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i 黑马
编辑:大咖约(dakayue_dky)
◆ 如果让我回到创业之初,我最重要的事,就是花 30%—50%的时间在“找人”上面。
◆ 如果有人跟你提出离职,那就不要留了,因为留没有用。
◆ 要始终让企业走在快车道上,互联网创业不仅仅是安全的需要,更多的是生存的需要。
◆ 如果有一天 58增速低于 50%,我肯定觉得太糟糕了,企业始终要走在快车道上。
◆ 创业者一定要享受创业,真心觉得这事很有意思,这样你就能把敌人给拖死。
【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
在 2000 年就开始活跃在中国互联网界,先后创业 3 次,2 个项目登上纳斯达克,1 个项目被收购。他就是互联网界最爱“挖人”的老板,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
58同城创立时,姚劲波单打独斗,直接导致其发展缓慢,他认为,创业开始最重要的便是“找人”。58同城和赶集网合并之后,员工数量一度高达 25000 人,领导这个庞大的队伍,需要不凡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就是姚劲波在寻找人才、管理队伍上的经验:
目前 58同城管理层八九个人,全部是近三五年重新组建的。如果再让我选择的话,我一定不会一个人创业,要几个人一起做事情。58最初之所以发展比较慢,跟我们的团队不太健全有很大关系。
创业初期,最重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花 30%—50% 的时间在找人上面。
九年前(2005年)我几乎没有在找人上花任何时间,当时我认为自己是全能的,编程可以做,Logo 可以做,上传服务器也会做一点,做产品没有问题。
后来发现跟别人打仗的时候总是输,这里输一点那里输一点,慢慢地,信心从 100 分可以突然掉到 0 分,特别沮丧。忽然有一天醒悟了,重新开始在各板块组建一流的人:销售、人力资源、财务、产品、市场、服务器运维、美工、无线,全部招一流的人。
创业者要让人推着你往前走。有的人跟不上,会拖慢这个业务,所以找到最好的人是关键。一定要花大力气找到这个领域最好,能够承担得起的人。
创业者每天要花 20% 的时间见视野内各种最优秀的人,挖最合适的人。
如果拥有合适的优秀的人才,基本上就会变成公司的优势。比如销售,同样的流量,中等人可能能做到 80 万销售额,好的人可能做 100 万销售额。你的公司的成本可能是 80 万,只能做 80 万销售额,就没有利润。
但你的对手,可能找到了优质的销售,当这两个企业融资时,如果你的估值 1000 万,对手可能就是 5000 万,因为你没有利润,但对手有利润。如果,投行的人做模型出来,那他的估值会比你高五倍,你必败无疑。任何业务都是这个道理,流量、用户、产品、合作等。有时候你败得稀里糊涂,就是因为你没有找对人。
姚劲波参加《非你莫属》,求贤若渴
对于优秀的人,如果够不着,可以通过会议、约谈、培训、指导、投资人牵线等方式。但是如果你想要的这个人,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加入你的队伍,怎么办?
(1)价值观维度联系,超出预期的待遇
那就一年之内找他谈 50 次,每两周跟他见一次面,谈理想……总有一个时刻,他在原来公司做得不开心的时候,觉得没劲,而你的理想能和他匹配上,你给他更高的工资和福利,你可以给他别人给不了的,他就来了。
(2)友情维度联系,发展决策分析外援
即使再挖不动,也可以保持朋友关系,经常请他来讲课,多交流,也许他会给你推荐不错的人选。同时还能作为你决策分析的外脑,帮助你思考和解决问题。
(3)股权维度分享,挖掘高质人才
还有一点,大公司一级一级设定好,每个人管很窄的一块,你挖的人在你这里可能是副总裁,但是在百度腾讯可能就是很小的部门,可能连马化腾都见不到,但是在这里能天天见到你,你可以给他 3%—5% 的股权,他永远也算不出来他在百度和腾讯有多少股权。
所以学会分享股权和分享未来很重要,永远要让团队的人拉着业务走,始终让人比业务高一级别。
(4)只有保持在发展的快车道,才能留住人才
另外就是速度,有的创业者允许公司以 10%—20% 的速度增长,在互联网行业这是不可思议的,如果 58有一天速度发展低于 50%,我肯定觉得太糟糕了,我始终要把企业带到快车道去。
发展速度不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是留不住好人的,因为你没有办法给他创造更好的回报,创造更好的空间。比如今天他带五个人,明天带十个人,他现在月薪一万,他希望明年三万,如果没有这样的加速度和增长速度,你没法给员工创造很好的环境,那么留下的人就是比较平庸的人。
所以,始终把你的企业带到快车道去,在互联网行业不仅仅是安全的需要,更多的是生存的需要,因为互联网很难。
比如 58市值 38 亿美金,我们在中国互联网中间已经能排在前 10,但是我敢肯定,两年以后,我们的股价肯定不在现在的正负 30% 之内,在这个位置是稳不住的,只有两种可能,往上或者往下,变成伟大的公司,或者变成平庸的公司。
经过12年努力,如今的58已经成为一个生态集团。
识别一个人是不是优秀的,不管是中级人才、高级人才还是低级人才,很简单,就是多看。
(1)优秀是一种习惯,优秀的人会一直优秀
如果一个人大学也好,找工作也挺好,在企业里也是优秀员工,那么他做事情也比较容易做成,创业也能做成功。
有些人天生对自己要求就比较高,他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可能性都比较大。你就要去找这样的人。比如我们招人,有时候就去211、985高校。这其实是根据统计学比较的结果,但并不是说别的学校没有这样的人,而是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如果一个人高考能考好,也是优秀的一种体现,我们需要找这样的人。
