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察网
今天,有关印度的几条消息引起高度关注:
一是中国国防部和外交部均强硬表态,就中方在中印边界锡金段洞朗地区进行道路施工时遭到印军越线阻拦一事作回应。出于安全考虑,中方不得不暂缓安排印度官方香客团经中印边界锡金段乃堆拉山口入境朝圣。
二是6月26日,印度商工部的印度反倾销和联合税收总局宣布对中国中国进口的聚酯高强力纱线进行反倾销调查。
三是当地时间26日,正在白宫接待来访的印度总理莫迪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特朗普在联合记者会上透露,美印两国海军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参加的联合训练将于7月在印度洋实施,在印度洋实施的演习中将是最大规模,很明显这也是针对中国、谋划亚洲北约和反华军事联盟。
转瞬之间,风云突变,印度这个南亚近邻,短时间内在领土、经济和军事领域同时对中国发难,绝不是偶然的。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的同时强势表态,也体现了中国对印度这一举动的重视态度。
印度对中国的这些姿态,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其国内长期对华政策的一个必然结果。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尚没有进行改革开放,国内局势也不稳定,印度趁机侵犯我国领土,却遭到了我解放军的迎头痛击。
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处于被一对三的不利局面,但我解放军无所畏惧依然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印军打的落花流水,惨败而归。可以说,中印战争的实质是中国一举击败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联手行动。
反观现在,即便印度获得了日美两国的大力支持,即便日美给印度送枪送炮送子弹,那又如何呢?须知,今日的解放军比六十年代武功增进不少。就算日美印一起上,中国又有何惧?不用出动我国海空军,解放军仅从中印边境地区发射导弹,就能将印度新德里等大部分领土置于炮火之下,印度在遭到第一波打击之后就会陷入瘫痪状态。
莫迪是想通过对中国的挑衅、试探,达到三个目的:
一、测试中国在中印争议领土问题上的态度。
印度为什么要测试中国的态度?根本原因有二:
1、试图借机揩油,测试中国决心。中国和日本有领土争端,钓鱼岛争得不亦乐乎,中日关系不断恶化;中国有台海问题,台独势力仍然猖獗,台海局势或再次出现不稳;在南海,中国与多国有领土领海争端,南海局势风起云涌。中国在东海方向、南海方向的压力,使得中国希望中印关系能够稳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印度试图摸一摸中国在中印领土争端上的底气,看是否足够强硬。
一旦中国不够强硬,那么在未来中印争议领土谈判时,印度就会提高要价。同时,在未来中印领土争议地区,印度就会更加强硬。
2、测试中国在国家战略和领土问题之间的取舍。中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希望发展中印关系,这基于印度的发展潜力和印度在“一带”和“一路”之间的战略位置。印度这样的测试,是想看看中国是否会为大战略在领土问题上软化态度。
中印边界东段地区存在巨大争议,这是众所周知、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
二、为扩张军备寻找借口
印媒体称,随着中国和巴基斯坦空军的现代化,印度空军的不断减少和老化的机队面临的巨大压力。针对印度军事装备的落后和大量需要进口的情况,印度总理声称“再也不想当武器最大进口国了”。
这些消息都表明,印度一方面想加速军事装备现代化,另一方面又想增加国产军备的研发,改变现在印度军事装备“万国牌”的现状。
三、印度想继续在中美日之间玩平衡游戏
印度既想和中国发展深厚的关系,借助中国的大战略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来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但又不想失去其与西方国家的特殊关系。
事实证明,对印度这样的国家需要给“礼”,但决不能“惯”,否则它就可能“蹬鼻子上脸”。在中国已经不断强大的情况下,印度还敢如此公然挑衅,就得想好面对的结果!就该一次出手,武力震慑!打,打到他们怕为止!!
版权说明: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支付稿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