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爸爸真棒
K12原创教育资讯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秋叶PPT  ·  玩出花了!DeepSeek这3个隐藏操作,我 ... ·  9 小时前  
旁门左道PPT  ·  给大家看一套发布会PPT ·  22 小时前  
跟我学个P  ·  除了DeepSeek,这个AI工具做的PPT ... ·  3 天前  
跟我学个P  ·  清华大学的这份《DeepSeek》PPT手册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爸爸真棒

消费降级的顺义妈:住3000万别墅,读20万国际校,抢45块校服平替…

爸爸真棒  · 公众号  ·  · 2024-07-15 13:37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描述了北京顺义地区妈妈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消费观念变化,从曾经的高消费到如今的“消费降级”,同时探讨了顺义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多元价值观和不同教育理念。文章还提到了顺义妈妈在二手市场、英语学习、课外辅导等方面的消费观念转变,以及他们对公立学校和国际学校的不同选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北京顺义妈妈的消费观念变化

顺义妈妈曾经以高消费著称,如今面临经济压力,开始实施“消费降级”,在二手市场寻找平替产品,精打细算地规划家庭支出。

关键观点2: 顺义妈妈的教育多元价值观

顺义妈妈对教育的态度体现了多元价值观,有的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有的支持孩子“偏科”,有的追求国际化教育,同时也接受公立教育。他们的教育理念受到海外求学经历的影响,体现了对不同教育方式的包容和理解。

关键观点3: 顺义妈妈的国际化教育理念与选择

尽管面临经济压力,但顺义妈妈依然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和课外辅导,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同时,她们在面对高昂的国际学校学费时,选择通过海外夏令营、海外留学等方式为孩子创造国际化学习的机会。

关键观点4: 顺义妈妈的社群互动与教育资源共享

顺义妈妈通过社交媒体、二手市场等渠道分享教育资源,形成紧密的社群互动。她们在社群中互相交流教育理念、分享学习资源和经验,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正文


不久,一篇名为《北京海淀小学生的暑假8w起》的帖子火了。
帖子里说,一个海淀妈妈聊到暑假给孩子报了好多活动,新加坡数学、海外研学、阅读营,全部算下来要八九万! 另一个妈妈却说不贵,太正常了。

此同时,听到海淀妈妈的讨论,顺义妈妈但笑不语——曾几何时,顺义随便哪所国际化学校的娃拎出来,暑假出个国旅个游、参加个夏校、做个科研……就是十几二十万甚至更多的开销。10w以下已经算是省钱了……
在6月International Schools Database公布的“2023全球国际教育费用排行榜”中,全球学费最贵的10个城市,前三位依然是纽约、北京、上海。 北京又双叒次喜提“全球第二贵”和“全国第一贵”! 而顺义的国际化学校则是其中的“生力军”。

么大的开销,到了今年,情况却发生变化。 消费降级的风也吹到了顺义妈妈的身上。

我们的专栏作者、顺义妈妈邓依夏告诉我们:

1
尽管大部分顺义妈妈还在上着20、30万的私立学校,但也有一小部分实在没法忍受国际学校的学费、又没有北京户口的妈妈,已经“消费降级”把孩子转到学费更便宜的上海、海南,省下的学费正好租个房;
2
原本一掷千金去海外参加夏校、夏令营,现在顺义妈妈也想开了,不如选择国内中外教;宁愿旅游也不去夏令营“烧钱”了;
3
校服用98块的平替,英文书用“祖国版”,课外课几万几万的大课包也不再热门,直接攒课,或者用免费的可汗学院、马斯克的在线夏校不香吗?……

“又 抠又豪”的顺义妈妈究竟怎么了? 我们来看看专栏作者邓依夏的故事。






“咱小区有在HY小学上的吗?求咨询!”

