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520那个举国领证的好日子已经过去8天了。
今天,影单猫要讲一部关于“丧偶式育儿”的家庭暴力犯罪剧,
影单猫发誓,绝不是故意让大家“恐婚恐孕”,
主要是这部剧它太特别了,不看不行。
关于这部剧,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如果实在受不了育儿生活,非要找人动刀不可。与其杀死无辜的宝宝,请把刀口转向你的丈夫,起码他活到现在也够本了。”
这个强悍的逻辑,
理性的取舍,影单猫相信,她是真的和主角产生了共情
。
这部剧下的评价是这样的:
还有比这更有说服力的观看理由吗?
图上这位太真实了,能感受到她的愤怒已经冲破手机屏幕了。
至于这个“5分钟暂停一次“的观影提示,影单猫举双手双脚赞成,
因为和这剧相比,以折磨家人为乐的苏大强简直是惹人爱的磨人小妖精。
重点来了,
究竟是什么神剧,能让人愤怒得想行凶,
又让人即便是5分钟暂停一次,也要平息完怒火继续观看?
它就是WOWOW出品的新剧:
《坂道上的家》
。
何为“丧偶式育儿”?
意指家庭教育中一方(多指父亲)的缺失。
都说鱼只有七秒的记忆,互联网只有七天的记忆。
但是,关于“丧偶式育儿”,影单猫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这几个新闻:
#母亲带3个孩子跳河身亡#
,因丧偶式育儿,精神崩溃。
#母亲带两儿子出走溺亡#
,因婆媳矛盾,丈夫不作为,助长家庭暴力。
显然,事件中不作为的丈夫和家庭暴力的不可能受到任何惩罚,
但两个妻子和五个孩子却在“丧偶式育儿”的残害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由此可见,当育儿问题发展成”丧偶式育儿“,便是家庭暴力的催生剂,
而这一切都是对女性的极大恶意。
对应之下,连人人称颂的“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听起来也是格外的讽刺。
近日,关于
#日本26岁女性最孤独#
话题的讨论不绝于耳,
已婚育女性面对丈夫的不理解,经历“丧偶式育儿”,职场上丧失存在感。
事实证明,“丧偶式育儿”并不只是我国特产,
部分东亚男人已经练就“爱儿不育儿”,说尽体面话的最高功力。
但是,对于各种社会问题的探索与反思,日本影视制作公司的脚步不曾停下,
从“拒绝996”的《我,到点下班》,
到“直面丧偶育儿”的《坂道上的家》,
他们正在一层一层剥开这个社会的陋习。
这部剧由一起骇人听闻的
“母亲亲手溺毙八个月大孩子”
案件展开。
案件受害人是一个八个月的女婴,
被告人是女婴的亲生母亲--水穗。
因为家里有奢侈品,水穗被认定是爱慕虚荣的女人,女儿只是她用来攀比的道具,
发育慢的女儿让她感觉低人一等,就将之杀害。
看似毫无破绽的逻辑之下,水穗直接被大众认定是一个没有母性的杀人犯。
只有她的辩护律师,坚称水穗是被丈夫逼得走投无路才失手杀子。
而
水穗的丈夫表面上是个大众意义上的“好丈夫”,
因为他提出周末分担带孩子,
但事实上一到周末,他就躺在沙发上睡觉,对哭闹的孩子不管不顾。
影单猫惊了,这是个奇才啊,诈尸式育儿竟能让他说得振振有词。
考虑妻子承受不了的“好丈夫”,曾请母亲来帮忙。
母亲却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
从孩子的体重,到水穗的育儿理念,再到丈夫是顶梁柱应当被重视的论调,
对水穗进行了无尽的精神折磨。
而陪审团纷纷夸赞他是个体贴善良的“好丈夫”。
写到这儿,影单猫感觉自己的键盘要被敲碎了。
原来,男人只要对家庭表现出一丝谅解,
他就是体贴大度的“好丈夫”。
就是在这种社会文化的浸染下,这个社会不再愿意用爱和尊重去对待一个女人,
也许是看清了这样的绝望,水穗才将女儿扔进浴缸。
同样在“丧偶式育儿”中迷失自己的,
除了水穗,还有因国家义务参
与案件陪审的家庭主妇--
里沙子
。
在案件的审理中,里沙子产生了不少疑问,
可当她向丈夫倾诉烦恼时,
丈夫却只在乎自己吃不到可口的饭菜,更私下向母亲诉苦,
当女儿身上因为玩耍留下伤痕,丈夫便怀疑她虐待孩子,
甚至将里沙子骗去看精神病医生,因为他怀疑她不正常。
而丈夫挂在嘴边的那句看似体贴的“你不用勉强自己”,
原来只是男人对女人下意识的贬低。
刁蛮的女儿在奶奶的溺爱中有恃无恐;
笑眯眯的婆婆,强行灌输“丈夫为大,育儿为本”的观念给里沙子;
这一切都在摧残里沙子的精神,
她那个貌似和谐的模范家庭,如染了恶疾般出现矛盾,
她却在“家与孩子的围城”中走不出去。
如果你认为里沙子是因为没有工作才被轻视。
如果你认为一切都是因为水穗能力不足,才会杀害女儿。
那你错了,
剧中还有第三个女人,她是能干的审判官,
做着比丈夫薪水更高的体面工作。
但她每天照常上班,回家照顾孩子,却还要面临丈夫的抱怨。
丈夫忘了曾经约定的共同育儿计划,他认为生了孩子的妻子理应做出牺牲。
如果说丈夫的不作为是压死妻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婆婆们就是那前9999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