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RandomThink若有所思
“认识你自己。” ——by 苏格拉底 [皮卡弟弟] 不定期更新职场、商业、生活感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生研究所  ·  “建议周三设为永久节假日” ·  昨天  
每天60秒知天下  ·  厌学的孩子有救了!北大专家揭秘厌学症的“大脑 ... ·  2 天前  
每天60秒知天下  ·  厌学的孩子有救了!北大专家揭秘厌学症的“大脑 ... ·  2 天前  
印象笔记  ·  无畏少年与破产国家|一周收藏排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RandomThink若有所思

很多人觉得,很多事情很容易

RandomThink若有所思  · 公众号  ·  · 2017-04-02 20:07

正文



很多人觉得,很多事情很容易,顺理了即可成章。

他们觉得自己所拥有的智商,能够让自己看懂所有事物的发展;他们觉得自己当下或是曾经的那点优秀,能让他们无所不能。幸运会像快递一样,一个接一个地给他们送来。

这与生俱来的自信让他们自从登上“优秀天堂”之后,就再难“落入凡间”,去理解那些行为反常的,有些愚笨的,甚至是有点讨厌的人。

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是“一分钱一分货”,觉得自己是纯正优等血统,因此不可以将它们与弱者,与差生混为一谈,自己都是努力之后成功的,那些没达到这个成绩人肯定就都是懒惰的。

这样的逻辑从小到大陪伴着我。让我都一度认为优秀的人都是完美的,都是正大光明。 而失败者则一定有没做好的地方,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正如我们趾高气昂地评价那些通过晒苦难来博取同情的人,一定是自己懒惰才落得此等下场的。

但事实并不总是这样。很多人这样想是因为他们没有失败过。

而没有失败过,一部分在于他们的能力,但有时更大一部分在于运气。

随着我见过的人和事越来越多,阅读过许多出乎意料的生活剧本,我才慢慢明白生活里有太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无奈,和生活那深不见底的难。

我看到了数不清的挣扎,它们毫无美感,充满了愚蠢,甚至不讲文明。然而,它们的背后却有着令人动容的原因,有许许多多难以置信的,令人感动的目的。

1.

他是一个60岁左右的传统行业企业家,关于融资他什么都不懂,却在投资会议室里跟几个连孩子都没有的年轻投资人讨价还价,为了充场面他侃侃而谈,讲得忘记了喝水,而经理们却微笑地一声不吭,挨个地低头喝茶。

2.

他是有落后于时代,对当代技术毫不了解,却为了职位在苦苦支撑的中层管理者。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面对互联网,却差点连尊严也没了。讽刺的是,他们的竞争对手竟在两三年内就从那些有头有脸的行业资深,变成了一群连公积金是啥都不懂的小屁孩,还自称自媒体。而市场也在一瞬间就转换了玩法,连一点惋惜的时间也不给他。

3.

他们有学习不好,但要养家糊口,只得在公司嬉皮笑脸的客户经理;他们有脾气很差,老伴很早去世,在年轻人球场发怒的外国老头;她们有抢不到老年人座位,因骂人而上热搜的老太太。

它们刷新了我对生活里那些“无赖”与“反派”们的认知,更让我思考了我们长久以来,习以为常的自以为是。

他们看上去都有问题,不低调,不成熟,不文明,不聪明。而如今那些网络传播的“要低调、要努力,要上进”的鸡汤们让他们好像更有问题了。

然而,当我们特别笃定地认为他们有问题的时候,事实上是因我们还没读懂生活里的大部分问题。很多趾高气昂地指责别人的人,恐怕对生活是读都没读过。

前段时间看一个视频,讲得是一个美国售货员男孩因对顾客发脾气,被顾客破口大骂后当场崩溃的事情。因为他上班之前才遭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结合这些回忆,我常常觉得我们有的时候太过随意,太过任性,而对于不了解的东西太缺乏耐心。

这些经历和故事增加了我对生活的反复思考。但也是到了这几年,我才真正在生活的变化中理解它们背后的原因。

我慢慢地感受到那曾令人向往的命运,竟是如此锋利。

它像一把不粘黏不生锈的利刀,将相同能力不同际遇的人生给一点点划开,

悄无声息地,将本来相似的人们划开得干干净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