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暖在线
冷暖在线作为一个行业社区平台,为冷暖空调行业的工程师提供学习知识、经验分享、在线研讨和观看学术视频的综合性学习途径。帮助行业内的专业人士了解行业最新资讯,熟悉市场行情,并为未来事业发展寻找人脉资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冷暖在线

创意聚焦丨从“冷却塔”到“小蛮腰”,这种双曲面意义何在?

冷暖在线  · 公众号  ·  · 2018-07-25 12:00

正文



冷却塔造型为什么那么设计?

有什么优势?

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容易让人迷惑的,因为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其实中间隐含着几个不同的问题:


为什么冷却塔的侧面是曲面的?

为什么这种曲面是双曲面形状的?

为什么上面的开口小?

为了分清其中因素的主次程度,我们得梳理一下:


01

各种形状的冷却塔


最早的冷却塔是有各种形状,如直筒和八边形筒。

02

双曲面冷却塔的出现


而Iterson在1915年第一次发明了双曲面型塔后,这种构型在热电站中迅速流行,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呢?答案是规模,随着大型火核电站的出现而有了这种自然通风式双曲面冷却塔。


这是一个关系链:


1 电站装机增大→2 需要建更大规模的冷却塔→3 冷却能力受面积和高度的直接影响,因此冷却塔要更高更大→4 高大的圆筒状结构很不稳定,即使建造出来成本也很高→5 需要用经济的手段建造大型冷却塔→6 双曲面塔最经济。


1和2不用解释,过程3中需要一个公式,即冷却的能力(单位面积抽力)只和冷却塔的高度和内外气体密度差有关,因此,冷却塔造得越来越高,现如今通常都在100米以上,而新造塔都超过了160米甚至出现很多超过200米的塔。


这就造成了4中的问题,不管用混凝土还是钢结构,200米高的直墙都是很不稳定的,要让它承受风阻和变形就得加厚或者加大量钢筋,最终一个塔会像摩天大楼一样,成本无法接受。


因此,在5中,我们得找一种经济的手段让冷却塔成本降低,那就是壳状曲面结构,也就是说曲率能够产生强度。


这是因为曲面的高斯曲率非0,大数学家高斯提出的“绝妙定理(Theorema Egregium)”中可以推论:你可以随意弯曲一个曲面,只要你不拉长、压缩或者撕裂它,高斯曲率一定不会变。


换言之,对于高斯曲率非0的结构,只有它被撕裂或超出材料承受能力时,高斯曲率才会发生变化,因此曲面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是非常强的。因此我们要将冷却塔建造为曲面的形状。这里要注意的是,圆柱形和锥形的结构其高斯曲率是0,也就是说,可以用一个平面卷成圆柱或圆锥,因此其强度是不如其它曲面的。

由左至右:负高斯曲率曲面(双曲面),零高斯曲率曲面(圆柱面),和正高斯曲率曲面(球面)


所有的薄壳曲面结构都具有高强度和节省材料的特点,也有其它形状和材料的冷却塔,对于结构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华电的土默特右旗火电厂,其银光闪闪的钢结构冷却塔非常显眼


目前典型的大型冷却塔大约高 150m,底部直径大约是 150m,就是说,它的底部可以容纳一个足球场。然而它的厚度却很薄,最薄处只有 20cm。如果将冷却塔成比例地缩小到鸡蛋壳直径大小,则它比鸡蛋壳还要薄,仅及鸡蛋壳厚度的1/5。


03

为什么双曲面的结构最经济呢?


首先,根据冷却塔的结构可以看到,中间收窄的设计使得在同样的淋水面积下,进风口面积可以更大,有助于增加风量。因此这个曲面应该是内弯的(负高斯曲率)。

双曲线冷却塔结构示意图


很多答案中提到双曲面最省材料,有个答案中说:图中冷却塔的造型是一个双曲面。 在已知底面和顶面是圆形的情况下算连续连接面的最小表面积,解方程会发现连接面是双曲函数旋转面。因此冷却塔设计为双曲面形状带来的最大好处是:


同等冷却能力下(同样大小的底面和顶面,同样高度,同样的冷却介质共同决定了同等的最大冷却能力)建塔时用的材料最少。(可以近似认为壁厚一定的情况下材料用量正比于表面积)


这其实是错误的,连续连接面的最小表面积是一种“最小曲面”问题,德国数学家欧拉在1744年的论文中作了解答,“悬链曲面”才是那种有最小表面积的旋转曲 面,悬链曲面是悬链线绕其准线旋转所得。


而双曲面是双曲线绕准线生成的(还可以是直线绕不共面的一条准线生成),因此两种曲面看上去形状相近,但却是完全不同的。

紫色为双曲线,橙色为悬链线


双曲面经济性的原因不是因为最节省材料,而是因为其建造方式,双曲面是一种直纹曲面,是由一条直线通过连续运动构成,这是它最重要的几何性质

可以看到,直线绕轴旋转形成了双曲面。


因此,钢筋在布置时不需要弯曲,即将其平行于空间斜向直线即可。

广州塔,又称“小蛮腰”,每一根主钢梁都是直的

因此,在1915年,荷兰工程师Iterson实施了这种方案后,双曲面形式的冷却塔流行了起来。当然,现如今随着尺寸的增大,双曲冷却塔的施工方式都是分段混凝土现浇的。

世界上最早的双曲面冷却塔的建造过程


经历了多年的工程实践,这种结构的力学性能和防风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检验,成为了最普遍的冷却塔形式,因此沿用双曲面也是一种历史的惯性。


实际上,工程实践中不是完全按照曲面的几何形状去施工,实际的施工中曲面大多是采用分节施工的办法,给定筒壁母线半径和壁厚然后用多段平面钢模板去逼近。


因此,严格来说,其最终形状和双曲线型的母线是有所差异的,现如今的塔形是优化设计、工程实践和施工习惯相互影响的结果,和几何上的双曲面会有差异。


上面提到的波兰Kozienice 电站的冷却塔,它的初始几何形状和施工设计图是有细微差异的。


中间内弯的结构还有一种额外的特性,文丘里效应,气流通道变窄可以提高气体的速度,有助于提高在蒸发器附近的气体速度,但这部分是存疑的,根据一些资料这一部分的贡献很小,还得请流体力学方面的专业答主释疑。

来源:结构专研社  暖通空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