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连环话
凤凰财经金牌栏目,一张图看懂财经万象,专业财经,轻松看懂。唯一正牌官方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详解2024年全国财政账本:举债增加,支出扩 ... ·  18 小时前  
凤凰网财经  ·  暴涨3000%,卖爆了! ·  20 小时前  
数据宝  ·  最新筹码大幅集中股出炉 ·  昨天  
四川商务  ·  我国服务贸易规模首次超过万亿美元 ·  2 天前  
第一财经  ·  31省份GDP增速最新排名来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连环话

10万块闲钱,怎么理财比较好?

财经连环话  · 公众号  · 财经  · 2021-08-10 17:46

正文

大家好,我是钱多多。一个喜欢赚钱和理财,爱富但不嫌贫的女子。


本来下午外面还阳光明媚,15分钟之前突然哗啦啦下起了雹子。


北京的天儿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


前两天有个读者在后台问了个问题,说是孩子上大学亲戚包了小几万的红包,孩子想自己存起来,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钱小姐寻思这一两句的也说不清楚,干脆给大家专门写写这个话题——


【10万块以下,如何理财?】 (20万以下也差不多)


就钱小姐自己分析来看,10万块能让孩子自己存的,感觉还是有点家底儿的家庭,所以我觉着,本着锻炼孩子理财能力的出发点,这笔钱可以按比例这样分配一下——


50%用于固收+或者定期,3年或者5年到期取;


30%用于投资基金,以宽基为主;


剩下20%交给孩子自行折腾,开个股票账户炒股试水,或者开个美港股账户让他玩港股打新,或者让孩子自己摸索买买比特币以太坊之类的,随他喜欢。


(钱小姐之前认识一个00后的富二代妹子,币圈贼溜,各种币了如指掌,感觉还是年轻人比较能接受这种前沿的东西)


这个比例可以根据家庭/个人对风险承受能力程度自行调整。


如果这点钱实在是在家庭总资产里算不了什么,那固收+/定期的比例可以无限下调,调至0%也无所谓,可以用70%~80%定投宽基和主动性基金,剩下的活期+高风险投资;


如果对风险比较敏感,那炒股炒币试水大可不必,都用来定投宽基就好。


一、


稳健的基金定投选择,一般就三个——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


我个人是比较爱买沪深300和上证50,中证还没买过。


之前刚工作那会,会设定每周或者每个月定投一个金额,印象中定过每周500和每月3000。


这个随自己喜好了。


后来工作天天都要看盘之后,就不太用那个定时自动购买了,习惯跌了就买,大跌多买,主要是给自己养成一个攒钱的习惯。


不然说实在的,女孩子是真的不知道每个月工资都是咋消失的。


除了这三个“钉子户”之外,也可以考虑买一些主动基金(如果对基金有一些了解或者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高的话)。


说到这还有个有趣的地方值得提一下,我大概去年开始买付鹏博的睿远成长混合,去年行情特别好之后睿远限制申购,限制每笔1000元。


然后就憋屈的每次只能买1000块……


有个同事就很不爽的说,每次买1000要买到猴年才能把仓位加上去啊,不符合他一买几十万的作风,所以就放弃了。


但是上次和另一个朋友聊,她反而觉得这种特别适合她,因为每个月可能就几千块的闲钱,买买这种有限制的,压力也不大。


而且辛辛苦苦把仓位加上去之后,如果想赎回,想到自己是如何1000、1000的买到今天,如果要重来一次滋味太酸爽,所以干脆就不赎了。


就这么着,省了好几个包的钱。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限制大额申购的明星基金们,倒是很适合资金不够宽裕的学生党们。


比如上面提的睿远,再比如张坤的易方达蓝筹精选……等等。


二、


那么,为什么50%的比例建议去买固收+或者存定期呢?


一方面是稳如老狗、收益也还不错,另一方面固收+要比较可观的收益需要有耐心,一般都需要1年半以上的长持, 可以 培养孩子的耐心 (bushi)


上大学诱惑还是蛮多的,估计家长也不希望本来5万块,最后摇身一变成了500块……


如果对自家娃的自制力实在没有信心, 买3~5年封闭期的基金或者直接存定期都可以。


固收+可以在 蚂蚁财富或者微信的理财通 里翻翻,差也差不了太多,以后有空了钱小姐可能专门写一篇仔细讲讲固收,这里就不展开了。


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凤凰网财经  ·  暴涨3000%,卖爆了!
20 小时前
数据宝  ·  最新筹码大幅集中股出炉
昨天
第一财经  ·  31省份GDP增速最新排名来了
4 天前
30投行  ·  IPO的辛酸之路
7 年前
北京吃货小分队  ·  这道菜不辣,四川人却爱了100年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