👆👆LULU妈在小区群里发了这条询问。

这个300多人的小区业主群每天都很活跃,家长里短、买菜鸡娃无所不包,但这个问题扔下去如石沉大海,无人应答。

HY小学是LULU妈所在小区的的片区对口小学,开车不会超过五分钟,但是他们小区却不从曾听说有谁家孩子在这里上学。

均价3000万的别墅小区啊,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中的意外”,真没有哪个业主会让小孩在最普通公立HY小学上学。除了少部分人搬家去北京城里上重点公立,否则大家都会选择小区附近的各个国际学校,因为这里是 北京国际教育氛围最浓的——顺义后沙峪。



3000万的别墅区没人上“菜小”

VS 消费降级的顺义妈“润”去上海

从上学期开始LULU妈就动了让孩子从国际校转到家门口公立的念头。
  • 一年20来万的学费,外教带班也就那么回事。

  • 虽然孩子小学三年级AR测试已经有4.8,听说读写都很流畅,可是那是她幼儿园起从周末到寒暑假砸下了无数的时间和金钱,“自鸡”出来的成果啊。 她认为跟学校的英语教学扯不上五毛钱的关系,班里英语很好的那几个娃全部都是妈妈们课外“自鸡”出来的,而完全课外不搞英语的同学不少连自主阅读“初章书”的能力都马马虎虎。

  • 除了英语,小学主要学的语文、数学那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的内容来。

——这样看来,还有什么上国际化学校的必要?更何况家里有三娃,都在国际校,每年光纯学费开支就超过60万。这年头,顺义家庭的钱也很不好挣了。

转!必须转!想想就闹心,哪怕在家门口公立上也不能再当这个冤大头。

然而,家门口的公立虽“菜”却学位全满,毕竟顺义除了高端别墅区多之外,附近城中村和“老破小”居民也不少,从20来万的国际校想转到对口公立菜小那还得费一番人情功夫。

确定转学前,她在小区群里打探学校情况,结果邻居没人能给她经验。

消费降级的风吹到顺义,像LULU妈这样打算的别墅区顺义妈妈其实不止她一个。 住在隔壁小区的Bella妈妈早就付出行动了:

Bella幼升小那年正值口罩高峰,公司业绩惨淡,出国上学不亚于去当战地记者。于是Bella就从一年18万多的国际幼儿园毕业升到了LULU妈打算去的菜小,直到三年级结束。

当LULU妈后悔当了三年冤大头的时候,Bella妈妈也悔的想抽自己——

  • 公立校是“真减负”,下午三点放学,老师不会多讲一个字;

  • 回家绝对没有作业,没有期末考试;

  • 整个班级家长绝大多数是附近村民和回迁居民,几乎没人“鸡娃”,学习氛围拉跨;

  • 更要命的是,菜小老师依然是几十年前传统的暴躁打压式教育,小孩稍有违规,就被大声训斥拎出座位。

转!必须转!顺义妈妈就是消费降级也不差这个学费钱。

最终Bella狂补三个月通过了国际校的入学考试。进入国际校以后,Bella除了英语跟不上之外,语文数学竟然也有差距,三年公立校“减负”让Bella妈妈放松了学习的警惕。

LULU妈终究没敢把孩子转到公立菜小。 当Bella和LULU成为校友,两位顺义妈妈碰面交流的核心主题就是:


“天下没有不花钱的娃,就继续上私立吧!”。


作为北京土著,她们在核心城区都有房产,回城上公立和在顺义上公立操作难度没差多少。可是她们舍不得顺义的环境,这里潮白、温榆河蜿蜒,巨大的森林公园环绕,从山姆超市到三甲医院到各色brunch小店天宽地阔还应有尽有,小孩随便踢个足球也是清一色的外教,宜居的不像北京。

虽然当初是为了小孩上学把户口转来顺义,可如今为了省钱上个公立就舍弃这里400平别墅回去住楼房,那还是算了吧!在顺义继续国际路走着,日子也不是不能过。

实在无法忍受国际学校学费又没有北京户口的顺义妈妈,有人打算“消费降级”去上海。是的,你没看错!生活成本高昂的魔都,居然成了一些顺义妈妈“消费降级”的目的地。

北京历来国际学校学费遥遥领先其他一线城市,根据“爸爸真棒”统计,2023年度北京学费超过上海,G12的民办双语学校哪怕在小学阶段,很多也都超过了20万。

👇滑动看学费详情👇

每年国际学校各地区学费统计的文章一出来,都狠狠的扎在顺义妈妈心上,召唤着她们中的一些人搬家去上海。

莎莎妈妈就是那么干的,先在每年学费25万的顺义学校上着小学,一边积极联系面试上海国际校办理各种手续。

去年疫情一结束,她就头也不回地搬去了上海,给莎莎入读了一家颇有名气的体制外国际化学校,学费只要“区区”15万,还不是一次缴一学年,而是分学期缴纳。

对于顺义妈妈来说了,上海这学费简直是——离了个大谱!

