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新闻  ·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  2 天前  
江南晚报  ·  价格腰斩!无锡大量上市 ·  2 天前  
新华社  ·  一飞机在菲律宾南部坠毁 ·  2 天前  
扬子晚报  ·  突发!南京地铁10号线设备故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独家|拔节生长停不下来,新闻短视频就看“我们”了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09-11 12:36

正文

采写:董聃慧 张怡莹

编辑:于陆

Via:新京报传媒研究院(xjbcmyj)


短视频看起来还要火下去。


据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半年大报告》,截至今年6月,短视频用户使用时长为7267亿分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71%。而短视频和直播也正在成为主流的新闻报道形式,大众阅读新闻的习惯,也开始由单一的图文转向为生动直接的视频,新闻视频在各个平台端的占比也越来越高了。


今天, 由新京报和腾讯联合打造的“我们视频”迎来了两周岁生日。 与此同时, “我们视频”和“动新闻”的短视频产量也进入新阶段,约占新京报采编总量的三分之一, 新京报已成为视频和文图报道齐头并进的内容生产平台。


“我们视频”两周年:我们一起看过的世界


媒体转型风口的激荡下,新京报坚持先网后报,移动端优先,大力向视频倾斜扶持力度,坚信视频化是移动端内容发展的大势,传统媒体转型的良机,致力于生产全媒体原创优质内容。

从3年前的“动新闻”试水3D动画新闻,再到2年前“我们视频”上线,融媒体形态下的新京报已经完成了视频端内容的供给基本需求,实现了热点突发全覆盖,搭建起了形态不同的内部产品层级框架,凭借“视频+文图”双核驱动长船出海,束发之年风华正茂。悬崖村直播、榆林产妇坠楼独家视频、普吉岛沉船事件和泰国洞穴救援、滴滴顺风车乘客遇难事件等,在新闻短视频领域占下一席之地。


新闻视频发展至今,在量上有了相当可观的增长,但拔节式的成长也意味着问题和挑战——传统的新闻伦理和操作模式无法适应新环境,新闻规范亟待重建,尚无成熟的商业化模式,人才的稀缺,这都是今后该领域良性发展必须要考量的问题。

对此,新京报以“我们视频”为代表,即将在9月12日召开“2018中国新闻视频高峰论坛”,联合业界共同探讨新闻视频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值此之际,传媒研究( xjbcmyj )独家采访了新京报副总编辑、 我们视频 ”总经理 王爱军, 我们视频 副总经理彭远文和新京报视频报道部主编、 我们视频 执行制片人刘刚,总结过去,也畅谈未来。


拔节生长的视频内容抓手


2015年1月,主打动画新闻短视频的“动新闻”工作室横空出世,率先以动画和二次元的表达模式,推出适合移动端传播的动画新闻短视频产品。同月,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中,发出了第一条3D动画新闻,以此还原踩踏现场。

2015年8月,天津港爆炸事件中,“动新闻”发出国内首条核心现场短视频,首条3D解读爆炸威力动画,连续7天发布了47条动新闻,累计点击量1.7亿。

新京报则在2016年7月正式组建视频报道部,汇聚专业团队以应对市场对于短视频和新闻直播更急切的需求。2个月后,“我们视频”正式上线,并在4个月后,凭借连续65.5小时直播河北保定6岁男童坠井救援,直播流量超过1200万,22条短新闻视频,累积总播放量6000万的数据,在竞品中杀出重围,崭露头角。

上线一个月,“我们视频”在腾讯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5000万。

时光流转,这个数字在2年后翻了十几倍。2018年8月,“我们视频”在腾讯平台上的单月播放量超过10亿,秒拍数据超过34亿,月生产量达2500条,几乎覆盖了全部社会热点新闻,在微博媒体视频和秒拍克劳锐风云榜等多榜上排名常年单月第一。



相关榜单图片


专业主义升维视频新闻内容


以深度调查和政经新闻见长的新京报,视频团队为何能够在2年内迅速扩张成型,并走上正轨?“我们视频”副总经理彭远文认为,这和“我们视频”走的真正自主转型的路线密不可分。

不少传统纸媒试图通过从原有文字图片团队中抽调人手组建视频团队。对此,彭远文有不同的看法,他坚持专业的事情应该由专业人员操刀,“我们视频”成员除少部分由文字记者转型外,更多的成员则依靠外部招聘。在招聘时,既要考察对方的新闻功底,也要考察视频功底。

