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梁中华宏观研究
中泰证券宏观研究,发布个人观点,欢迎交流指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梁中华宏观研究

美国:降息预期持续降温——海外经济政策跟踪(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梁中华宏观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4-21 22:3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重要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海通宏观 梁中华团队

本报告作者:

李俊 S0850521090002

王宇晴 S0850122070054

梁中华 S0850520120001

·概 要 ·

经济: 美国方面, 消费仍较稳定。 3 月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同比增速超预期回升。 房地产市场有所承压。 3 月美国成屋销售有所下滑,已开工的新建私人住宅同比增速回落。 生产有所回升。 3 月美国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明显回升,工业产能利用率有所增长。

降息预期回落, 市场预期美联储首次降息时点已由前一周的 7 月推迟至 9 月,预期的年内降息次数也由 2 次下调为 1 次,降息幅度 25BP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回升至 4.62% ,主因实际利率上行。

欧洲方面, 2 月欧元区工业生产表现仍较弱。

政策: 美联储官员仍强调不急于降息,部分官员表示并不排除加息的可能性;欧央行多位官员支持在 6 月降息;日央行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韩国央行或将采取工具应对汇率变动。
风险提示: 海外货币政策调整超预期


1

美国:零售消费仍稳

零售增速明显提升。 3 月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同比增速为 4.0% ,较 2 月回升 1.9 个百分点。其中,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速回升 2.2 个百分点至 3.6% ,环比增速回落 0.2 个百分点至 0.7% ,但仍高于市场预期的 0.4%

具体来看,无店铺零售业环比增速达 2.7% ,对零售环比增速的拉动最为明显 0.5 个百分点),加油站与日用品商场对环比增速的贡献也相对显著。相比之下,机动车辆及零部件、服装及服装配饰店对零售环比增速明显拖累。

工业产值同比扭负转正。 3 月美国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较 2 月回升 1.2 个百分点至 0.8% ,为 2023 2 月以来的高点。环比季调增速回升 1.3 个百分点至 1.2% ,结束了此前连续 3 个月的负增长。

产能利用率持续回升。 3 月美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较 2 月回升 0.2 个百分点至 78.4% ,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回升 0.3 个百分点至 77.4% ,均已连续两个月回升,且略超过疫情前水平( 2019 12 月工业与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77.8% 77.1% )。

美国成屋销量有所回落。 3 月美国成屋销售 419 万套(市场预期 420 万套),较 2 月回落 19 万套。此外,成屋销售同比增速较 2 月回落 0.4% -3.7% ,年化环比回落 13.8 个百分点至 -4.3%

新建私人住宅同比增速明显下降。 3 月美国已开工的新建私人住宅同比相较 2 月大幅下降 12 个百分点至 -4.3% ,时隔 4 个月再次回落至负值区间。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回落以及抵押贷款利率仍处高位的影响下,房地产市场需求或仍将受到压制。

降息预期继续回落。 截至 4 19 日,市场预期美联储首次降息时点已经由前一周的 7 月推迟到 9 月,预期的年内降息次数也由 2 次下调为 1 次,全年降息幅度 25BP 整体来看,随着美国通胀下行受阻以及美国经济表现仍稳,市场降息预期在近期持续降温。

美债收益率回升至 4.62% 截至 4 19 日,美国 10 年期国债名义收益率为 4.62% ,较上一周进一步回升 12 BP 或受美联储官员频繁鹰派发言,市场降息预期持续降温影响 其中, 10 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为 2.21% ,较上一周回升 10BP 10 年期通胀预期较上一周增长 2BP 2.41%


2

欧洲:工业生产仍弱


工业生产仍较疲弱。 2 月欧元区 19 国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为 -6.4% ,较 1 月回升 0.2 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的 -5.5% ,仍处于负值区间。 总体来看,欧元区工业生产表现仍较弱。


3

政策 :美联储降息或仍早,欧央行或6月降息

美联储官员仍强调不急于降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国经济在过去一年里表现强劲,近期数据表明抗击高通胀并未取得进一步进展,预计 12 个月核心 PCE 将窄幅徘徊于 2.8% 附近,让高利率政策在更长时间内发挥作用可能是适宜的。

