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姚尧
坐观天下而拥抱时代,背靠历史以眺望未来。洞察本质,预测趋势。研究战略,把握机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上春城  ·  全红婵,拟被保送! ·  9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马斯克宣布Grok语音模式正式上线#】 ... ·  昨天  
36氪  ·  7万大定的智界R7,贴脸竞争特斯拉 ·  3 天前  
掌上春城  ·  多位iPhone用户遭遇新诈骗,客服建议→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姚尧

2月6日股市前瞻

姚尧  · 公众号  ·  · 2020-02-05 18:40

正文

今日上证指数上涨 34.80点,收盘报2818.09点,成交量为3492亿元,如下图所示:

在昨晚的文章中,姚尧写道: “倘若明天继续冲高,则今天早盘买入抄底者可酌情高抛。 今天没有买入的,明天就不宜再追高买入了。 ”今天,我们仍然维持此观点不变。 在连续两天的上涨过后,上证指数即将面临前期套牢密集区的压制,投资者不宜再有太过激进的念头。

在昨晚的文章,姚尧提到“未来应该还会有很多利空在路上”,于是很多读者来留言追问会是什么样的利空。 是这样,我的想法确实有很多,但有些不方便说,有些还来不及用数据做支撑。 可既然这么多人追问,那我就先将一部分想法拿出来供大家参考。

我们知道,这几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叫作“供给侧改革”。 也就是说,当供给超出需求时,我们并不是通过大水漫灌的方式对需求端进行强刺激,以使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 而是在供给端推动结构,通过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的方式来达到供需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供给侧改革并不是不要需求增长,需求还是在增长的,只是增长比较温和,没有通过外力进行强刺激。 也只有当需求端保持温和增长时,供给端的改革才能承受得住,推动的了。 在我们预设的方案中,从来没有考虑过,当需求减少,甚至大幅减少时该怎么应对? 更何况,现在即便搞大水漫灌,想刺激需求也变得非常困难,因为过去的传导链条被斩断了。 简单来说,在全民被严格隔离的状态下,即便央行拼命印钞撒钱,也很难落实到民众的消费上。 因为现在的问题不是钱少,不是消费不起,而是有钱也没法消费。 这些天,我看到很多专家在猜测一季度的GDP增长会掉一个百分点,还是两个百分点。事实上,如果传导链条顺畅,那么掉得多点也不怕,一放水就刺激起来了。 就怕传导链条迟迟不畅,那么许多企业可能就坚持不到水来的那一天了。


刚才讨论的还只是国内的问题,国外的问题同样严重。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一旦中国需求放缓,世界各国都必定受到影响。 譬如说,一月份全球市场大涨的重要因素,是中美贸易谈判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约定中国要向美国采购各种商品。 现在中国自己的需求都减少了,那还要如约向美国采购吗? 又譬如说,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一旦中国需求放缓,必定会导致原材料和产成品的价格下跌,这又会对世界各国,尤其是资源类国家的经济带来重创。 而一旦这些国家的经济遭到重创,就必定会往政治和社会层面传导。 当经济繁荣的时候,民众安居乐业,对未来充满希望,看什么都是积极的,看谁都是友善的,这叫作“相看两不厌”。 当经济萧条的时候,民众辛苦劳累,对未来充满悲观,看什么都是消极的,看谁都是窝火的,这叫作“贫贱夫妻百事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