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读书
文字之美,精神之渊。关注当下优秀出版书籍,打捞故纸陈书,推出凤凰网读书会、读药周刊、凤凰好书榜、文学青年周刊、凤凰副刊、一日一书、凤凰诗刊等精品专刊。在繁杂的世俗生活中,留一点时间探寻文字的美感,徜徉于精神的深渊,安静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疯子与书  ·  //@三囤学士:“不是生活有苦难,而是生活即 ... ·  21 小时前  
壹读  ·  今天,无数人想问一个问题 ·  昨天  
悦读文摘  ·  每天思考一段话 ·  3 天前  
十点读书  ·  女性低成本富养自己的5件小事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读书

十六岁书单 | 去叛逆、去破坏,16岁不接受“和谐”

凤凰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8-06-22 13:17

正文

© Skylar Fein,Sullen Teen, 2013

十六岁读什么书?

 

提到“十六岁”,你脑海中出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是天马行空,精力充沛?

还是孤僻爱哭,荷尔蒙涌动?

又或者是一面与父母为敌,一面又渴望变成大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青年”一词的界定,是十六岁到四十五岁的人。十六岁,作为青年的开眼阶段,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存在,锻炼智识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十六岁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容易盲目和迷失。之前有读者给读书君留言,觉得凤凰读书发的一些内容尺度过大,不适合未成年人。这个问题让读书君思考很久。面对国内文艺作品分级制度空白的现状,凤凰读书作为文化读书领域的媒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这就是“十六岁书单”策划的缘起,为此我们邀请了几位国内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作家和诗人,向刚刚步入青年的人们推荐好的、适合的书籍,并分享他们对“十六岁”的理解。“十六岁书单”绝非一个有资历的成年人对十六岁的颐指,向他们宣读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而是想借此方式,创造更多的,成年人与十六岁对话交流的机会。

 

欢迎读者给我们留言,分享你十六岁时对你有启蒙作用的书,或是你对“十六岁”的理解。


  十六岁书单  


本期推荐人:方闲海、而戈




16岁主要不是去认识和接受“和谐”的年龄,而是要去积极地认识叛逆、甚至破坏的积极意义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推荐人:方闲海

推荐书目:《局外人》

 


《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小说经典。作为一部仅有五六万字的中篇小说,它的出版成为当年的一个社会现象,引起读书界的热议。这部小说跟之后写作的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成为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最重要的筹码。44岁的加缪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

 

完成《局外人》时,加缪刚过完26岁生日不久。在这部小说里,他的“荒诞哲学”已见雏形。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我推荐《局外人》的理由有三点。

 

第一,16岁是一个人的青春期开始构架“自我”和社会关系的重要阶段,将不断冒出具有冲突性的思辨。此时的人生烦恼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学校的范围。16岁主要不是去认识和接受“和谐”的年龄,而是要去积极地认识叛逆、甚至破坏的积极意义,开始自发地建立理性,为自己融入社会潮流做准备。除了身体骨骼等生长发育,16岁是一个人的思想萌发最关键的自我塑造期。阅读《局外人》意味着一种现象:26岁的作者,16岁的读者。于是可以将《局外人》视为一个填充10年成长想象的代际人生礼物。

 

第二,《局外人》篇幅不长,故事简单,一天便能读完。在文学性上,加缪的叙事手法并不像许多现代派文学那样标新立异,而是显得朴素流畅、简洁有力。加缪更注重关于文学人性主题的探讨,并投射了自己沉郁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阅读《局外人》是一种“深度阅读”,也是一种排毒,或许可以有效地抵御如今充斥社会各个角落的千篇一律的快餐化阅读。对于16岁的年龄来说,阅读《局外人》无疑也是一种个性塑造。

 

第三,《局外人》所隐含的深刻哲理性不言自明,但无论喜欢或不喜欢这部小说,还都是次要的。我认为,重要的是有必要通过阅读这本小说而了解“加缪”这个人。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小说家。加缪曾作为法国一代年轻人的偶像,并至今仍影响着,最重要的是他的“荒诞主义”哲学的广泛传播。在16岁,文学对人的影响固然重要;但如何促进人的哲学思考,给自己创造一个学习的契机,也很重要。而通过了解加缪这个人物路标,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路径、现代哲学思潮和社会历史的路径皆隐约可见。阅读《局外人》是推开一扇有意思的门。

 

其实,我在16岁时,只听说了存在主义哲学和萨特,并没接触到加缪。读《局外人》也是读了萨特小说之后的事了。我曾读过三遍,还偶尔翻阅。这是我很喜欢的一本小说。我不时想象,若在16岁时我就读了《局外人》,对于自己的思想,不知会产生什么影响?确实,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读得有点晚了,并感到一丝遗憾。因此,《局外人》也是我心目中应该将阅读年龄必须前置的一本经典文学作品。若第一次阅读,16岁左右正合适。


方闲海,1971年11月出生于浙江舟山。诗人,艺术家,出版有个人诗集《今天已死》,黑哨诗歌出版计划主编。现居杭州。


局外人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柳鸣九 

凤凰读书微店有售



 ◆ 



被迫性的阅读摧毁了很多人的阅读兴趣,悲惨的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一场人生灾难。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推荐人:而戈

推荐书目:《黑客:计算机革命的英雄》

 

 

什么书该看什么书不该看,这谁来决定?正如该做什么样的人最合适。

 

你如何给一个人这样荒唐的建议?

 

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经验的集合,而人是经验的产物,读书提高了一个人的成长速度。问题是,被迫性的阅读摧毁了很多人的阅读兴趣,悲惨的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一场人生灾难。按道理,人在学习中最关键就是学会建立自己的书单,不同阶段的书单导致不同的结果,这其中第一个公共结果就是,进入某个大学。考大学不应该是目的,而是建立自我书单的结果。这牵涉到教育的愚昧或者愚昧的教育,暂且不谈。

 

那么给一个人推荐书,至少需要知道,这个人此时此刻是处于怎样的状态,确切点说,这只能是发生在一对一的关系中。也就是说,推荐者只能对一个人负责。问题“推荐”总是普遍按照群体的概念,然而一群人根本不是一个人。那么,现在对我而言这无疑是一件错误的事,为什么要去做?我想至少这是一次对错误的说明。所以,我努力点,假设我是在和一个人推荐一本书,比如,对我朋友的孩子,我的外甥,恰巧他们都在这个年龄。这样一来,我只能假设我的推荐对象是男性特征的对象了,好吧,暂且如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