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试验药物简介
盐酸安罗替尼是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2018
年
5
月份获准在中国上市,获批上市的适应症是既往接受过
2
种化疗后出现进展或复发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对于存在
EGFR
突变或者
ALK
阳性的患者,在开始本品治疗前应接受相应的靶向药物治疗后进展,且至少接受过
2
中系统化疗后出现进展或复发。
本试验的适应症是
骨原发恶性肿瘤
。
2.
试验目的
评价复发、转移骨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3.
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I期
设计类型: 单臂试验
随机化: 非随机化
盲法: 开放
试验范围: 国内试验
试验人数: 45人
4.
入选标准
1 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经病理学确诊为骨肉瘤、软骨肉瘤、骨源性未分化多形性肉瘤/骨源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骨巨细胞瘤或骨原发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
3 患者均为化疗失败(必须包含蒽环类药物)或不能耐受,复发或远处转移,至少具有一个可测量病灶(根据 RECIST 1.1 标准);
4 14-70岁,<18岁患者体表面积需≥1.5m2
5 ECOG PS评分:0~1分(截肢患者PS评分为0~2分),预计生存期超过3月
6 主要器官功能在治疗前7天内,符合下列标准:(1)血常规检查标准 (14 天内未输血状态下): a) 血红蛋白(HB)≥90g/L (由肿瘤多发转移引起的贫血患者,血红蛋白≥85g/L); b)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 1.5×10 9/L ; c) 血小板(PLT)≥ 80×10 9/L 。(2) 生化检查需符合以下标准:a) 总胆红素(TBIL)≤1.5倍正常值上限(ULN) ; b) 丙氨酸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2.5 ULN,如伴肝转移,则ALT和AST≤5ULN;c) 血清肌酐(Cr)≤1.5 ULN或肌酐清除率(CCr) ≥60 ml/min ;(3)多普勒超声评估:左室射血分数 (LVEF) ≥正常值低限 (50%)。
7 育龄女性应同意在研究期间和研究结束后6个月内必须采用避孕措施(如宫内节育器、避孕药或避孕套);在研究入组前的7天内血清或尿妊娠试验阴性,且必须为非哺乳期患者;男性应同意在研究期间和研究期结束后6个月内必须采用避孕措施的患者;
5.
排除标准
1 既往使用过盐酸安罗替尼胶囊的患者;
2 伴有胸腔积液积液/腹水达到800ml以上或者胸腔积液/腹水导致呼吸道综合征(按NCI CTC AE4.03分级≥2级呼吸困难。[2级呼吸困难指少量活动时呼吸短促;影响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
3 既往接受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剂类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帕唑帕尼、伊马替尼、法米替尼、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等药物。
4 5年内出现过或当前同时患有其它恶性肿瘤,治愈的子宫颈原位癌、非黑色素瘤的皮肤癌和表浅的膀胱肿瘤除外 [Ta (非浸润性肿瘤),Tis (原位癌) 和T1 (肿瘤浸润基膜)];
5 入组前4周内或在本次研究用药期间计划进行全身抗肿瘤治疗,包括细胞毒疗法、信号转导抑制剂、免疫疗法(或在接受试验药物治疗前6周内使用过丝裂霉素C)。入组前4周内进行过扩野放疗(EF-RT)或在入组前2周内进行过肿瘤病灶的限野放疗
6 由于任何既往治疗引起的高于CTC AE 1级以上的未缓解的毒性反应,不包括脱发;
7 具有影响口服药物的多种因素(比如无法吞咽、慢性腹泻和肠梗阻等)者
8 伴有症状或症状控制时间少于2个月的脑转移患者
9 存在任何重度和/或未能控制的疾病的患者,包括:a) 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收缩压≥150 mmHg,舒张压≥100 mmHg)患者;b) 患有I级以上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包括男QTc ≥450ms(男),QTc ≥470ms(女))及≥2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c) 活动性或未能控制的严重感染(≥CTC AE 2级感染);d) 肝硬化、失代偿性肝病,活动性肝炎或慢性肝炎需接受抗病毒治疗;e) 肾功能衰竭需要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f) 有免疫缺陷病史,包括HIV阳性或患有其它获得性、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或有器官移植史者;g) 糖尿病控制不佳(空腹血糖(FBG)>10mmol/L);h) 尿常规提示尿蛋白≥++,且证实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g者; i) 具有癫痫发作并需要治疗的患者;
10 分组前 28 天内接受了重大外科治疗、切开活检或明显创伤性损伤;
11 影像学显示肿瘤已侵犯重要血管周围或经研究者判断在后续研究期间肿瘤极有可能侵袭重要血管而引起致命大出血的患者;
12 不管严重程度如何,存在任何出血体质迹象或病史的患者;在分组前4周内,出现任何出血或流血事件≥CTCAE 3级的患者,存在未愈合创口、溃疡或骨折;
13 6个月内发生过动/静脉血栓事件,如脑血管意外(包括暂时性缺血性发作)、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者;
14 伴有瘤栓的患者
15 伴有单个肿瘤长径≥20cm的患者
16 具有精神类药物滥用史且无法戒除或有精神障碍者;
17 具有酒精依赖与滥用史且无法戒除者
18 四周内参加过其他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
19 根据研究者的判断,有严重危害患者安全或影响患者完成研究的伴随疾病者。
6.
研究者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省(州)
|
城市
|
1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姚阳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2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牛晓辉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3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