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神进化论
给身体加油,给头脑充电。 微信公众号:hibetterme 女神进化论官方网站 http://www.hibetterme.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政府网  ·  事关资本市场,最高检、证监会重磅发声! ·  2 天前  
半月谈  ·  打卡 | 深地塔科1井是口什么井? ·  2 天前  
医学界  ·  女护士跪求患者原谅,只因拔针出血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神进化论

迷途指南针 | 和三十个人聊了一星期,我总结出了这4把「万能钥匙」

女神进化论  · 知乎专栏  ·  · 2019-06-05 10:23

正文

前段时间收到的留言特别多,问题也都挺复杂:

  • 想转行,担心去了干不好,可现在的工作又不喜欢, 进退两难
  • 学历不高,毕了业不敢投简历,拿到面试邀请也不敢去,怕过不了,两年来 一事无成
  • 觉得自己自卑、办事拖沓、不会说话,问题太多,不知道 从哪里开始改变
  • ……

在跟大家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问题的 「钥匙」 ,也就是关键点,很相似。一旦指出「这一点」,许多无从下手的事,就 大致有了解决的方向

所以,我就把几个出场率高的关键点整理了一下,为大家奉上这篇「迷途指南针」。

当你遇到麻烦,可以 先把这4句话在心里「过一遍」 ,也许能帮你找到方向。

别因为「担心」就选择「放弃」

有不少同学跟我聊天时,说「我总是依赖别人,遇到事情只会慌,什么也做不好」。

其实, 「想办法」的能力大家都有 ,不信的话你想想:

你朋友失恋了,来找你倾诉的时候,你是不是安慰的有理有据,自己都被自己说服了?

那为什么,旁观的时候啥都懂,一轮到自己就手足无措了呢?

其实就是因为「当局者迷」。

你自己面对困难时, 首先想到的不是「怎么办」,而是「这可怎么办啊」。

如果只关注问题的严重性,满脑子都是「太难了,我不行」,只会越想越害怕,最后就真的「不行」了。

事实上,面对未知的后果,担心是正常的。

但如果 因为担心后果,就干脆连「开始」都放弃了 ,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一对情侣中的一方要去外地求学,因为害怕异地恋会分手,所以还没开始异地,就先分手了。

看看这段话,你是不是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

图片来源:Pintrest

所以很多时候,面对你觉得困难的问题, 别翻来覆去的「害怕」

把让你害怕的原因一个一个列出来 ,你会发现,其实每一个都不是「死胡同」,都有解决的办法。

比如,异地恋常见的难题——维持信任。

对于这一点,两个人可以约好,聊天时多跟对方表白,有新鲜事记得分享,一周交换一次「愿望清单」,有空就打视频电话……

再比如「开销增长」的问题,可以女生少买点口红,男生少充点点券,找份兼职,多帮导师做实验……

害怕时就把问题 具体化 ,而不是扣上一个「异地恋」的大帽子,然后天天琢磨「万一」。

就算真有那么多万一,也 等发生了再考虑,来得及

就像文章一开始的第二个问题那样,简历都没投,面试都不去,这哪是公司不给你机会?明明是你不给公司机会,对不对?

担心是正常的,但别因为它选择了放弃。还没试过, 你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

整理「问题笔记」

像异地恋、考研、找工作这些「大问题」,让你觉得棘手的原因都比较明确,所以「答案」也好找一些。

反而在生活中有些小麻烦,经常遇到,但 每次都不知道怎么办 。比如:

  • 被人欺负,事后才想到该怎么「还击」,又悔又气;
  • 觉得自己不会聊天,想不出来好的话题;
  • 跟人说话老是词不达意,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 太粗心,工作或者学习上经常犯小错误;
  • ……

对于这样的小问题,我强烈推荐的一个办法是 记录「问题笔记」。

具体操作是: 把你遇见的问题记录下来,在旁边写上原因,以及正确示范或纠正方法。

比如你跟人讲话,说不清楚,那就把你「说得不好」的那几句话记下来,仔细找找「不好」的原因。

这个词是不是太笼统?那个说法是不是太绕嘴?这三句话的顺序用不用换一下?

