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成为天子后,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然而由于策略不当,这场被举国上下报以殷切期望的新朝改制最终变成了一场彻彻底底的失败。这一失败的代价是沉重的,因为这不仅仅意味着王莽政治理想的破灭,更为新朝脆弱的执政基础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屋漏偏逢连夜雨,曾经一度眷顾王莽的天命在此时也展现出抛弃这位“当代周公”的苗头。从西汉末年冒头的黄河水患问题在新莽时期变得愈加严重起来,连年的“天灾”与政策失误造成的“人祸”给华夏大地带来了一片谷贵命贱、民不聊生的景象。
原本就因连年饥荒吃不饱饭的老百姓,碰上莽新时期各种琐碎苛刻的法令,再加上变本加厉搜刮民脂民膏的地方官,完全丧失了生存下去的信心和勇气。无奈之下,各地百姓只得纷纷揭竿而起。
一开始,起义的势头并不强劲,大都是几十、几百一伙的小股势力。中央政府依然控制着国家机器,通过调动军队,还能将起义势力镇压下去。但“镇压”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老百姓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条九死一生的绝路?《老子》讲:“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实在是因为活不下去啦,没办法才去冒死造反,但说到底还是为了能苟活性命。因此,碰上正规军,起义者知道打不过,往往就化整为零、作鸟兽散,等正规军一走,又会再度聚集起来,展现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
新朝朝廷里也是有明白人的。有人就上奏说,盗贼有明显的“散而复聚”的倾向,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法令苛刻、税赋过高,加上各地的贪官污吏,老百姓完全没有守法过活的可能,因此不得不造反。提出问题的人随后建议,要解决各地盗贼频发的问题,首先还是要从民生上入手,降低税赋、宽松法令、肃清吏治,如此才是治本之法。
但是,王莽在做了天子之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完全听不进臣属的合理谏言,反而因为看到各地频发盗贼的奏报而大发雷霆。或许之前那些粉饰天下太平的人造舆论把王莽自己也弄昏了头,真的以为在新朝统治下是一派歌舞升平、举国欢腾的景象了。
在喝下了自己亲手熬的迷魂汤之后,王莽决定对各地盗贼频发这一事实采取“鸵鸟式”的处理方法——根本不承认新朝的伟大统治下会出现这样耸人听闻的事情。于是,朝廷内外的政治投机者们纷纷上奏,说那些上报盗贼频发的官吏都是在夸大其词,这些小股贼民根本不足为惧,天子陛下大可宽心云云。迷魂汤也会上瘾,中毒日深的王莽早已在繁杂的政事中转晕了头,如今有人及时奉上这样一碗有安慰作用的迷魂黄汤,自然心满意足地一口干完。
于是,各地起义的势头逐渐形成了星火燎原的局面。各路义军之中,以绿林、赤眉两支最有势力。
在这样的混乱局势下,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登上了历史舞台。只不过,不管怎么看,他都不像是主角的料。
“老实人”刘秀
后台君从小就是一位诚实善良、谨慎低调的老实内向之人,老实做人,低调做事。但老实人也有老实人的痛苦。每次翻开历朝历代开国君主的故事,后台君都免不了会抚卷慨叹一番,遗憾自己从小缺乏领袖气质,既不能振臂高呼引领天下,也不能权谋机变决胜千里,看来此生与干大事无缘,只能自甘平凡地做一个屌丝老百姓。直到我读到刘秀的故事,才猛然发现“老实人”其实也有雄霸天下的可能。
