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略管理评论
正略管理评论,是正略咨询旗下的公众号。以“洞悉-让世界更简单”为使命,以读者的管理能力提升为目标,从思想、视野、品性、经营的逻辑与方法等维度展开内容。察宏观大势,析经营规律,评管理之道,论卓越之理。 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不负光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正略管理评论

人生的选择: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正确的模糊

正略管理评论  · 公众号  ·  · 2019-07-30 23:22

正文


“小目标”一定能积累成“大目标”吗?




1
模糊的正确



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正确的模糊。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假如你置身浓雾中的丛林,只依稀通过太阳辨别方向,你发现此刻正确的方向上泥泞一片,前方不知道有什么,这就叫“ 模糊的正确 ”。


选择这条道路,短期内,你不一定会做对,所以是“模糊的”,但你总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在走,所以又是“模糊的正确”。


在相反的方向有一条大路,这就叫“ 正确的模糊 ”。


选择这条道路,短期内,你会走得很好,所以是“正确的”,但你并不知道这条路将把你带向何方,所以它是“正确的模糊”。


这句话的原文是“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would rather be vaguely right than precisely wrong.),是巴菲特1986年致股东们的信中的一句话,但这属于标准的“正确的废话”,相当于“宁愿吃饭,也不吃屎”——既然你都说它是“错误”了,那当然就“不要”。


事实上,不管是投资,还是职场,我们并不是在“正确”和“错误”之间选择,而是 身处一片模糊中,在“当下的正确”和“长久的正确”之间选择


理论很好理解,但现实却很遗憾,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正确的模糊”——也就是身边能看得清却不知道通向何方的路。



2
务实的陷阱



我刚刚进入广告圈时遇到的一位老板,属于那种商业嗅觉灵敏、执行力又强的人,早年在报社当记者,后来广告业发展起来后,下海开了一家广告公司。


广告公司经营了几年后,他开始注意到互联网,公司业务开始涉足搜索引擎优化,当时用百度的人刚刚超过Google,所以起步很顺,然后又顺势做“流量联盟”赚的钱,刚好填补广告公司的亏空。


之后“流量变现”变成下三路的生意,他又把流量导入社区,社区做起来后,想着电商变现,又开始进入电商,之后又引入O2O、知识经济等等……,互联网的风口,他至少赶上了一半,而且都不算晚。


但跟同期进入互联网创业的人相比,他既没有大起,也没有大落,生意规模一直都差不多。


分析原因,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很务实的人,选择的所有生意都是有现金流的,不会把自己做死,也不会乱烧投资人的钱,堪称“海派互联网人”的缩影。


在写这篇主题时,他的经历忽然从我的记忆中跳了出来,我意识到, 他的问题恐怕正是出在“务实”这两个字上。


每一个创业的人都怀着梦想开始,可都很快陷入资金不足、人才短缺、技术弱、市场开拓慢的浓雾之中。 此时,任何的市场机会,即使不是你想要的,对于你而言,都是“浓雾中的路”,你很难避免它的诱惑。


“浓雾中的路”是“正确的模糊”,你在浓雾中可以找到一条条的路,却不知道这些路将将你带向何方。 有了流量,没有利润,就想着做电商,结果做着做着,手段变成了目的,整个业务结构和人力结构都开始“四不象”,最后变成一家没有战略纯粹为了活着而活着的公司。


说到这儿,很多人恐怕要说我“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如果不选择这些当下能给我们安全感的路,我们还能怎么办呢?



3
“模糊的正确”的两个特点: 足够远大,不易变化


看乔布斯传记时,你会发现,他的一生做出过很多错误的判断与决策,单从数量上说,比正确决策更多,比如说:


早期的麦金塔电脑,为了美观和低噪音,取消了散热风扇;
他曾经反对开放APP,曾经认为Safari浏览器才是最重要的;
认为“没有人会买大屏手机”……


为什么这么多错误还是没能打败乔布斯,因为它的错误都是战术性的,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影响渐弱,而 正确的决策都是战略性的,都是朝着同一方向不断累积。


想一想,在浓雾的丛林中,什么才能在一片模糊中指引你“正确的”方向呢?