图片来源:Pintrest

把这些原因记下来,再把修改之后「容易听懂」的话写在旁边。

等积累的多了 ,你再开口时,写过的那些「病因」和「示例」就会浮现在脑海中, 你也就「久病成医」了。

至于不会找话题这类情况,可以只写正确示范。

比如你身边有几个人很会聊天,那就多注意下他们跟人说话时,经常用哪些话题?天气、手游、新出的电影,还是最近的新闻?

把这些别人爱用的话题记下来 ,等你聊天的时候,现学现卖不就好了?

「问题笔记」这个习惯,说简单也简单,但操作起来也有点麻烦, 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坚持。

Taka 自己上高中的时候,物理学的很差,一到考试就紧张,甚至犯过「1+1=1」这种自己都佩服自己的错误。

但是后来,就是靠两大本正反面都写满了的「错题笔记」,我高考时理综的成绩是260分。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这个分数并不算高,但对于我这枚「1+1=1」的理科生来说,实在是非常满足了。

所以「问题笔记」真的是我强烈推荐的方法,如果你觉得自己需要, 不妨一试,而且请务必坚持。

先了解再决定

新的一年,也许是大家都想有所改变,收到的留言里有很多「跳槽」、「换专业」、「转行」这样的词。

大家的问题主要都集中在: 这个和那个,我该选哪个?

对于这类问题,我整理了一个「自问模板」作为回答,反馈都还不错:

1. A 会带来什么好处?B 会带来什么好处?哪个更吸引你?这种吸引 足够作为动力吗

2. 这两者分别 会遇到什么困难 ?你会怎么解决?

3. 你的学长学姐/同行/这个行业的前辈里,选 A 的那些有什么建议给你,选 B 的那些有什么建议给你?

A 和 B 可以替换成很多内容,比如考研/找工作,文科/理科,跳槽/不跳槽……

图片来源:Pintrest

其实简单来说,想保证决定的「正确率」,关键的一点就是 收集信息,了解你面前的「选项」。

举个具体的例子:

有些同学考研之前,犹豫要不要跨专业,担心自己学不会、考上了也找不到好工作……

然后就这么担心来担心去,别人都开始复习了,你还没想好要不要考。

其实对于这种情况,你能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

  • 在研招网上搜下这个专业的参考书,花几十块钱买一本, 背一章试试;
  • 问问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有没有这个专业的,他们都 学什么、就业如何
  • 找找「上一代的朋友圈」里有没有 相关行业的前辈 ,咨询一下;
  • ……

淘宝买衣服的时候,你会跟店家咨询尺码、材质,看买家秀;换新电脑之前,会对比各种款式的性能、外观、价格……

做这些小决定前你都会认真咨询,那面对「重要决定」时,就更得这样了。

当你觉得 不放心、不确定 ,就去收集信息。

对你的选项了解的越多,将来 后悔的可能性就越低


知道了就要「做到」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懂得了很多道理,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在 Taka 看来,过不好的这些人,都只是「得」了道理,却 没有「懂」,更没有去做。

其实我在上文中提到的这几个关键点,总结成道理,几秒钟就念完了:

  • 第一条,别自己吓自己
  • 第二条,多总结,量变带来质变
  • 第三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些道理你不知道吗?第三条连小学生都会说。但 只是这样念,什么用也没有 。真正难的是「理解」和「使用」。

「知己知彼」这四个字,解释清楚,加上案例,做出分析,能扩成一段甚至一篇文章。

你平时记住的那些道理,哪一条「懂」到这种程度了呢?

所以,把你觉得有用的那些道理列出来, 就像上文中举的那些「例子」一样,用这些原理去分析、解决你自己的问题。

如此,这些道理才能帮你「过得好」。

图片来源:Pintrest

经常有人来给我留言,说这篇文章写的很实用,已收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