的应用题都变复杂了,这时候我发现,阅读能力又成为了“卡点”,且不说是否一定提分,但作业完成速度里读题速度真的蛮关键。


这时候我就退一步审视“小D的放学时间去哪了”,我发现,完成作业是“重要且紧急的事”,阅读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所以我们总习惯先把作业当成第一象限的事情来处理,而总想着,等作业速度提高了,再加入阅读。



然后呢?就再也没然后了,且不说孩子的作业速度是不是真的提高,但凡陪着孩子写作业的,基本上都是等到孩子写完了长吁一口气,大概率是没有心力、稳定的情绪状态再抓阅读的(孩子也一样的情况)。


那怎么办呢?后来,我就做了一个小调整,我家每天开始作业之前先进行30分钟阅读。


我们最近读的,中英文都有↓



就是这么一个顺序调换,无解的难题就一下子盘活了,而且亲测下来,反而起到了1+1>2的效果。


我发现,阅读,尤其是大声朗读是个很好的热身准备,可以让小D更快进入到接下来的学习状态。而且一段时间的阅读,也让她能更熟练、更仔细地“读”题,这个促进效果让我觉得很神奇。


更加关键的是,阅读这件事,从根本找不到时间做,变得好坚持了,因为都是在状态好的时候就做的,没借口可以找。


而作业是“重要且紧急”的,哪怕后面孩子真的累了,我们自己也好,孩子也好,都会有一定觉悟,还是希望坚持做完的。



当然,实践过程中,大家也可以灵活调整。一开始,我们就是每天读15分钟,哪怕每天读5分钟都行,关键就是“每天”


另外呢,如果今天孩子或者我们自己的确不在状态,那么先大声地把语文和英语课本读一下,这也算是阅读。


我本来以为读熟课本是个默认选项,后来才发现,身边不少孩子都是着急做题,着急各种网课,唯独忽略课本这个“主餐”。


最后还要延伸一下,如果做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孩子说“不会”,咱们第一步永远是让孩子把题目读出来,不少孩子就是阅读能力弱,导致没能理解题目要求。


你们看,顺着这个思路下去,是不是就发现,阅读无处不在,阅读从来不是完成作业的对立面,用起来还能促进作业高效完成。



02
根据“题目”做取舍

再来说说我家的兴趣班取舍。

小D学龄前的兴趣班是全面开花的,我一贯支持,在咱们能力范围内,多鼓励孩子去尝试,毕竟所谓“热爱”从来不会是一见钟情。

小学后时间精力有限,兴趣班是必须“收”的。但怎么收呢?当年报的时候多纠结,现在收的时候也纠结:

这个班都报了三年了,之前还抗拒,现在都上手了,真的停吗?
这个班孩子一直很喜欢的,现在说放弃就放弃吗?


你们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内心想法?赶快留言告诉我啊。

的确哈,孩子的每一个兴趣班,都不仅是咱们的人民币,更是老母亲无数次接送陪伴、鼓励支持、给足情绪价值下的产物,哪个舍掉都好难。

怎么办?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我们都会说一句,要注意审题啊,题目到底让你做什么?不相干的信息不要管。

这句话其实也是说给我们自己听的,做取舍的时候,不能把“拥有”的好处都想着,也要根据咱们的题目来,换句话说就是不能“既要又要还要”。

那题目是什么?就是孩子主课完成后基本上就没时间了,需要砍了兴趣班腾挪出自由时间。


为了让自己聚焦在这个题目,而不是杂七杂八想这个好处,那个好处,我把兴趣班做了个分类:


兴趣班分类

1. 技能型的:游泳、体适能/体操、轮滑

2. 竞技型的:这类小D都没有,就是为了去拿名次得奖的

3. 兴趣型的:戏剧、打鼓、攀岩


我的梳理逻辑就是,只看当下,不去想,那“万一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就能去参加比赛”这样的句式,在每个类别下保留一个。

技能型属于小D接近小学后加入的,并不谈孩子兴趣,而是鼓励她坚持一个“自己不喜欢也能做好的事”,游泳尤其挣扎,她算是“三进三出”,现在属于没那么自然喜欢,但因为做得好了,很多场合自己就会说,我的兴趣爱好是游泳。👉说起来,在女儿兴趣班这件事上,我还挺“功利”的

所以在第一个选项里,我是毫不意外地保留了游泳。

兴趣型里面,我和小D共同商量,三选一,选什么?小D很清晰表达了自己想继续学戏剧,并且告诉我理由。


我私心是希望她留下打鼓,毕竟家里还特地挪了一个地方买了一台电子鼓。你们看,老母亲永远会在做决策的时候想到那些已经“拥有”的东西。幸好自己有了觉察,小D那道数学题的例子又一次提醒了我。


既然这个类目是兴趣型,那么就该真正以孩子兴趣为主导,我就同意了。


那么空出来的时间怎么办呢?讲真,我们也是加了一点网课,不然课内真的会有点吃力。等她上了初中再看,说不定兴趣班会继续缩减。


但我有个底线,周末一定有两个半天是玩耍的,而且尽可能在户外的,目前来看还是维持的挺好的。


最近几周上海周末都是下雨,但还是雷打不动要出去,小冲锋衣一穿,真是风雨无阻,她是真的想做捡垃圾的,我们去户外,她就带上垃圾袋和这个钳子


不了解捡垃圾故事的可以看👉啊哈哈,女儿的梦想竟然是这个,那我现在就可以躺平了


03
要看路,但车是自己开

说实话,写完这篇,我也没有确定性说,这些选择都是对的,毕竟我们都没有上帝视角。

但这些年愈发觉得,比起怎么做个好选择更重要的是,我们做出了选择。人生不同阶段就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意识到需要改变,行动起来,这非常关键。

很多时候,我们做选择的时候都会抬头看路,但经常为了选择一个最优的路,我们往往忘记了开的那辆车。

这条路是不是更好(比如让小D弄一个竞技类的兴趣班,比如打鼓都到考级了坚持下去也许更好)?也许是的,但是我们这辆车,我们开车的人,并不想去做啊,这也很关键的。

抬头要看路,但低头更要问问自己的心,最关键的是,永远在行进的路上,不断调整。


正在团


👉 开团|没人会在降温的时候拒绝它,穿一件顶三件!


👉 开团 | 鞋子这么多,常穿的也就这俩

大J叨叨叨


昨天分享的《很多中年人花几万去听的东西,我免费分享给大家看》收到了特别多的好评和感谢。我特别感谢自己的前东家,塑造了我职场的底层思维模式,而这些反过来也帮助到了育儿,两者真的很相通。


大家让我继续写书的鼓励收到了,我也在行动中了。如果你还没看过我下面的新书,强烈推荐一把,里面写的就是我从职场到创业的所有真实故事和思维模式。


对了,今天隔壁号开团了Q21,精选了好几款我们全家包括我们团队都一致好评的产品,记得去看看👉临时加塞,必然是后悔没早点告诉大家的好东西!


欢迎阅读我的新书
解锁思维模式,做个有能量的“自己”👇🏻


👇 点击【阅读原文 

 搜索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