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文观止
最大的古文观止研究者和爱好者社区,我们以书交友,以文会友,奇文共赏,不亦快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古典学研究  ·  新刊首发|于江霞:芝诺思想渊源三题议 ·  1 周前  
古典学研究  ·  新刊首发|于江霞:芝诺思想渊源三题议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古文观止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古文观止  · 公众号  · 古典文学  · 2017-02-26 21:00

正文



人与人,最怕是看懂后的转身,理由很简单,不想再继续交织苍白的故事;


心与心,最怕是深知后的冷漠,原因也简单,不想再用热烈来燎不起的火焰。


懂后与深知的两个结果都一样,都会埋汰过去。


不是故事不精彩,只是人家好奇过后懂了就索然无味;不是深知不惜,那是懂得太多让人不觉有兴趣。


交往的至高境界,亲而有间,疏而有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人与人之间最褒有精彩的往来与有兴趣的期待, 也只有保持若近若离的距离。


不惊于精彩故事背后的苍白延续;不必惶恐不安于亲近过后的冷漠。


若,不索取太多不该懂得,至于他人懂不懂或交不交织,热烈与冷漠都是一阵风来云去,无痕拂过。


怅然自失的人,是太过于把心粘附而后的受不了的冰冷脱离。


人心若变,本不顾及。只因自己太过于顾及。


人与人,需要保持距离的觉悟。


从根本上说,这也就是互相尊重对方的独立人格的觉悟。


惟有亲密有间才能最大限度的感受美好的存在。



“刺猬法则”来源于西方的一则寓言:


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


后来它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之间能够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


心理学家总结得出,人与人之间其实就像是相互取暖的刺猬,只有适度的距离才能更加和谐地相处,以至于不被彼此刺伤。


就像俗话说的“距离产生美”。


保持距离感,设置的是物理距离或心理距离,而不是感情距离。



适度的距离觉悟亲而有间,和而不同,然则温暖!


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忆当年,私交好的王安石与司马光在北宋政坛上互为劲敌,轮流担任宰相一职。在同一君主的质问下,两人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大为赞赏对方的人品与才华。


自宋神宗一“卿等君子也后,一段关于“君子和而不同”的佳话就此流传。


如果说,道不同不相与谋。那么,和而不同,就可相与谋了。


并不意味着对你个人道德品质的否定。待人做事有原则有分寸有底线,这才是君子。


先哲伏尔泰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完全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愿意用生命来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亲而有间,和而不同。


每个人的生命都属于独自个体,思想方式迥然不同,处事的方法,这是一种距离但不排斥对方的方法方式,并不意味着对个人道德品质的否定,双方的关系距离却不因思想迥然而拉远。


交往的质量就是距离。 


掌握一门交往的学问,真是不易。


好得一塌糊涂的两个人,合久必分。


合久必分的两个人也因好得一塌糊涂,看似不分你我,不分你我之中有分你我的独体。


你会发现,你最要好的朋友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不远,也不近,不疏,也不密,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不绝欣赏,是一段情对另一段情的永恒仰望。


交往的质量在于距离,适度的距离就是交往的质量。固然也是亲而有间,和而不同,则顺意天成。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安良(微信号:15710831809)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明代大儒王阳明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智慧。王阳明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为什么能成为曾国藩、梁启超、蒋介石、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一起走近大儒王阳明吧。

史记

 

荐语:司马迁曾欲以一支史家之笔,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让我们一起领略上古风骚,秦汉故事!

诗词大会粉丝团

荐语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关注诗词大会,独享江南塞上之诗韵,逍遥唐诗宋词之远方。


网友推荐好文

回复“数字关键词”,可看对应热文,例如:

【1】季羡林:对我影响最大的10本书

【2】《增广贤文》全文注释

【3】奇文观止:通篇只有一个读音的中国古文

……



青梅煮酒待知音,点击『阅读原文邀您谈古论今!

推荐文章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7 年前
小学生作文  ·  快乐一笑:辣椒秀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