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展改革委充分发挥我省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依托“青信融”平台快速开发上线融资需求对接系统(微信小程序),建立起走访摸排、筛选推荐、授信放贷的全流程“掌上办”业务闭环,通过政银协同发力助企纾解融资难题,千方百计帮助小微企业改善经营、提高盈利、激发活力。截至2025年3月17日,全省已走访企业31749户,摸排形成“申报清单”企业14098户,筛选进入“推荐清单”企业13890户,各家银行已为10255户企业授信130.22亿元,累计为10100户企业放贷69.33亿元。
一是“扫码摸排”高效便捷。
现场走访摸排人员充分运用“掌上工具”,将无纸化线下走访与线上服务相融合,通过“扫一扫”即可实现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自动归集、融资需求的自动推送、与银行审贷系统的自动衔接,有效减轻企业、基层政府和银行工作人员的信息填报、审核负担。
二是“白名单”精准投送。
本地化部署DeepSeek大模型,对接“青信融”平台涉企金融主题数据库,按行业类型对全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进行分类筛选,自动过滤经营异常、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等严重失信主体后,按照“专精特新”“科创型”“外贸”“民营”“信用白户”等规则生成“白名单”企业,分批按企业注册地推送区县工作专班和开户行工作人员手机端,清单化推进走访工作。
三是“全线发力”打通堵点。
充分发挥省级工作机制的统筹协调职能和枢纽作用,会同青海金融监管局相继组织召开工作机制推进会和银行机构座谈会,积极搭建起与各部门、各地区沟通衔接的桥梁,靠前服务、研究解决“千企万户大走访”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四不两直”下沉部分区县调研指导,调动基层工作专班发挥关键作用,努力打通金融惠企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堵点。
四是“一网通办”修复信用。
深入实施《青海省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方案》,在“信用中国(青海)”网站、青海政务服务网开设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专栏,全省统一执行一张表单、一套材料,各类失信修复均可一键直达、高效办结。通过“网上办、协同办”,及时修复企业失信行为,重塑良好信用形象,提高融资可得性。
五是“多端发力”广泛宣传
。
制作微视频、一图看懂、宣传折页等,通过“信用青海”“青海政务”“青海发改”微信公众号及各级银行网点LED大屏、柜台进行广泛宣传,扩大政策的知晓度和覆盖面。同时,积极参加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及诚信建设专题培训、省商务厅双周圆桌会议等活动,向民营小微企业面对面宣讲政策、手把手指导融资,提升政策的感知度。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持续把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走深走实,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有力举措,会同青海金融监管局加强统筹协调调度,优化完善系统功能,深入开展调研指导,进一步调动区县工作专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走访摸排力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推动资金直达实体经济,增强企业发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