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噶吼,
2017
年已经过了一半,从开年起,各个分析机构,扒拉了一下“
一行三会
”打算在
2017
年出台的文稿,惊呼
2017
年可能是“最严监管年”
。事实也的确如此,就在一周前,中国证券业协会、期货业协会、基金业协会各自向自己的会员机构征求了
《投资者适当性实施指引》
的征求意见稿,而这些征求意见稿,即将在
7
月
1
日生效实施。
这几个证券行业组织出文的根源,其实早有预兆,证监会
2016
年
12
月
12
日出的
130
号令——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
,所以从去年开始,开股票户和买基金、理财产品之前,都要填一个调查问卷,测一测你是什么风格的投资者,但是因为规则没有正式实施,各个机构也没有拿到执行细则,所以这个测试基本上就跟星座差不多,处于信则有不信则无的尴尬境地。但是发了征求意见稿之后,
A
股股票被划入了“中风险”等级,
以后想当韭菜,还得先看看自己够不够格呢
。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号称
“史上最严”的适当性管理办法
吧。
首先,是产品进行了风险等级分级,一共分成五级:
低风险,中低风险,中风险,中高风险,高风险
。“低风险”里包括了一些国债、货币市场基金、银行保本理财等等产品,“高风险”是一些信用评级
AA-
以下的信用债、场外衍生品等等,而我们非常熟悉的
“
A
股、
B
股、
AA
级信用债和新三板”都属于“中风险”产品
。
其次,以后金融市场上就分成两种投资者:专业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专业投资者是受金融监管的券商、银行、期货、信托、保险、基金等等机构。剩下的投资者想要成为专业投资者,
如果是
法人
,最近一年净资产不低于
2000
万,金融资产不低于
1000
万,有
2
年以上投资经验;如果是自然人,金融资产不低于
500
万或者近三年来年均收入不低于
50
万,有
2
年投资经验或投资相关行业从业经验
。剩下的全都是普通投资者。
普通投资者想要进行投资,需要
填一个问卷
,根据问卷得分,把投资者分成
5
类:
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积极性和激进型
。这个五级划分跟产品风险等级划分是一一对应的,原则上是不能买超出自己风险评级的产品的。
当然啦,有原则就有例外,这个例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签署“
产品或服务不适当警示及投资者确认书
”,表明“这个锅我自己背了”;另一种是把自己转化成专业投资者,这个转化程序还是很复杂的,要向券商提出申请,然后提供经济证明、书面承诺知晓转化后的风险,券商可能会给出一些模拟场景或是问卷查看你的风险承受能力,然后决定要不要把你转化成专业投资者,而这整个转化的过程都需要录像,这个
录像资料要保留
20
年备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