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听玛玛的话
了解最内核的财经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为什么很难有百听不厌的神曲? ·  昨天  
新周刊  ·  麦当劳的点餐机,每一步都在算计你 ·  昨天  
新周刊  ·  减肥健康食谱,跟猪猪学 ·  2 天前  
新周刊  ·  25年了,我只想看他们的情欲戏 ·  2 天前  
新周刊  ·  广西公文包:喝时甜甜的,喝完癫癫的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听玛玛的话

满1,怀疑的种子

听玛玛的话  · 公众号  ·  · 2024-07-08 23:59

正文
































作者/玛玛

动笔时间,23:59。

标题即内容:
  • 今天, 满仓 的第1个交易日
  • 早盘,低杀, 进的“ 科特估”相关品种
  • 满仓后一路冲高,后被大盘拖累,重回成本位置附近。

重点,都标红了,交代完市场,今天想写几个碎片式的想法:

1、越来越多的同行,要么不怎么更新公号了。我想过原因,很现实:

①市场不好,他们一写就被打脸。
写看涨,市场马上就急杀,正手给一个大比兜;
写看跌,市场又随机自救,反手又给个大比兜...

这让财经媒体的这些V们怎么写?多写多错,所以很多之前10w+的V们,要么断更不再日更,要么文章内容除了八卦就是段子,再不然就是跟着起哄发泄情绪的。

其实,自媒体这个东西,看似人人都可以注册,人人都可以写几句,甚至再坚持写几篇几个月的,都很多,很容易。

但,财经自媒体,是一个特殊的领域 。虽然我的主业不在于此, (今年会上线一个平台,让大家多少了解一些真正的主业是做什么...) 但,我深知这里的 隐形壁垒,高在哪里?——

  • 懂媒体的,不懂财经;
  • 懂财经的,不懂媒体;
  • 都懂的,又写不了文章;
  • 都懂又能写的,又坚持不了每天写...

看到没~这个行业,就这么拧巴。

我,则更拧巴...除了每个交易日必更文,每天加上小程序的早中晚报发文,每周的总结或VIP的故事文章...我算过自己每天,至少,平均是5-6000字的输出量...

这样浮躁的时代,这样的文字内容输出,要持续坚持4-5年?大家想想,这样一层层筛下来,还有几个财经自媒体,能做到了...

不可否认,人家的公司规模,和人员配置,都是几十上百人的队伍,给找素材或洗稿...而我这儿只有一个助理,其他一级业务的兼职客服,还是天天日料团建的诱惑下,才帮我做做...

总之,很少有人真的去认真写市场了。
这也是财经媒体的现状——
陷入对市场、自我能力的,深深怀疑


2、看到的,就是真相么?
给大家看2张图:

①左右2个图型组合,中心的圆,一样大么?
如果您觉得左边大些,那么恭喜,您是个思维正常的人。

②下图中,横线,是平行的吗?
如果您觉得不是平行的,是斜的,那么恭喜,您是个思维正常的人。

③图和文字,真相的背后:

首先,图的真相:
图①中心的圆,左右两边是一样大的。
图②所有的横线,都是平行的。

其次 文字的真相:
此时,您一定会不爽觉得我戏耍了大家,为什么错了,还要恭喜?

其一, 无论图①还是②,大家再去仔细回看:我恭喜的,从不是您答对了。而是恭喜您是个思维正常的人。

其二, 我恭喜的是您的思维正常,而不是眼睛的客观判断。

总结,真相的背后:

①这和股市一样, 你看到的,和你认为的,不是一个东西 。通常,你和别人口中谈论的市场,只是你自己加工编造或情绪化之后的东西。

②我跟大家说:放弃幻想,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就是让大家明白一点,客观的去观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因为主观的认为,才是一种下意识的习惯。而客观,是需要刻意去训练的

③市场中的媒体舆论,和我们每天看到的“利空或利好”,就像我前面说的所谓的恭喜...

当你看到一则新闻时,总会先被标题吸引,这时标题就是你的第一次主观印象。

而当你带着这层下意识的情绪引导,去读内容时,又会被第二次情绪掌控,把本该客观输出的信息,进行了主观的二次加工,才接收进你的脑中。

当这一切被加工的,变味儿了的信息,通过多次看到的媒体舆论强刺激后,( 大数据算法,你就一直处于自己“想看到的”信息茧房当中 )最终形成了你对某一事物的 固有认知 ...

所以,这一切,从一开始,
就是错的,就是蓄意的

3、怀疑的种子:

怀疑!对于股票交易者而言,没有比怀疑更糟糕的感觉了。这种心境不是由单个事件的结果正常发展而来,它更可能是因为 若干事件不符合你的世界观

比如现在大环境,所正在经历的经济周期?

这很好理解,因为你的一生很短,你的成熟赚钱期更短,在一生中只有2-30年。

以,在这2-30年中,你将经历至少2个经济周期的转换,这中间的衔接期,对于上一个实验中的大多数“思维正常”的人来说,就是不符合时间观的,就是不正常的!

综上,
由于若干事件中的某一个发生了,所以在潜意识里便种下了怀疑的种子,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这颗种子也在发芽成长,直到有一天,还没有来得及作任何的心理准备,就已经心烦意乱。

就在突然之间,发现自己如履薄冰,面临随时塌陷的危险。在恐慌之中,必须立即调转行动的方向。正是在这样的感觉之中,许多股票交易者熬过了一个又一个痛苦的交易日。



安。

防守,是目前最好的策略:
面对高利,不幻想,不妄念。
现金为王,不做实体投资。
跑赢市场,跑赢银行理财,
足矣。

复习重点文章:
迎接ETF时代已经到来
迎接ETF时代 2
ETF时代3——复苏
必看!一篇解决所有答疑
人菜,瘾还大
逆人性的交易思维
A股,美股化?

厌恶风险,拥抱确定性。
是这个时代的立命之本。


——以下,与交易无关,看似——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