唯有太阳。


1970年,赞比亚修女给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写了一封信,信中修女质问: 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你们怎么能舍得为远在太空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


NASA很快给修女回了信,信里有这么一段:


登月工程需要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 面对如此严苛的要求,我们要寻找新材料,新方法; 开发出更好的工程系统; 用更可靠的制作流程; 让仪器的工作寿命更长久; 甚至需要探索全新的自然规律。


这些为登月发明的新技术同样可以用于地面上的工程项目。 每年,都有大概一千项从太空项目中发展出来的新技术被用于日常生活中,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先设计出宇航员登月舱的维生系统,而不是先为心脏病患者造出远程体征监测设备呢。


答案很简单: 解决工程问题时,重要的技术突破往往并不是按部就班直接得到的,而是来自能够激发出强大创新精神,能够燃起的想象力和坚定的行动力,以及能够整合好所有资源的充满挑战的目标。


这封信发出后十几年,美国的半导体行业打败了日本,几乎独霸该技术几十年,才能用来制裁我们。 正是“登月工程”造就了一大批半导体的公司和人才——其中包括创造了硅谷的“仙童八叛逆”。


只有足够远足够大的目标,才有方向的指引性,这也是“模糊的正确”的第一个特征。


“模糊的正确”的第二个特征就是“不易变化”。


在一次演讲中,亚马逊CEO贝索斯说: “人们经常问我: 未来10年什么会被改变?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普通。 从来没有人问我: 未来10年,什么不会变?


以前企业管理界流行一个词,叫“拥抱变化“,我们总希望在变化的年代,抓住下一个机会。 但贝索斯却给我们另一个思路: 在你的身边寻找,找到那些过去、现在、未来都不变的东西,也许更重要。


贝索斯为亚马逊找到的答案是: “在零售业,我们知道客户想要低价,他们想要更快捷的配送,他们想要更多的选择。 这一点未来10年都不会变。


这就是亚马逊管理中著名的“长线思维”战略,它基于“多、快、好、省”,这些不变的基本人性。


为什么“不变”的目标比“可变”的目标更重要呢?


假如你每年做五件特别困难的事,成功率只有20%的话,你会怎么做呢?


答案是专注于做成一件以后最有可能遇到的“不变”的事,这样一来,五年之后,五件困难的事,你都能完成。


如果你看那些伟大的公司的商业史,你就会发现,它们的决策正确率并不高,但它们做对的事,往往是一劳永逸的事。


做易变的目标,就像俄罗斯方块,成功会自动消除,失败会不断积累;
做不变的事情则相反,失败会自动消除,成功会不断积累。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些例子都太大了,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好吧,那我下面就从“填志愿”“写方案”“投资”三个普通人都会面临的选择,谈谈如何区分“模糊的正确”与“正确的模糊”。



4
三个“模糊的正确”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高考填志愿。


很多家长都会根据目前自己所知道的那些最热门最有钱途的专业,可这正是“正确的模糊”。


职业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选择,这么长的时间,所有职业都会走出一个甚至几个兴衰周期,可谓沧海桑田。 预测成功的概率实在比瞎蒙好不了多少,包括那些专业机构对未来专业热门度的预测。


最好的方法是追求“模糊的正确” ——选未来的专业并不代表眼前你就得走上这条道路,但它往往代表一个未来的远大目标。 这里有 两类目标:


第一类,可以二次选择的目标: 对口行业和职业比较宽的专业,比如贸易、营销、经济、管理,或者所有行业都需要的会计等专业,这些专业都为你未来的二次选择留下了或大或小的空间。


第二类,不易变化的目标: 最典型的就是兴趣爱好——前提是你有明确的兴趣。


第二个例子是撰写方案。


我发现,工作中所有平庸的方案有一个共同点: 先是按照经验写一些放之天下皆准的套路,再把大家都知道的内容填进去,最后按照工作要求,从结果倒推一些分析。


这些方案看上去都是完整的,但仔细分析,都是证据不充分,论证不清晰,逻辑跳跃,完全是为了完成而完成。


原因就在于,你写的每一个字都是随手可得的想法,都是“正确的模糊”,最后就变成一份“完整的废话”。


好的方案,一定要从一个宏大而清晰的问题开始挑战,一开始就要认准这个方向去解决问题 ——哪怕遇上最困难的,也不要绕开,或者短暂绕开后,一定要再回来。


这样的方案如果难度太大,有可能结构不够完整,但常常有一定的新意或深度,给讨论留下很大的空间。


往“正确的方向”上做困难的事情,就算是失败了,相比“模糊的方向”上做成一件容易的事情,前者的价值必定更高。


最后的例子是“投资”。


主动性投资的内容主要在我的另一个专门讲投资的号上,这里只讲大部分人都要遇到的“如何选择股票型基金”。


大部分人都喜欢在牛市买基金,又都喜欢选择近几两年业绩很好的基金,这就是只看眼前,而看不清持久价值的“正确的模糊” ——牛市业绩最好的几支基金,都是靠重仓押宝,大概率会在今后两三年跑输平均水平。


事实上, 真正靠谱的基金,靠的都是持续的小幅赢利,熊市少亏钱,反而在大牛市,因为要控制风险,往往跑不赢大盘。


只要持续小幅赢利,回撤又不大,靠复利就能获得很好的业绩,这就叫“模糊的正确”。



5
把模糊放在现在,把清晰留给未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