时下,整个新闻短视频仍处于拔节生长、跑马圈地的状态,视频和用户的供给侧比例严重失调。宏观来看,新闻视频平台的内容基本面粗放且良莠不齐,尤其是部分未经严格核实的新闻视频基础事实模糊,观点错误,伤害了用户对于视频新闻的信任。

新京报视频报道部主编、“我们视频”执行制片人刘刚在新京报履职多年,创立“我们视频”品牌之前,他曾是深度调查部的副主编。

在今年的泰国普吉岛沉船、洞穴救援采访中,“我们视频”记者把新京报的影响力从国内带到了国外。刘刚认为,“我们视频”继承了新京报追求新闻专业主义的基因,选题紧跟热点,记者在突发现场应该尽可能的努力做到不缺席,想办法速抵现场将前方的声音、画面传递给受众。

“我们视频”国际直播:普吉岛沉船

“我们视频”是目前国内少有的新闻内容机构媒体和平台深度合作的形式。新京报发挥传统新闻媒体优势,所有内容都会经过采编审的过程才进行发布,保障了一定的视频质量,将以往的品牌公信力延续了下去。

填补多元需求空白,做更全面的新闻平台


传统的新闻媒体更侧重于社会重大事件的报道,而新兴的短视频平台则显然以轻松娱乐的资讯分享为主,两方看似互不干扰,实际上都对另一半的受众需求有所忽视。单一品类的媒体平台有局限,也缺乏竞争力。

立足于新闻体裁,“我们视频”在栏目上搭建起“金字塔”式的产品结构。除了传统的国内、国际快讯,在时效上满足用户快速消费型的社会热点信息需求外,还在新闻性的上下游作出延伸。

如“有料”栏目生产周期短、产量大、新闻性一般,可借助云剪辑系统快速、海量生产,主打有趣的泛资讯短视频,满足受众放松和打发时间的信息需求。而上游则是“局面”、“紧急呼叫”、“面孔”、“背面”等原创栏目领衔的刚需硬新闻和深度产品,在基础事实和社会反馈上用内容饱和度“喂饱”好奇心。


刘刚认为,新京报作为一家拥有新闻采访资质的机构媒体,对热点事件基础事实深层次介入并寻求事件背后的社会背景,有助于受众更深刻地理解事件。在新闻短视频领域准入门槛低,道德伦理标准尚未建立的时候,速度或许能带来更多的流量,但严肃媒体不能止步于此,更应该保证内容真实准确,小心求证,唯真求实的新闻理念需要一以贯之。

尽管对事实真相的审慎需要更多的人力成本和更长的生产周期,但市场并非只对数量有回报,从长期的新闻实践来看,精品的严肃视频新闻依然有市场,优质内容已经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诸如 局面 这样的栏目一经推出, 涛涛 ”“ 凉山孤儿 等热点词总能刷屏社交网络。

除了新闻短视频, 我们视频 陈迪说 栏目,主持人陈迪率先搭建起了短视频评论团队,在视频团队源源不断提供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提出更加有的放矢的观点。

目前, 我们视频 已经形成了 世面 暖心闻 有料 陈迪说 局面 紧急呼叫 背面 面孔 MCN 矩阵,内容更加丰富,形态多样化,吸引的受众群体也在不断扩大。


“陈迪说”节目


“视频+文图”双核转型成果初现


“以前我们说的是移动端优先、视频优先,现在新京报的视频和文字可以说是齐头并进。 回顾两年的视频转型进程,新京报副总编辑、 我们视频 ”总经理 王爱军认为,新京报在转型路上正向 无纸境 目前迈进。

为了实现内容互通,解决融媒体生产体系 的难题,每天早晨早报题会,视频与时政、社会、深度、经济、摄影等部门均需要同步报告重点选题。每逢重大热点事件发生,从选题确定后,各部门都能在一个项目群内互通有无,各部门多向同步选题和进度,最后实现同步发稿,打出融媒体组合拳。媒体融合,除了内容融合,机构本身也在融合。

新京报 2018 7 月总编辑一等奖则颁发给了《哈尔滨 保车人 调查》。这是一个视频和文字记者合力进行的暗访报道,文字、视频、图片内容扎实,揭开了哈尔滨交警部门塌方式腐败经过严查后, 保车人 并未消匿的现象。

视频端优先还体现在采访中,独立的视频团队在前方成功突破,也能很好反哺文字端。

8月 24 日,温州乐清发生年轻女乘客搭乘滴滴顺风车失联事件,在 25 日清晨, 我们视频 拍者组负责人即监控到该选题正在发酵,同步线索后,值班记者在上午率先核发《 20 岁女孩乘顺风车被司机强奸后杀害 生前给亲友发信息 救命 》视频稿,采访到了参与遗体搜救的救援队队长。


