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2日上午,中央党校东研讨楼3012教室内,第43期中青一班二支部37位学员齐聚在这里,交流从政经验、相互倾吐心声。培训部副局级组织员蒋阿依,中组部联络员幺志宏、周珊珊,学员支部书记、中央纪委驻民政部纪检组组长龚堂华参加交流会。
真情打动人心 实干赢得认同
“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有一段岁月让我特别难忘,那就是援疆。一次援疆路,一生新疆情,援疆工作和生活已成为我一生中的记忆珍藏,虽已过去多年至今仍会时常想起。”
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卢映川
情真意切的发言,拉开了从政经验交流会的序幕。
在卢映川看来,援疆工作和生活,给他带来了四点深切感受。其一,思想统领至关重要。没有思想统领,团队就是一盘散沙;其二,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其三,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四,要有突破的担当和勇气。当然,这种突破并非盲目蛮干,而是遵循规律,尊重实际。“真情打动人心,实干赢得认同”,这句话就是他在新疆工作期间总结概括的,如今由它凝练而成的“真情实干”四个字已成为他的座右铭,就挂在他的办公桌前,时刻提醒着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市长农融
在发言中谈道,“近年来,贵港市政府围绕市委制定的工作思路,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直面问题、说到做到,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
他说,一是为民务实,沉下心来一项一项抓落实,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二是狠抓龙头,尤其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三是破解瓶颈,重点是征地拆迁难、园区承载力不足和行政审批慢等制约瓶颈。四是牛刀杀鸡,集中力量调配资源,确保突破龙头和瓶颈等重点工作。五是多接地气,始终保持与服务对象和基层一线的直接联系。六是要求明确,做到及时主动发现问题、及时主动解决问题、及时主动协调问题、及时主动报告问题。七是态度鲜明,在推进涉及公众利益的工作中,把工作对象的待遇与其工作配合程度相挂钩,最大程度让群众受益。
结合工作实践,
大连商品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李正强
解读了他的“真情实干”从政经验。他说,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要直面问题、勇于担当。妥善解决广大员工的薪酬、职级晋升等核心关切。面对违纪现象,敢于正视问题,不回避矛盾。2015年以来,在中央巡视组、国家审计署、中国证监会巡视组等多次巡视检查中,没有发现大商所存在重大违法违规事件。
坚持群众至上 为民担当尽责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坚持群众至上,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甘肃省武威市委书记柳鹏
的发言充满为民情怀。
他说,群众想的,就是我们要干的,群众的难点和热点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努力做到当干部要有群众观点,当领导要走群众路线,作决策要考察群众感受。坚持群众至上,最直接最具体的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福祉,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民生领域,投向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投向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坚持群众至上,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担当尽责,对群众负责,对当地发展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
“只有走进百姓家里去,走进群众心里去,面对面、实打实解决群众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生老病苦的事,才有资格说与群众在一起。”
四川省内江市委书记马波
的发言激情澎湃。他畅谈了作为一名地方党员领导干部要履行好职责使命,更好地为群众谋福祉,需要不断增强“七种力量”。
他认为,增强忠诚的力量,是地方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要带头推动党委主体责任落地生根;增强担当的力量,是地方党员领导干部推动工作的“生命线”;增强人民的力量,是政治、是感情、是依靠;增强法治的力量,就要求领导干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增强人格的力量,要强化五个方面:重在学会做人、贵在发挥正向效应、根本的是修道德之身、支点是拿出精气神来、打底的是用知识武装;增强干净的力量,就要克己;增强协作的力量,重要的是定位自己的角色,协作需要用强烈的责任心和共同担当的精神来书写。
“在不同岗位和领域工作,我都始终保有一份对文化自信、群众观点和专业精神的执着,而这个不忘初心的伟大时代,也让我这份始终不变的执着变得更有价值。”
上海市徐汇区区长方世忠
的发言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说,震惊中外的2010年上海市静安区“11·15”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后,他主动中断在美学习回国参加善后。面对当时那种极端困难局面,坚持下来的最大信念就是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就高从优、依法善后”。这与理论中掌握的群众观点、常态下实践的群众观点完全不同,是一种血泪洗礼中的坚持,是一段刻骨铭心的体认。大火之后,自己的群众观念中更多了一份“真”,就是真心倾听群众意见,真心相信群众力量,真心干好群众实事。
党章开宗明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长期的检察实践让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卢乐云
深切体会到:这不仅仅是政治宣言。
在卢乐云看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必须坚守的政治立场。如果脱离这一立场去办理案件,就容易陷入有悖司法宗旨的教条主义和司法文明的机械司法。他在发言中铿锵有力地说道,“如果人民群众通过司法程序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那司法就没有公信力。因此,必须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个案办理之中。”
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王文序
的发言富有激情,她认为,要始终保持为民之心,深入调研、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密切联系群众,完善落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和长效机制。始终保持进取之心,踏实干事、创先争优不停步。重视政策的协调性,发挥好改善民生、社会保障等作用,维护合法权益,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促进和谐稳定。