(2)警惕换一个公司变一个职位的人
另外,要警惕换一个公司变一个职位的人。比如在 A 公司是员工,在 B 公司就是主管,到了 C 公司是经理,到 D 公司是总监,这样的人并不一定是优秀的人,可能只是每次跳槽的时候比较会谈判一点。
我跟别人分享这个规律的时候,很多人都很赞同,一般来说,只有在一个公司里被提拔的人才是有真材实料的人。
(3)主动提出离职的人,不要挽留
如果有人跟你提出离职,那就不要留了,因为留没有用。原因有两个:
一个人向你提出离职,再留下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我自己就吃了很多亏,到最后发现,挽留其实都是没用的。他向你提离职的时候,可能新公司已经签好了,花了再多精力可能都不成功,即使偶尔有留下来的,过不了半年可能又会走,此时你的努力劝说还会让你有挫败感。
对于一个老板来说,能吸引什么人为你工作,跟你的理想有关。
如果你的理想是做最好的公司,可能就会吸引到最好的人;如果你的理想是做中国最好的公司,可能就会吸引中国最好的人;如果是想做全世界最好的公司,可能吸引到的就是全世界最好的人。
只有理想足够大,别人才愿意跟着你。他们的股份可能很少,位置可能也不大,但是他需要一个大的舞台展示自己。
创业者一定要把理想用好,普通创始人和伟大创始人的差距,就是理想。马云到处谈理想,谈电子商务,谈就业问题,谈未来是什么,其实就是谈远大的理想,他把理想用到极致了。
如果你把你的理想一遍一遍地跟媒体讲、跟员工讲、跟客户讲,客户就有可能愿意为未来的东西买单,58早期的的一批客户就是这么来的。
他们会觉得原来怎么没有人这么做过?原来怎么没有人提供这样的服务?你做的就是他觉得应该有的服务,你的理想就是他的理想,所以他们不仅会为现在买单,还会为未来买单,他愿意支持这种服务。
所以你做的事情,你的理想要成为客户的理想。要懂得分享,要让每个人知道你的理想,让你的员工、客户、用户、投资者、所有利益相关方知道。要用你的理想感染人。当你的理想成为了他的理想,你想干的事情就是他想干的事情,基本就差不多了。
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愿意为你的理想买单,愿意支持你的理想。可能你现在的公司还很小,但是你不妨把理想想的伟大一点,站的高一点。一般来说,具有理想主义情节的人,成功的概率会更大。
理想也是创业者坚持下去的动力,也是用来团结员工的利器。你去别的公司挖人,也许对方看重的不是高薪,而是你的理想吸引了他。另外,理想也能帮你提高坚韧程度,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能更好地能克服困难。
对于创业者来说,一定要享受创业,真心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意思,这样你会把敌人给拖死,他可能不享受,所以他可能会先放弃。
你坚信这个方向代表未来,你除了挣钱以外,是有使命感的,通过你的创业能让这个社会更美好,你从不觉得每天上班是一个负担,醒来了就想工作,就想跟团队在一起!脱离了团队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觉得缺点儿什么了一样,愿意回到工作状态,这种创业者是比较容易成功的。
(1)创业要趁早
创业要趁早,不能踩点创业,什么模式奔涌来了,你就去做什么。看到一个靠谱的方向,早一点动手比晚一点好很多。互联网金融应该是三年前做,O2O 应该两年前做,早做就好组织资源,比如人才、资本、运营经验等的积累。
(2)选一个细分领域,甚至越冷门越好
像姚记那样,选择细分领域做扑克入手,如今都已经上市了。还有什么方向比这个方向更小的?58一开始也就是做租房,要跟关于租房的所有人打交道,把这件事做好,让大家都知道在58上能租到房子。
如果足够细分,你在这个行业就是绝对的专家,用户就会喜欢。你一定要能解决一个问题,让用户知道解决这个问题就找你。
(3)创业不能总想靠概念,用户体验更重要
创业不能总想靠概念,什么新词都往上沾,VC可以,但创业者还是要切实定义能解决什么问题。关注产品本身,不谈模式,站在用户的角度去看,是不是有其他人做的比我好。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他们只关心你的某项服务好不好用,好用就会继续用。
(4)打造强于竞争对手的优势,保持相对领先
你做到 95 分,另外一个人是 96 分,这样跑下去你必输无疑。这个差距会慢慢放大,做得好一点的公司,最后可能比做得差一点的公司大很多。从用户体验层面也是如此,好那么一点点,代表的设计思想、方法和执行力都要更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必将带来更大的领先优势。
(5)做好 5 年到 10 年奋斗的准备
从创业初期,到发展成出较大的规模,到能上市,平均需要 7 年,58同城用了8年时间。我建议创业者思考并把握业务参考冰球。冰球在冰上滚动,肯定朝着冰球滑的方向去,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能够判断清楚,5 年以后,10 年以后你从事的产业是什么样子。
“设计”是商业工具,“设计力”则是创造性的商业思维和方法,未来所有公司都将是设计公司。新物种方法论下,“设计力” 如何从商品附加功能转变为商品核心价值?为什么“设计力”是每个组织、品牌、个人最应该掌握的跨领域科学思维?以用户情绪流动为核心, 融合场景、用户行为的“设计力”商业应用方法是什么?
我愿意以我全部的科技换取跟苏格拉底待一个下午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构思维方式,
AI+时代,读互联网思想(wanging0123)
联系方式:投稿及内容合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