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下午,暨北大青年 CEO 俱乐部“人工智能 +”系列沙龙第三期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北京大学校友会指导,北大青年CEO俱乐部主办,
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
创客总部、创业公社协办,未名科创、“人工智能+”研习社承办,南方都市报、新智元、小饭桌提供媒体支持。
来自各行各业的40余名企业家和创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法律行业的应用与前景。
合影
活动伊始,主持人对到场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沙龙的目的和意义。
李宏致辞
北京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所长,86级法学院校友李宏登台致辞,他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律师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希望通过今天分享人工智能领域的见解和经验,为行业带来新的视角。李宏强调,人工智能与法律的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为创业者提供法律服务的支持,助力中国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
在主题分享环节,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星伙团队AI行业小组牵头人李绍杰,北大法宝智慧法务研究院秘书长、中国商业法研究会理事蔡治等嘉宾轮流登台,从不同维度分享自己在“人工智能+法律”上的真知灼见。
李绍杰分享
李绍杰分享了自己在法律与AI领域的实践经验,强调了AI技术对律师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他指出,虽然AI工具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但律师的职业素养和主观能动性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他建议法律从业者积极拥抱AI技术,提升自身技能,以应对未来的变化。他还提到,AI技术在合同管理、合规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将有更多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蔡治分享
蔡治回顾了北大法宝的发展历程,从1985年的纸质资料检索系统到如今的智能化法律服务平台,详细介绍了北大法宝在法律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他强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法律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他分享了北大法宝在合同管理、智能写作、模拟法庭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展示了AI技术在法律实践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他还提到,未来将继续探索更多应用场景,推动法律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本次“人工智能在法律行业的应用与前景”圆桌论坛中,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费维琦、中国技术经济学会AI应用专委会副秘书长王志刚、李绍杰、蔡治等
四位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行业的现状、挑战与机遇、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政策与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圆桌论坛
费维琦提出了AI给法律行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她指出,AI技术的兴起曾引发律师行业的广泛恐慌,担心其取代传统法律工作。然而,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AI更多地是作为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工具。费维琦强调,律师行业需要拥抱AI技术,学会如何与之交流,并利用AI提升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李绍杰分享了他在法律工作中使用AI工具的经验。他提到,AI工具在法律研究、文件审查和PPT制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李绍杰强调,律师需要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选择和使用不同的AI工具,并通过熟练掌握这些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他还提到了智能体的概念,即利用AI平台搭建个性化的智能助手,以适应多样化的工作需求。
蔡治分享了北大法宝在法律智能化领域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他坦言,北大法宝相比Westlaw、LexisNexis等外国先进数据库,在国外法律数据搜集和整理方面还存在差距。蔡治强调,未来北大法宝会在涉外、金融等领域实现更好的表现。另外,蔡治还提到了大模型在面对具体法律业务问题上的应用问题,以长文本、幻觉等问题为例,业务工程化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挑战。
王志刚从AI应用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法律行业的现状和前景。他指出,中国的律师人数相对较少,法律服务市场巨大,AI的应用可以帮助更多中小企业享受到优质的法律服务。王志刚认为,AI在法律行业的应用不应被神话,而是应该注重实际效果,特别是在数据保护和客户隐私方面。他强调,AI技术的应用需要在法律框架内谨慎使用,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
活动现场
集体合影留念之后,此次活动圆满结束。
各位嘉宾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经验,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启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法律行业的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系列沙龙由北大青年CEO俱乐部主办,旨在促进人工智能领域校友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的整合与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行业落地和产业应用。未来,我们将
将充分借助北大校友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优势和资源
,为传统行业搭建实现产业升级与数智化转型的桥梁,帮助更多传统企业踏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北大青年CEO俱乐部将继续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为校友们搭建更广阔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关注行业动态,为校友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服务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