在古今中外为数众多的开国皇帝里头,刘秀绝对堪称一个神奇的存在。
开国皇帝大都是乱世枭雄,心黑、脸皮厚,为了夺取天下阴谋诡计无所不用其极。以刘邦大叔为例,从小就有大哥风范,能团结各阶层的人民群众,为人不拘小节,在关键时刻又勇于担起责任;另一方面,刘大叔做起事来毫不要脸,靠吃白食取到了大户人家的闺女为妻,面对项羽绑架自己亲爹威胁要煮汤之时大言不惭地要求“分一杯羹”,关键时刻屡屡食言、脸不红心不跳,逃起命来抛妻弃子……而后世的那些开国皇帝,所作所为也大都与刘邦有这样那样的雷同之处。
但刘秀不同,哥们从小就跟后台君一样,是一位诚实善良、谨慎低调的老实内向之人。那这样一位老实内向之人为何会选择造反起事,最后又是如何登上九五至尊宝座的呢?别急,待我们慢慢讲来。
刘秀是根正苗红的刘汉皇室后裔,祖上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长沙王刘发。不过刘秀祖上这支并非皇室近亲,几代以后,家道早已中落,至刘秀父亲这一辈,只担任了南顿令这样的基层官职。而且刘老爹死得也早,留下刘秀兄弟三人,由叔父刘良抚养。刘秀在其中排行最末,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大哥刘縯、二哥刘仲。
三兄弟中,大哥刘縯自幼就显现出了大志,对王莽篡汉一直心怀不平,结交天下英雄以图光复刘汉,经常做一些变卖家产畜养豪杰的事情。而刘秀呢,却始终保持着安分守己的处世方式,每天勤勤恳恳面朝黄土背朝天上田务农。长到二十岁上下,刘秀也去长安念了一两年书,略通《尚书》,在遍地文盲的西汉末年也能勉强跻身知识分子之列,但回家后仍然勤恳务农,没有展现出任何将来逐鹿中原的蛛丝马迹。刘縯对刘秀这种成天种田、胸无大志的行径颇为不屑,有事没事就嘲笑他,时常自比汉高祖刘邦,而将刘秀比作刘邦那位喜欢种田置业、安分守己的哥哥刘喜——不得不说,就当时二人的日常表现看来,这样的比法还是很中肯的。
简单地说,刘縯是个锋芒外露、喜欢结交各路朋友的性格外向之人,而且加之是皇室后裔,家族虽败落但仍有一定财力——这点很重要——本人性格又颇具“大哥风范”,因此在当地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名人。而刘秀呢,看上去就是个小心谨慎、老实内向的庄稼汉了。所以,生逢乱世,二人之中,刘縯更应是那个天命所归之人。
是这样吗?
刘氏起兵
地皇三年(AD22),刘氏兄弟决定在家乡舂陵举兵起事、响应天下。当地人的反应很有趣,很值得玩味。
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刘氏兄弟大计一定,招来一帮弟兄,刘縯是大哥,当仁不让地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说王莽暴虐、民不聊生,鄙人作为高祖后裔,自然应带领大家举兵反莽,定万世之业,云云——说得是豪情万丈、慷慨激昂。
然而,纵使刘縯在台上说得唾沫横飞、口干舌燥,但底下吃瓜群众却毫不买账。这毕竟是造反啊,九死一生的活计!你刘伯升(刘縯字伯升)平常就有这种铤而走险的危险倾向,要去送死我们不拦阻,但你今天要拉上我们为你垫背,我们还想苟延残喘多活几年呢,不干!一边大呼“伯升杀我!伯升杀我!”,一边脚底板抹油就要逃开。
正在台上台下一片混乱的关键时刻,刘秀登场了。只见他“绛衣大冠”——当时的将军服——从容走出。他虽然未说一字,但他的这一出场把那些原本逃跑的人都震慑住了:“难道连刘文叔(刘秀字文叔)这样老实巴交、忠厚谨慎的人都要造反?”震惊之余,重新审视了造反起义这一选项,渐渐回心转意,陆续决定参与到起义中来。
