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想地图
不是每一篇文章,都叫有思想。绝不浪费你的时间。轻松又有趣。
51好读  ›  专栏  ›  思想地图

1针,2针,3针疫苗,到底有什么差别?哪种更好呢?

思想地图  · 公众号  ·  · 2021-05-25 17:00

正文



近期,广东、辽宁、安徽又出现了疫情。前两天我去打的时候就不到10个人排队,现在几千人排队,我朋友甚至排了5小时才打上,为此合肥专门开发了 24小时疫苗接种点!

而我遇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

1针,2针,3针疫苗,到底哪种更好?

大家反响很热烈,其实关于疫苗研制的时候我就专门说一下,当时那篇视频有 720万播放量,还获得省科技厅的视频科普二等奖 。我在针对这次已经上市的疫苗,总结一下,帮你一次性搞明白!


免疫系统就相当于幼儿园的小孩子,而病毒就相当于坏人,作为警察(疫苗研究者),怎么样才能在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认识坏人呢?

肯定不能让孩子直接面对坏人。


1、 坏人的尸体给孩子认——灭活疫苗

就是用高温或者化学的方法把病毒杀死,然后把死病毒,注射到人体,看看能不能认识他。问题就是需要大量地培养这样的坏人,然后再杀死,分发到每个幼儿园,花费时间多,也有一定风险。

这就是最常见的2针疫苗。



2、 把小喽啰给孩子认——减毒活疫苗

把病毒进行培养,从里面找到致病力比较弱的,给人体认一下。坏人里面有较弱的,或者把他打成残疾,把头手脚铐住,这样对孩子可以不构成伤害。问题也是一样,还是需要找到很多坏人,而且毕竟坏人还活着,有些孩子的免疫力,比他还要弱,依然会受到伤害。
上面这两种都是传统的方式,道理也很简单,我们熟悉的很多 天花疫苗、卡介苗、百白破 都是这么做的,但是需要大量培养毒株,产量不足。

这次最快出现的疫苗,都是采取不需要毒株的新技术,只需要病毒的DNA序列就可以了,换句话说不需要抓到坏人,只需要坏人的照片,咱们就可以教孩子了。

3、重组蛋白疫苗(也就是3针的 ——相当于让孩子看坏人的照片

前面说了病毒表面有很多特征的蛋白,比如这个坏人有小眼睛、大胡子、光头、脸上一道疤。我们就把这些照片发给孩子让他们来认。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孩子的识别能力有限,可能会认错。

所以要打3针,让孩子不会认错。


4、让家长做出坏人的特征给孩子认——mRNA疫苗

这个方式很有趣,就是让孩子把坏人的照片寄给家长,让家长在家里做出差不多的,给孩子认识,这个比直接让孩子看照片更直观。

纳米质粒保护特征性核酸,送到机体不被杀死。家长看了照片,在家扮演坏人,让孩子更直观的认识。



美国一直研究的就是这个,中国目前也已经研制出来了,但是还没有上市。


5、打一针的——腺病毒疫苗——警察叔叔装作坏人给孩子认

我国的陈薇院士研制的就是这一种,3年前已经在埃博拉病毒上研制成功了。

前面说了坏人的特征小眼睛、大胡子、光头、脸上一道疤。我们就找出他最有特点的地方,在拼接到一个不会乱复制的病毒上,形成“腺病毒疫苗”。也就是在幼儿园搞演习,警察叔叔化妆成大胡子,小眼睛,脸上一道疤还拿着流星锤来演坏人。警察叔叔尽可能把坏人的特性模仿出来,比单纯地看照片,效果要好得多。

到底哪种更好,2针的灭活病毒, 最好可以达到90%以上的有效性 。而腺病毒载体和重组蛋白基本上都达到了 70% 的有效率。

最后,一个是经典的老技术,一个是有潜力的新技术。就拿我们外科手术举例子,一个是经典开腹手术,一个微创腔镜手术。未来肯定是属于新技术的,但是目前新老技术从有效率能到到70%以上的保护力,重症感染明显减少,已经完全合格了。

从安全性角度, 基本上大都是常规疫苗接种的安全性问题 ,比如过敏、疼痛等等。

最后我的建议是:

如果想少被扎就打1针的;
如果打2针的,可以关注厂家;
而追求最好的效果,就打3针的。


另外,最近经常碰到有人到医院来开不能打针的证明,脑梗塞、癫痫之类的要医生开证明?这个很多专科医师也不知道,就建议去问疫苗接种点的医生。

我去打疫苗的时候,前面有人问接种点医生,垂体瘤吃溴隐亭能不能打,结果接种点医生也是一脸懵逼,因为这是我们神经科病,发病率不高,他们也不知道。

所以,我也给大家简单总结7个最常见的问题,基本上可以覆盖到你问题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