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没来得及更文,因为熬夜看完了《雪中悍刀行》,时间没来得及。
有时候,不是管不住自己,是不想管住自己,急于一口气看完,不是为了娱乐,是为了其中的道理。
《雪中悍刀行》几天就刷完了,非常累,因为看的密集而且投入,现在轻易不熬夜,但感觉为了这剧熬夜也值得,说的是男主的成长,虽然英雄之旅大致类似,但这部剧感觉还是很新鲜。
虽然这部剧是根据《雪中悍刀行》一书改编,但我对原书没有兴趣,看剧的时候,也是孤立地看,不结合原著小说的内容,虽然在看完剧以后,也去看了一些原著书评,但不是为了去理解剧中人物,只是多点角度而已。
豆瓣评分很低,但无所谓,自始至终,我关注的,是我从中获得了什么。
还需要消化一下这部剧,所以这篇文章并不是剧评。
影、剧、书、旅行……对我来说都是成长途径,人须在事上磨,这些都是事。
要成长,就不能怕事。
也不能给自己设立各种屏障,这也不行,那也不好,指天骂地,各种不喜欢,各种禁忌。
2
疫情放开之后,人与人不再隔绝,可以自由走动,我见了很多人,也经历了很多事。
我注意到很多人心怀愤怒,对于不如己意的事情,各种吐槽,对于围绕在身边的人,也有很多的不满意。
愤怒在某些时候、在某些人手里,特定的场景下,比如网络,是流量密码,可以变现,但在正常的商业环境里,往往并不是。
都知道“和气生财”这个道理,但是很多人太傲慢,会把很多人当成是服务于自己的人,有很高的标准,当别人做的事情没让自己满意,就会生气,会发火。
我不一样,对帮助我赚钱的人,非常尊重。
彼此尊重,共同赚钱。
我有很多赚钱搭子。
而赚钱的根本,在于不断成长,或者换个通俗的说法,是让自己有价值。
有别人愿意交换的价值。
先利他,再利己。
创造多赢的局面。
我看《雪中悍刀行》一剧,最大的启发是:
很多别人眼里的两难之境,徐凤年却想要鱼与熊掌兼而得之。
而要达到“既要……还要……”,要不断破局,就需要让自己不断攀登高维,剧中的徐凤年固然不断开挂,但有时候也是要置之死地而后生。
没有这样的勇气和无畏,却想不断升级,那就很难。
3
以前年轻的时候,自负少年意气,眼睛里常常揉不得沙子。
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经常会遇到高人,喜欢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像我这样的江湖老人,在高手眼里当然是千疮百孔一无是处。
所以我经常会被教育应该这样应该那样。
“你有病,我有药。”
我都会含笑倾听,表示感谢。
直陈:“抱歉,我穷,买不起。”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胸无大志,喜欢做小而美的事情,虽然知道别人教育的对,也不想改。
我关心的,仍然是,别人身上有没有值得我学习的东西。
很多话,听听就好。
飞沙走石的世界里,人的内心要澄明。
记得很多年前,我在银行做信贷的时候,部门一位同事,我亲手带出来的徒弟,知道我在看倪匡的小说,对我说,看倪匡小说的人如何如何(看深日久不记得原话了,不是好话)。
气得我摔了一个茶杯。
假如是现在,随他怎么看怎么说,我就笑笑,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