如果只执着于刘縯、刘秀二人的日常举止,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得出“刘縯比刘秀更适合当领袖”的结论。然而,这并非事实。开国皇帝中,外向之人明显要多过内向之人,但并不是说内向的人绝对做不了开国皇帝。在争夺天下这件事上,两种人格各有利弊。刘秀就是一个内向老实人夺得天下的绝佳范例。
回到前文说的这件事上。刘縯锋芒外露、仗义疏财,看似树立了自己豪杰领袖的形象,但到了生死抉择的关头,却依旧无法博得众人的信任——吃饭、喝酒,一呼百应;真要做大事了,孤家寡人。反倒是刘秀这样一直本分做事、小心做人的行为举止,却一直被身边的人看在眼里,是关键时刻众人愿意相信、仰赖之人。
这是一种内向型人格特有的领导风格。
当然,仅仅靠谨慎、忠厚的性格特征是无法在大事上赢得众人信任的。刘秀还是一个很善于思考的人。谨慎的性格加上爱思考的习惯,这种人一般不会做出重大决策,但一旦做出,肯定都是经过透彻思考的。因此,这种人往往值得托付。
——永远不要低估人民群众的智慧,他们的眼睛可是雪亮的。
于是,在刘氏兄弟的带领下,舂陵人民子弟军正式成立了,以刘汉宗室之名起义,自号“柱天都部”。
不过,这次起事,虽然募集了七八千的子弟兵,但后勤装备可是很差的,连刘秀这样的重要人物都没有单独的马匹可以骑,不得不骑牛上阵——如果不仔细看,敌军恐怕会误以为这队乌合之众是护送老子出关去的呢。不过,牛这样勤恳温顺的动物倒也挺契合刘秀的本性,如此一主一骑形成的画面,想想也是挺融洽的。“牛背天子”,后来也成为了一段历史佳话。
刘氏兄弟出兵后与其他几股原本属于绿林军的义军联军,打了一些小胜仗,取得了一些战利品。不过在分战利品的时候,出现了一段小插曲。由于刘氏宗族在汉军中的特殊地位,在瓜分战利品的时候这些人想当然地多拿了,招致底下士兵及友军的不满,甚至一度想要起内讧,攻击刘氏。刘秀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问题,立刻将刘氏所得的战利品悉数收缴上来,重新分给众人,成功度过了这一次危机。
争天下之人岂能贪小财?刘秀从最初就看破了这一点,这也是他后来区别于其他众多义军领袖的一个重要特质。
然而,初出茅庐的刘氏兄弟所率领的毕竟只是些训练水平低、装备水平差的乌合之众,取得了几次与散兵游勇之间的小胜之后,就在一个叫小长安的地方被官军打得落花流水。此役,包括刘秀的二哥刘仲、姐姐刘元在内的一干刘氏宗族都死于非命,这让刘縯、刘秀真正认识到造反的残酷和危险。
大败之后,刘縯收拢士卒,打算在棘阳这个地方好好防守。然而,原本的友军看到刘氏兄弟吃了那么大一个败仗,就心生退意,不想再跟他们同甘共苦。面对对方气势汹汹杀来的十万精兵、自己人又要各奔鸟兽散了的情况,刘氏兄弟的命运霎时间就变得岌岌可危了,眼看就要被绞杀在摇篮之中。幸而在此时,刘縯、刘秀说服了王常等人带领的下江军,不仅拉到了一支颇有战斗力的生力军,还稳住了先前那几支见风使舵的友军,最终合力大败了官军,成功在中原地区站住了脚。刘縯也因为在此战中的表现出色,扬名天下。《后汉书》记载,此战后,连王莽也听说了刘縯的大名,不仅下令重金悬赏刘縯的人头,还要求属下在天下各地官署挂上刘縯的画像,作为士卒射箭训练的箭靶,以泄其愤——此处记载有些夸张,事实真伪不得而知,但刘縯经过这次战役确实获得了不小的声望。
天子之争
然而,刚刚度过了外部危机的起义军,旋即又发生了内部分化。几次合兵以及大胜带来的号召力,使得起义军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就超过了十万之众。一些将领就此提出了一个想法:就势从刘氏宗室中选一人拥立为天子。这一建议得到了全军上下的广泛赞同,他们原本起义就打着复兴刘汉的旗号,如今又成了一定的气候,顺势拥立一个刘氏天子,不仅能坐实他们的起义初衷,真正做到“师出有名”,还能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有百利而无一害,为何不做?
