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尺度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里只有故事,没有答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秉持阶段性友谊的中年人,最怕旧友突然的联系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轻盈的胜利 ·  2 天前  
新周刊  ·  全网争议,封神故事为什么这么难拍?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这部春节档预售第一的电影,为何后续乏力? ·  3 天前  
新周刊  ·  全世界会玩的人,都来广东过年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尺度

朋友,你想要一段怎样的偶遇。

尺度  · 公众号  · 杂志  · 2019-06-23 23:58

正文




-

今夜分享人

老花猫


一首舒服的歌


今天我第一次去了旧天堂书店,这里号称是深圳文青发源地。

我到的时候,店里已经坐满了年轻人,看起来他(她)们打算在这里度过整个白天。

找位置的时候,经过一个英俊小哥,他戴着黑框眼镜,长得很像年轻二十岁的、颜值升级版的林志炫。

林志炫抬头看了我们一眼,主动收起自己的包说:

“你们可以坐这里的,我朋友要五点才来。”

我和女友很惊喜地坐在他对面的两个位置,正起身准备点东西,又听到了他友好的“提示音”:

“扫这里二维码就好了,等会店员还是会让你回来扫的。“

我感激地道谢,好奇地问他说:“你经常来?“

他竟然表情有点羞涩,食指推了一下眼镜,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好像背后有什么故事。



我们没有去聊各自的故事,这段对话之后,他继续写他的东西,我和女朋友喝咖啡,两组陌生人默契地各自安好。

过了很久他起身:“呼~我去外面休息下。”似乎是在对我说,又似乎是自言自语。

他的这句自言自语,一下子戳中了我,甚至让我有了一种被照顾的感觉。就像一个体贴的接待员,在安顿好了我们之后,悠闲地去小憩抽根烟。

小哥指的外面,是书店室外的一个小花园,花园中间是座椅,那里有个发型很酷的男青年,坐在正中间的位置,45 度角思考人生。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文艺感只是一个虚无的空壳,真正击中我们的,是那些偶遇的陌生的人们。

我坐在书店角落里的位置,想象这里空无一人的场景,它只不过是一间设计的还不错的屋子,仅此而已。

也许在未来的世界,每个小店都可以有一个仿真人接待员,可以根据每个客人的社交喜好,个性定制一段偶遇。

那么朋友,你想要一段怎样的偶遇呢?



七年前我去丽江,那些商业街小店招牌上,都会写上“艳遇”两个字。

就好像,艳遇是一种可批量生产的商品。


那时我没去酒吧街晃悠,白天一个人窝在束河古城的书店,反倒是和一个海南姑娘互相交换了电话。

她待在束河已经半个多月了,而我是新来的,她就像个本地客栈老板娘一样,给我安利附近好玩的地方。

今天在旧天堂遇到了接待员林志炫先生,让我又想起她来。那次旅行如果没遇到她,至少会失去一大半的乐趣。

但我和她没有发生任何故事,离开了书店之后,我们就慢慢断联了。实际上,没有故事才更像现实规律。

直到几年后微信官方有个活动,测出来她竟然是我第一个微信好友。我略带兴奋地发去问候,发现她已经把我删掉了,最后一次的聊天永远定格在了 2013 年。

生活里的大多数偶遇,最后都会指向一个空白的结果,且并不可惜。

我一直记得这段经历,每次回忆起来没有遗憾,只有感念。

陌生人之间的心门,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打开,也阻止不了它关上。

正因为它随时会关,所以在还开着的那些瞬间,才会变成生活里重要的回忆。

所以朋友,我们需要的是一段不需要有结果的偶遇。





最后,一些想说的话。


抱歉,尺度停更了许久,现在又重新开始了。

停更的原因很简单,我们累了。

并不是身体累,是心累了。

今晚的推送里说,珍贵的偶遇是不可以批量生产的,其实好内容也是一样。

当更文成为了“必须”,对于一个追求原创品质的内容自媒体,需要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脆弱的平衡。

早在半年前,我们就开始有了疲惫感,是责任感在支撑着我们继续。但感谢去年自媒体大环境的不景气,让我们提前下了决心:

先停下来,去找找那些更有意义的东西,重新出发。

这几个月,我们思考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在我们心里,什么是好内容?

现在我们有了答案,对于尺度来说, 好内容是送给读者的一双眼睛,它带去看你所生活的整个世界。

期待与你的再次相遇,感恩你们还在。





编辑 / 老花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