其他官员也认为美联储降息仍早。 美联储副主席 Jefferson 表示,如果通胀压力持续,有必要利率继续维持在高位。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表示,美联储不应急于降息,强劲的经济和有活力的劳动力市场给予美联储在政策上保持耐心的空间,需要更多的数据来决定是否降息。美联储理事鲍曼表示,通胀进展可能已经停滞。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认为,美联储不急于决定降息将是明智之举,美国 CPI 数据并不支持软着陆。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同样认为,目前不存在降息的紧迫性,最糟糕的做法是急于行动。

美联储部分官员表示并不排除加息的可能。 美国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仍然预计美联储今年将降息一次, 但也表示若通胀继续上升,则对美联储加息持开放态度 美国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同样表示,目前没有感到降息的紧迫性,如果有足够的数据支撑,也可能会加息。

欧央行或在 6 月降息。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如果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冲击,欧洲央行很快将降息,目前欧元区的通胀放缓符合预期。另一方面,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欧央行还会密切关注油价变化。此外,拉加德表示,必须认真关注汇率,将汇率走势对通胀的影响纳入考量。

多位官员同样支持欧央行 6 月降息。 欧洲央行管委 Villeroy 表明,如果没有发生严重冲击,欧洲央行将于 6 月降息,降息幅度将取决于具体的数据表现。欧央行管委 Makhlouf 指出,如果通胀趋势持续,欧央行应该能够在下次会议上降息。欧洲央行官员 Rehn 同样认为,欧元区正在靠近 2% 的目标通胀水平,欧洲央行 6 月降息的条件将成熟。欧央行管委兼德国央行行长 Nagel 也表示, 6 月降息的可能性正在增强。

降息次数方面, 欧洲央行管委 Simkus 表示, 2024 年降息多于 3 次的可能性超过 50% ,继 6 月降息后, 7 月可能再次降息,且今明两年欧央行均会下调利率。

不过,也有官员对降息仍持谨慎态度。 欧洲央行管委 Holzmann 认为,地缘政治危机和油价上涨将带来重大冲击,必须等到 6 月再决定是否进行降息,现在讨论欧洲央行年内降息次数还为时过早。如果美国通胀高企迫使美联储今年不降息,则欧央行难以降息 3-4 次。

日央行维持宽松货币政策。 日本央行审议委员野口旭表明,日本央行继续实施宽松政策对于实现劳动力市场平衡至关重要,将逐步加息,调整购债。目前距离实现良性循环仍有一段距离,日央行将会紧密关注工资价格循环,小企业通过提高价格传递成本上涨是问题的关键。 缩表方面, 野口旭认为仅仅缩减资产负债表意义不大。

韩国央行或将采取工具应对汇率波动。 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表示,近期韩元的疲软走势略显过头,韩国央行将采取行动来应对汇率波动问题。
风险提示: 海外货币政策调整超预期


----------------
更多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沙特:哪些投资机会?——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九(海通宏观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阿联酋:多元化转型有何成果?——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八(海通宏观 李俊、贺媛、梁中华)
央行的快速“扩表”:如何理解?(海通宏观 应镓娴、贺媛、梁中华)
设备更新、耐用品换新:如何开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低利率环境:配置什么资产?——低利率下的资产配置系列一(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等)

中东:“油库”中的机遇——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七(海通宏观)

“出海”竞争:哪些新机遇?(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印度制造”:前景如何?——印度经济结构篇(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六)
低利率环境:哪些企业盈利更稳定?(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经济引擎能持续多久?——2024年海外经济展望(日本篇)(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房地产研究合集》:经济消费、债务化解、资产配置、汇率表现(海通宏观 梁中华团队)
印度:制造“落后”,服务“超前”——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五(海通宏观 应镓娴、贺媛、梁中华)
迎难而上——2024年海通宏观经济和政策展望(海通宏观研究团队)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海通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 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海通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