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04-2014年美国在巴基斯坦的武力反恐行动为例,研究者广泛采访了“基地”和巴基斯坦塔利班等恐怖组织成员、巴基斯坦和美国安全官员、恐怖组织控制地区的普通民众,分析了“清晰度-掌握速度体系”对军事反恐的影响。
研究者指出,2004-2007年,美国在巴基斯坦反恐的情报获取能力和速度不是很理想。美国在巴基斯坦缺少足够的情报侦察监视设备,与巴基斯坦的情报合作也非常有限。同时,美国在巴基斯坦开展反恐侦察和打击行动的审批程序冗长,需要多方联合审批,无法实现快速反应。在此期间,尽管美国也在巴基斯坦反恐投入巨大,但实际效果不佳,特别是缺少足够的情报信息,导致美国难以实施精确打击。“基地”组织和巴基斯坦塔利班活动猖獗,还出现向巴基斯坦以外扩张的趋势。
而在2008-2014年间,美国加大了在巴基斯坦的侦察监视和打击平台投入,并与巴基斯坦新签署协议深化情报合作,美国能更多地直接获取来自巴基斯坦恐怖组织活动部落区的通信情报信息。在巴基斯坦情报部门的支持下,美国也在巴基斯坦部落区建立更多人力情报网络。同时,美国政府也赋予情报部门更多权限,以对各类可疑的恐怖组织目标实施打击,打击对象也从高价值头目扩展到“在恐怖组织控制区域活动的任何可疑人员”。
随着美国情报获取能力的增强,反恐军事打击的烈度和效率持续提升。“基地”和巴基斯坦塔利班,不论是控制区域,还是策划行动能力,都受到严重打击,恐怖组织成员还出现大量逃亡的情况。“基地”、巴基斯坦塔利班的一些主要头目被击毙,也让组织里普通恐怖分子士气低落、失去信心,恐怖组织与当地部落之间的关系也进一步恶化。剩余的恐怖组织头目被迫持续逃亡转移,无力对组织事务进行管理,组织成员之间的猜疑和内斗也不断上升。经过数年的高强度打击,盘踞在巴基斯坦部落区的“基地”和巴基斯坦塔利班组织基本被消灭,美国反恐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