不过,在天子人选上,起义军内部的意见却不统一。相对实在的人一致推崇刘縯,他们认为,刘縯是最初起事的倡议者,又有着不错的军事指挥才能,如今又因大败敌军威名远播,有号召力,所以是天子的最佳人选;而另一批人则打着自己的小九九,认为刘縯这个人有声望、有能力也有主见,不好操控,会妨碍他们的私利,因此转而推举同为宗室成员、实际上暗弱无能的刘玄为天子。
这后一派人比较狡诈,提前在幕后做了一番手脚、搞串联,有了八九分把握后,就召集大家开会,由一人抛出“立刘玄为天子”的动议,再由台下各种托儿积极附和以造声势。刘縯对此毫无准备,看到会场舆论对自己不利,在情急之中,不得不主动后退了一步,同意先立刘玄为王,把义军的flag先立起来,等后面打败了新莽军队、杀掉王莽后,再来讨论天子之位的归属。这一建议很有水平。刘縯表面上顺应主流意见,同意尊刘玄为王,不得罪义军的高级将领们;实际上,却是将“立谁为天子”的问题束之高阁,搁置起来,为自己留了条后路。而时间显然是站在刘縯一方的,作为军中大将,刘縯更有机会拼杀立功;而刘玄则不太可能立下什么卓越功勋。等到战事平定,刘縯自然能获得更大、更多的人望和支持,到时力压刘玄、登上天子之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想,刘縯的这一想法虽然得到了会场上不少人的赞同,却被一位名为张卬的将领所阻挠。张卬是拥立刘玄的主要推手,他在会场上看穿了刘縯这一提议背后的真正用意。为了不让刘縯达成目的,张卬果断地跳出来、拔出宝剑击打地面,恶狠狠地说:“疑事无功!今日之议,不得有二!”义军将领都是些没文化的草莽之辈,议起事来,往往是谁声音大谁就有理,一见张卬摆出一副以命相博的态度拥立刘玄,也都不敢提出异议了。而刘縯呢,为了顾全大局,不致使刚成气候的义军分崩离析,也只得忍气吞声暂居人下。刘玄这样就被推上了天子宝座,是为更始帝。举行登基大典的时候,刘玄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怯懦本性暴露无遗。
虽然没能成功登上义军天子宝座,刘縯倒也未对此事有过多纠结。他明白,现在离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日立下的天子不过是个摆设,只要他刘縯还能牢牢抓住军权,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他和他的一干属下打心眼里看不起刘玄这等懦弱之辈,把他从天子之位上拉下,那是迟早的事。
毋庸置疑,自幼便怀有鸿鹄之志的刘縯对天子之位自始至终都抱有野心。然而,他的性格使他无法把这种野心伪装起来,而是将之摆在了光天化日之下,这在不久之后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而未来的大汉天子刘秀呢,在这场闹剧中始终都处于一个跑龙套的位置。看着自己的大哥和同为宗室的刘玄争夺天子之位的时候,刘秀心中是怎么想的呢?
估计当时的很多人会说:“像文叔这样一位温良恭谨之人,必定是铁了心要拥护自己大哥当天子的吧!”估计也有人会更进一步地指出:“即便自己的大哥没能选上天子,文叔也定会忠于义军、忠于革命的吧!”
有这么一件事。在举兵反莽之前,刘秀曾因事避居新野,见过当地一位对图谶之术颇有研究的“大师”蔡少公。恰巧当时蔡少公提到谶书里的一句话:“刘秀当为天子。”更巧的是,时任新朝国师公的刘歆刚刚改名为刘秀,当场众人便觉得此“刘秀”必指国师公无疑。刘秀这时却表现出极大的幽默感,以自嘲的口吻说道:“你们怎么知道这话说的不是我呢!”(何用知非仆邪!)登时博得了一阵哄堂大笑。
笑吧,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河伯读资治通鉴系列第一部《寡人很孤独·周纪》已经出版,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 END -
投稿及内容合作|[email protected]
广告及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