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悦网美文日赏
美文日赏,每日一次的阅读之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特斯拉销量十年首降,比亚迪要成为全球电车第一了? ·  21 小时前  
正午故事  ·  独自跨年济州岛|正午故事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悦网美文日赏

那些不敢揍学生的老师

悦网美文日赏  · 公众号  · 杂志  · 2018-05-20 20:30

正文

作者:张五毛

来源:张先生说 ID:zhangxianshengshuo



我有个小学同学微信群,每次有新人加入,大家都群起而攻之,纷纷爆料他当年的糗事。上小学时,大多数人都情窦未开,也没什么花边新闻。所以,小学同学聊天,最津津乐道的是当年的挨揍经历。


后来,有同学把当年的打人者——班主任齐老师拉进了群。然后就尴尬啦!大家开始轮番控诉——


老师,你还记得我吗?就是那个钻你床底下偷篮球,被你一脚踹翻的张五毛;

老师,还记得我吗?就是那个把墨汁泼到作业本上,被你一耳光扇出鼻血的王小二;

老师,还有我呢,就是那个晚上出去偷西瓜,被你勒令一口气吃下两个西瓜的李老三;

……


这样的消息在群里此起彼伏,老师在群里不断道歉。

对不起,老师当年太年轻!

对不起,老师当年下手有点重。

对不起,老师让你们受委屈了!

……


几天之后,同学们在西安组织了一次聚会,饭桌上,大家纷纷向老师敬酒,说到动情之处,潸然泪下。没有人介意老师当年的暴力,只有对老师的爱戴和感激。这是我见到的最感人的和解,也是最美好的“泯恩仇”。


在我们眼里, 揍人只是齐老师的兼职,爱才是他的正职。 我们记住的不只是挨揍,还有老师巴掌下,那深深的爱。


我上小学时,多数孩子要在学校寄宿。周日从家里提一桶酸菜,要从周一管到周六,但多数时候,我们周五就把菜吃完了。每到周六,齐老师都会去教师食堂打一份白菜烩豆腐,放在讲堂上。我们都不敢上前,等老师一走,立马冲上去抢菜,连汤带水,丁点不剩;


不只是吃不饱饭,更难的是,还得赚钱搞勤工俭学。为了能按时完成勤工俭学任务,老师带着我们去砍柴、挖药。


都是一群贪玩的孩子,说是勤工俭学,实际上也就是图个新鲜,玩玩而已,真正需要出力的活,都得老师干。


关于我们和齐老师相爱相杀的故事以后再叙,今天要谈的是老师能不能打学生的问题。在我看来,一个老师,是不是好老师,不在于他是否打过学生,而在于他是否心中有爱。


不打学生的未必就是好老师,打学生的也未必就是坏老师。


每次听人说:暴力会给孩子心灵造成伤害,我就会想起我的齐老师,想起小时候的挨揍经历。奇怪的是,我一点也没觉得有什么心灵伤害。



前些天,去开家长会。老师说:你家闺女太顽皮,你们要配合我们加强管理。


我对老师说:她不听话,你可以揍她。


老师直晃脑袋:你想让我丢工作呀,我们怎么可能揍孩子呢?


我说:不能揍的话,可以体罚她,罚站总行吧?


老师说:罚站也不允许。


我说:那你们靠什么管孩子?


老师尴尬一笑:靠说呗,还能靠什么!


老师的话,让我对现在的教育有了一些焦虑。一个班几十个孩子,全靠循序善诱、苦口婆心,怎么可能管得住几十个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好几个大人都收服不了一个熊孩子,偶尔忍不住都有想上手的冲动。老师们又不是如来佛祖,他怎么可能念几句经,就把几十个熊孩子收拾得服服帖帖?


我上学那个年代,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都会说一句: 不听话,你就打。 家长不怕孩子被打,只怕老师不上心。


有了家长这句话托底,老师们也都不客气,惩戒方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传统一点的用戒尺,文明一点的拧耳朵,再豪放一点就是拳脚相加。


按照今天的标准,我的那些小学老师估计都得下岗。但是,作为过来人,我却认为,那些打过我的老师,都是负责任的好老师。


那么问题来了?老师到底能不能打学生?


估计现在的家长,99%都不会同意老师打学生。现在的学校,也满足了家长们的要求,打学生的情况在城市学校基本已经绝迹。倒是学生和家长打老师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河南省信阳市某高中老师,因批评学生上课带手机,被学生家长殴打致右耳膜穿孔;湖北省赤壁市某初中老师,批评了一位逃课去网吧的学生,结果学生离家出走,老师苦寻6天才将其找回……


时代在进步,溺爱在泛滥,人们越来越多地在谈论自由和平等,我们不能再以“天地君亲师”的唯上论来定义师生关系。


但是,如果对熊孩子放任自流,让老师们毫无抓手,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从老师“暴力无情”,走向学生“自大矫情”。



前几天,有同学给我打电话诉苦: 养个熊孩子真不容易,上周又去学校和老师吵了一架。


我问为什么?他说,学校开运动会,我儿子想参加立定跳远,班主任说报名人数已满,硬是不让我儿子参加。我怎么能受得了这种鸟气?凭什么别人孩子能参加,我儿子就不能参加?这不明摆着歧视我家孩子吗?


我接着问:后来怎样了?


他说:我去学校吵了一架,我儿子参加了!还拿了个第三!


我说:你若是吵输了,我还得安慰你。既然你吵架吵赢了,那我就教育你两句吧!班主任让哪个学生参加哪个项目,这是老师教学管理权的一部分,你应该尊重老师的意见。


这点破事,你到学校和老师吵闹,对孩子有害无益。往轻了说,你是胡搅蛮缠,往重了说,你这是破坏教学秩序……


我嘚吧了一个小时,才完成了对一个熊家长的基础改造。



我还有个同学刘教授,在某中学当班主任,年年都是优秀教师,获奖无数。但是去年,他遭遇了职场滑铁卢,从班主任变成了体育老师。原因是班里有个孩子有点笨,每天都做不完作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