更让人乐疯的是,上海租房中介费居然也比北京低一大截,居然还是房东和租户共同缴纳。而且上海那么“小”,看起来跟北京租房价格差不多,实际上要实惠太多,每年省下来的学费差不多够租房了。

有人在顺义妈妈群抑制不住这种“润”到上海的喜悦:

我们衔接班转到上海了,国际园每个月只要9000块,每个月啊!上海幼儿园按月缴费!哈哈哈哈哈哈!”

幼儿园而已,只要每月9000块,听听,这说的哪像人话?然而每一个走国际路线的北京妈妈,都能理解这种如同大马路上捡到百元大钞的狂喜。

不“润”到上海,其他江浙沪国际校甚至海南的国际校也都是顺义妈妈实施“消费降级”的目的地。



20万+夏令营是标配

VS 今年有家底也不敢“造”了

海外夏校、夏令营一直都是顺义娃的标配,今年却发生变化。

去年暑假,三年级的小豆一放假就跟父母飞往美国度假+夏令营。那是委托洛杉矶当地朋友报的一家私立小学的主题夏令营,基本都是当地家庭的孩子,没有国内合作过来的游学营。

尽管如此,小豆还是非常开心在夏令营的第一天就结识了同样来自北京的小朋友,并用“小天才”加了好友。

两个北京娃形影不离一起在美国小学度过了快乐的两周夏令营时光,两娃妈妈见面一聊,“毫不意外”的发现大家还真的都住顺义,两娃学校相距不过3公里。

这飞越大半个地球得来的“缘分”都不能算是“巧合”,这年头美签难办,美元和机票都暴涨,还能一放假就飞来美国度假和夏令营的,除了顺义妈妈其他可能性也不是太多了。

连交通带住宿旅游学习,小一个月的安排花掉20万,跟过去相比下已经算是“勤俭节约”了, 但今年的顺义妈妈即便家底还在,也不敢这么“造”了。

如果抱着让小孩暑假学学英语的目的,那20万是真的打水漂了—— 实践已经证明, 假期留守北京让中教+外教集训英语,效果比去美国夏令营好太多也便宜太多了。前两年陪读去美国的顺义妈妈隔着大洋在群里吐槽:

美国这边的孩子要是躺平不抓紧也就口语还强点,那读写能力是真不如北京娃啊!”

等到2024年这个暑假,大家互相询问行程,美国、英国倒是依旧热门说走就走,每个班里每个寒暑假绝对不少出国的人。 只是愿意砸钱以英美夏令营为主的人似乎少了很多很多 ,带着小孩四处旅旅游而已,给游学中介送钱那大可不必。

其实比美国更贵的是寒假的三亚。恢复出国之前那个寒假,如果你到三亚去可能会怀疑是不是全顺义国际校的孩子都来了?

一班20多个孩子,寒假能有半个班集体出现在三亚一点不稀奇,剩下还有一小半在云南大理。20万一家人在美国过一个月绝对够了,可是在寒假的三亚要住酒店的话大概不够。

现在,依然昂贵的三亚在顺义妈妈中急速失宠,宁愿省点买便宜的转机经济舱去美国,也不会还想去三亚。


顺义妈妈的另一面:
98块的校服也要买平替

在顺义妈妈群里最受欢迎的信息除了学习资源外就是各类转二手,尤其是校服二手。七八成新的校服转让消息发出去,不出五秒就有人拿下。

抢不到二手校服,顺义妈妈们还擅长找“平替”。尤其是最常见的藏青、卡其校服裤,又没任何学校标识,那必须淘个“平替”!

虽说原版校服倒也不很贵,98块、不到一百块一条裤子、一件T恤,但是“平替”只要45块,动动手指而已谁也不能跟钱过不去。放学的时候,孩子们穿的校服运动裤颜色深浅、版型都略有不同,几乎难见原版。

在北京最贵的国际学校,你能经常看到宾利、劳斯莱斯,但看不到一个穿名牌的孩子。有年入五千万的顺义妈妈,小孩的衣服都是“天猫旗舰店一件58、100打八折”,鞋子那穿“晋江大牌”就好。

有些头脑灵活又“会过”的顺义妈妈,会把曾经买过的校服原版T恤上的logo剪下来,再请家里阿姨缝到PDD买的“平替”上,天衣无缝原版重现。

△PDD上随手搜索的店铺,甚至可以按照具体学校名搜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