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阿里巴巴Alibaba Design ,已获授权 。
部分内容略有删减
——————————————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每一层泥土的堆积,成就了九层高台。一步一个脚印,造就了千里远行。
今年天猫双11,也来到了10周年的当口。
相信
你已经在各种渠道看到了今年天猫双11的logo,
也有不少网友帮我们解读了双11的设计思路。
但是仅从一个logo来解读品牌,总有以小见大之嫌。所以今天我们还原天猫双11十周年品牌设计背后的思考,为大家解读设计背后的心路历程。
逢十必有大庆,天猫双11十周年,自上而下、由内到外的重视程度,超越以往。这意味着我们要先从各方面的期望、反馈中找到清晰的设计方向。
方向是由目标决定的,要找到方向,就要明确设计的目标。
那我们的设计的目标是什么?
是设计一个logo?制定一套vi?创造一套视觉风格?
这些都是设计手段,如何让这些手段为目标服务?这就需要我们站在一个
更加宏观的高度
下去思考。
2009到2018,历经十年巨变。
天猫双11从主打“
五折
”到“
不止五折
”再在到“
祝你双十一快乐
”,
沟通的重点早已不是大促这么简单,而是开始沟通节日心智,引领全球消费者通过双11这个节日,发现快乐,开启理想生活。
因此,十周年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同时也是让大家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对未来充满遐想。
在这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时刻,我们需要创造一种共同的仪式。
通过
仪式感
的表达
,将十年间的欢乐传递给所有人。
经过思考,设计目标逐渐清晰,把它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就是要:
构建一
种
仪式感
的
表达方式
,让美好流通、让情感共鸣。
那
仪式感
如何用设计去构建?
我们还需要持续去挖掘十年间,平台和消费者之间的共通之处。
十年间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购物的需求,不在只是简单的追求物美价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探寻物品背后新的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同时双十一也开始走向世界,全球商家和全球消费者的融入,让双十一变得更加多元。
十年间,平台和消费者之间的共同成长、陪伴、信任、惊喜和感动。这才是天猫双11不变的美好,是平台和消费者共同拥抱理想生活的热爱。
仪式感,就是要让我们将这份爱表达出来,传递给所有人。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继续深挖,
如何才能让表达更加具象?
变成所有人
一看就懂
的设计。
(本次双11的一些设计手稿)
我们组织阿里各事业部的设计师,进行大规模的头脑风暴。
当我们将十年间通过双手“买买买”这个行为所积累最好的表达爱的方式,
就是将这份爱寄托于物,再通过双手传递出去,当这个动作做出来,大家就懂了。
千言万语想要表达的心意,
转化成所有人一看就懂的肢体语言
。它将超越语言、种族、文化的隔阂,全世界通用。
当然,做过设计的同学都知道,从创意到符号化的呈现,中间隔着无数张视觉稿。
在符号化的过程中,有
3个核心元素
是必不可少的。
猫头、11.11、10周年
,他们都是天猫双11品牌的重要资产。因此,3个元素的组合,就已经构成了品牌符号的主体,我们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在方寸图片之间,巧妙的将他们和手势创意融合。
在各种方向的尝试之下,
我们选择了最为简约的版本
,让每个元素都合情合理的出现,同时又为未来的品牌沟通,埋下伏笔。
让它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和持续讲故事的能力。
因此,我们还需要将品牌符号创造成一种
视觉容器
(猫头框架)
,让所有的内容在这个容器内表达,通过统一的format
(版式)
将各个渠道的内容串联起来,构建共同的仪式感。
于是就有下面这些联合猫头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