提升领导艺术 改进工作方法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讲过一句话,“工作着是美丽的……要在追求理想的实践中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享受工作带来的愉悦”。回顾自己的从政经历,
四川省遂宁市委书记赵世勇
把这份快乐,概括为“五乐”:乐学、乐道、乐业、乐民、乐贫。
赵世勇对他的“五乐”如是说。一是乐学,是对进步的追求,学有所成方能事有所成。作为领导干部,如果说我们与身边的同龄人相比有什么过人之处,最根本的一条就在于有着更强的学习力。二是乐道,是对信仰的坚守,信念坚定方能行稳致远。理想信念是精神动力,更蕴含着忠诚的力量。三是乐业,是对事业的投入,担当奉献方能不辱使命。选择了从政就选择了付出和奉献,就选择了责任和担当。这份担当,体现在传承创新的定力上。这份担当,体现在攻坚克难的锐气上。这份担当,不仅体现在选用干部的导向上,还体现在包容豁达的胸襟上。四是乐民,是对宗旨的践行,为民负责方能造福一方。为民负责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是乐贫,是对名利的淡泊,知足常乐方能守正得吉。为官从政一定要乐于清贫、乐于平淡,为自己留一个清名。
“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振高
从三个方面对这门领导艺术娓娓道来。
他认为,领导干部在大事面前必须坚持原则,按章办事;必须忠诚于党、遵章守纪、以身作则、敢于担当,善于抓方向、议大事、顾大局,做到上下团结一条心,上下拧成一股绳,上下一致抓工作。作为领导干部,在小事面前就应讲风格、讲气度,尊重他人、与人为善,沟通协商、民主决策,团结协作、凝心聚力,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合作共事中加深了解,在相互支持中增进团结,形成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原则性是核心、是灵魂;而灵活性是方法、是手段。讲原则,才能做到心中有方圆,处事不凌乱;讲灵活,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把灵活性与原则性结合起来,做到既讲原则,又在贯彻原则的前提下讲究灵活性,这既是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更是我们所追求的工作中的最佳境界。
“干部工作说到底就是政治工作,干的每一项业务都包含有政治,政治上坚定可靠,对组工干部来说是最重要的一条要求。”
国务院国资委人事局局长、机关党委副书记庄树新
在发言中说道:干部工作是一门科学,必须摸清“门道”,找对方法路子。要有系统思维,统筹考虑、协调办理,形成工作合力。要注重提前谋划,谋定而动,三思而行。把每一道程序、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慎之又慎、细之又细。从严抓好自身建设。打铁必须自身硬。组织部门只有先把自身队伍建设好了,才能直起身板管理、硬起腰杆监督。提倡“坦诚阳光,简单透明”的团队文化,发扬“安专迷”的优良传统,从严抓好队伍的纪律和作风建设。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陈越良
认为,从政要统筹好“五个要素”。即勤于思考、善于集思、决于谋划、得于合作、成于践行。这是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应当掌握的工作方法。思考在于发现社会问题,观察其变化规律,把握其特点;集思在于用好我们党民主集中制这个法宝,凝聚共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谋划在于养成凡事都要自觉地、严谨地、全面地思考怎么成事的习惯;合作在于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的条件下如何解决共担、共赢和共享问题;践行在于路就在你的脚下,实践才能让你走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之路。
执纪必须有度 为政方可长治
“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中纪委驻国家电网公司纪检组长黄德安
在发言中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感悟。
黄德安说,在做人方面,要境界高雅、胸怀坦荡、与人为善。只有境界高雅的人,才能宁静致远、胸怀大志,才能远离玩物丧志、物欲享受、沉迷女色等低俗需求。胸怀坦荡之人,把得失看得比较轻,能正确看待自己的进退留转。在做事方面,要谋定后动、求真务实、遵纪守法。在做官方面,要忠诚、干净、担当。讲政治、对党忠诚,是对每一个领导干部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干净,是政治生命的底线。担当就必须履职尽责,履行好抓发展的责任和抓管党治党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为此,监督执纪必须“把握政策、宽严相济”,做到执纪有度。
中央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副组长胡乐生
认为,执纪有度,方可服众,惟其如此,为政方可长治久安。
他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努力取得执纪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纪律效果的统一。二是处理好多数与少数、纪与法、信任与监督三个关系。三是做到“三个善于”,即善于立规矩、善于用规矩、善于严规矩。准确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运用好“四种形态”。
“坚持知行合一,牢牢把住深化改革施工质量关。”
北京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委员会副主任杨逸铮
在发言中,谈了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四点体会。
她说,一是保持高度自信。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价值取向的充分认同,是对自身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应从政治生态的高度把握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二是强化责任意识。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立足本届,实现“两责任、两为主、两覆盖”的目标,理应紧紧咬住“责任”二字,坚持以上率下、上行下效、立行立改,聚焦主责主业。三是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纪检监察干部的职业特点,要求我们尤其需要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意识贯穿一切工作的始终,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实现工作方法、工作实效的与时俱进。四是发扬创新精神。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先行先试,严格按照中央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组织施工,取得阶段性成果。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