“我们视频”拍者两周年宣传片

截至 8 31 日,该条首发报道在腾讯平台上流量达到 2232 万,在秒拍平台流量为 4572 万;而后续原创记者抵达事发现场,陆续采访到了嫌犯女友、遇害者亲属及闺蜜,共播发 11 条相关报道,腾讯平台总流量 6530 万,秒拍总流量达 1.5 亿。除常规的视频新闻外, 陈迪说 视频评论栏目也独具慧眼地探讨了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新闻采访唯快不破,到底是传统的文字配视频,还是先到先行?在乐清顺风车事件的采访配合中似乎能管中窥豹。虽然电话采访、画面搜集有一定难度,但该视频在事发次日上午11时许已抢先见诸新京报网,比文字快讯更快。

刘刚介绍,从报社到部门呈扁平化的趋势,鼓励效率优先,依赖“ 线上加线下、短视频加直播、连线加直拍、采访加探访、跨组跨部门加上内部协作 ”,使“我们视频”制作流程更加优化,分工更加细致。

在此后关于涉案嫌疑人女友的采访中,现场视频和深度报道部、社会新闻部的记者实现了资源共享。最后与嫌犯女友的对话在8月28日也见诸新京报,实现了融媒体的文字、视频双管齐下的协力作用。


“争取内容占到新闻总产量一半”


“我们视频”的高速发展,与新闻视频供给侧不平衡关系巨大,市场对于短视频的刚需是最大的发展驱动力。目前,“我们视频”正以工作日日均百条的速度,用不断增长的产量在新闻类视频市场上“攻城略地”。

两年时间,“我们视频”团队从个位数扩充到百人。截至2018年7月31日,全网视频生产总数已经超过了20,000条,直播场次超过千场。

成绩也在各大领奖台上得到反馈。2017年度和2018年度,“我们视频”获评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2017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并拿下一直播《十佳直播影响力媒体》、新浪微博《最佳短视频先锋奖》、腾讯“年度短视频企鹅号”等殊荣。


4月11日,“我们视频”对陕西危爆车进行了现场直播,扫码可观看直播回放

视频是新闻的终极表达,在战略地位上看,伴随4G网络全面铺开,5G时代即将来临,发展视频是媒体大势所趋。王爱军说,“我们视频”是新京报与腾讯新闻强强联手合作的产物,新京报的核心竞争力是原创内容、影响力和媒体资源,再利用互联网巨头的技术、资金和渠道,能够在最短时间里创建出新的品牌。

他表示,就目前的新闻视频格局中,无论是从原创视频产量、流量还是影响力、公信力方面,“我们视频” 稳居第一梯队,报社内部信息资源共享,移动端新闻视频集采、拍、编、剪、文字、照片等,视频从新闻“原料”开始,已经进入了融合生产过程,“我们视频”的实践探索为纸媒转型添加上了标志性注脚。

“对于传统纸媒来说,新闻视频化的尝试才刚刚开始,未来不仅视频报道部要做视频,新京报的其他各部门也要努力生产视频,使得‘新闻视频化’成为报社的共同目标——能够视频化的新闻都要努力视频化呈现。”新京报社社长宋甘澍说。


对话 新京报副总编辑、 “我们视频”总经理

王爱军


“我们视频”走过了快速发展的两年,作为新闻视频行业的领头羊,见证了整体行业从无到有,逐渐走向主流,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对此,传媒研究(xjbcmyj)独家对话新京报副总编辑、“我们视频”总经理王爱军,听他揭开“我们视频”的发展“秘诀”。

传媒研究: 这两年间,“我们视频”是如何保持优势,在新闻视频领域继续快速成长的呢?

王爱军: 主要依靠的就是资本、品牌和人才三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新京报在“我们视频”上的发力,和寻求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之路密不可分。 传统媒体转型基本上就是新媒体转型。放眼全国,都市类媒体是最有迫切需求进行转型的媒体。因为他们的黄金时代早已经过去了,但问题就在于资本,大部分都市报处在经营困难时期,没法拿出很多资金来实现转型。“我们视频”除了自有资金、同时通过和平台进行版权合作,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次,新京报的品牌效应帮助“我们视频”快速成长。 “新京报”这三个字在全国的知名度很高,公信力较强,大家把它当作一个主流媒体,而且是面向全国的媒体,所以我们记者在进行采访的时候,采访对象不会怀疑他们的公信力,这十分有利于采访的进行。新京报的专业性、公信力,增加了采访对象的信任感,他们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拿到了不少独家信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