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视频”的高速发展,与新闻视频供给侧不平衡关系巨大,市场对于短视频的刚需是最大的发展驱动力。目前,“我们视频”正以工作日日均百条的速度,用不断增长的产量在新闻类视频市场上“攻城略地”。
两年时间,“我们视频”团队从个位数扩充到百人。截至2018年7月31日,全网视频生产总数已经超过了20,000条,直播场次超过千场。
成绩也在各大领奖台上得到反馈。2017年度和2018年度,“我们视频”获评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2017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并拿下一直播《十佳直播影响力媒体》、新浪微博《最佳短视频先锋奖》、腾讯“年度短视频企鹅号”等殊荣。
4月11日,“我们视频”对陕西危爆车进行了现场直播,扫码可观看直播回放
视频是新闻的终极表达,在战略地位上看,伴随4G网络全面铺开,5G时代即将来临,发展视频是媒体大势所趋。王爱军说,“我们视频”是新京报与腾讯新闻强强联手合作的产物,新京报的核心竞争力是原创内容、影响力和媒体资源,再利用互联网巨头的技术、资金和渠道,能够在最短时间里创建出新的品牌。
他表示,就目前的新闻视频格局中,无论是从原创视频产量、流量还是影响力、公信力方面,“我们视频” 稳居第一梯队,报社内部信息资源共享,移动端新闻视频集采、拍、编、剪、文字、照片等,视频从新闻“原料”开始,已经进入了融合生产过程,“我们视频”的实践探索为纸媒转型添加上了标志性注脚。
“对于传统纸媒来说,新闻视频化的尝试才刚刚开始,未来不仅视频报道部要做视频,新京报的其他各部门也要努力生产视频,使得‘新闻视频化’成为报社的共同目标——能够视频化的新闻都要努力视频化呈现。”新京报社社长宋甘澍说。
对话
新京报副总编辑、
“我们视频”总经理
王爱军
“我们视频”走过了快速发展的两年,作为新闻视频行业的领头羊,见证了整体行业从无到有,逐渐走向主流,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对此,传媒研究(xjbcmyj)独家对话新京报副总编辑、“我们视频”总经理王爱军,听他揭开“我们视频”的发展“秘诀”。
传媒研究:
这两年间,“我们视频”是如何保持优势,在新闻视频领域继续快速成长的呢?
王爱军:
主要依靠的就是资本、品牌和人才三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新京报在“我们视频”上的发力,和寻求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之路密不可分。
传统媒体转型基本上就是新媒体转型。放眼全国,都市类媒体是最有迫切需求进行转型的媒体。因为他们的黄金时代早已经过去了,但问题就在于资本,大部分都市报处在经营困难时期,没法拿出很多资金来实现转型。“我们视频”除了自有资金、同时通过和平台进行版权合作,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次,新京报的品牌效应帮助“我们视频”快速成长。
“新京报”这三个字在全国的知名度很高,公信力较强,大家把它当作一个主流媒体,而且是面向全国的媒体,所以我们记者在进行采访的时候,采访对象不会怀疑他们的公信力,这十分有利于采访的进行。新京报的专业性、公信力,增加了采访对象的信任感,他们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拿到了不少独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