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技晶选
招商计算机与互联网团队:勤奋、专注、深入,希望带给您思想与逻辑的启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科技晶选

【华西计算机】行业跟踪 | 与智能同行,自动驾驶商业化抢跑

科技晶选  · 公众号  ·  · 2024-07-14 23:1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核心观点



“车路云一体化”转入规模化应用发展新阶段

7月3日,“车路云一体化”首批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共20个城市(联合体)入选,标志着“车路云一体化”进入规模化落地发展的新阶段。 此次入选的20个试点城市呈现三大共性特点:一是多数入选城市具有“双智”试点和示范区的基础,二是入选城市普遍具有良好的汽车产业基础,三是入选城市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重视程度更高。

从2018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统筹规划车路协同产业发展,加强顶层协同。 过去一年,除了“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开展推进,国家多部门陆续发布《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等关于支持建设智慧交通的政策文件。 在政策驱动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加速发展, 关键技术不断突破,示范应用稳步扩大,同时,城市、企业加大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投入。

当前,“车路云一体化”正处于测试验证转入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时期, 未来,试点城市将主要围绕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建设、 车载终端搭载率提升、规模化示范应用三个重点方向进行实践

我们认为,“车路云一体化”的城市级试点将深度赋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有望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打造全新的经济增长点。

自动驾驶商业化近在眼前

地方层面, 上海发放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 ,四家获证企业可在上海浦东部分路段实现全无人载人的车辆应用;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 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计划2024年将实现武汉全城覆盖,并投入1000辆第六代量产无人车运营,规模效应或将体现 ;6月30日, 北京市经信局发布《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 ,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用于城市公共电汽车客运、出租汽车客运(网约车)、汽车租赁等城市出行服务, 这是北京关于自动驾驶的首次立法,我们认为,将为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主体提供更清晰、透明的制度规范,加快北京“车路云一体化”的建设。

国家层面, 6月24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 ,提出稳步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运营,打造高阶智能驾驶新场景,开展智能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6月4日, 工信部等四部门确定首批9个联合体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将加快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我们认为,近期全国各地商业场景、道路测试与制度建设的加快落地,将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成熟。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车路云一体化城市级试点将进一步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成熟,受益标的:

单车智能领域标的: 德赛西威、中科创达、锐明技术等;

交通信息化领域标的: 万集科技、千方科技、经纬恒润、通行宝、金溢科技、四维图新、高新兴、远光软件、中控技术、宝信软件、智洋创新、皖通科技、多伦科技、唐源电气等。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技术开发与应用进度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


正文



1. “车路云一体化”转入规模化应用发展新阶段

7 月3日,“车路云一体化”首批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 北京、上海、重庆、鄂尔多斯、沈阳、长春、南京、苏州、无锡、杭州—桐乡—德清、合肥、福州、济南、武汉、十堰、长沙、广州、深圳、海口—三亚—琼海、成都等20个城市(联合体)入选, 标志着“车路云一体化”进入规模化落地发展的新阶段

工信部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问答显示,此次开展应用试点城市预期成果是: 一是 建成低时延高可靠的网联云控基础设施。 二是 促进多场景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因地制宜开展智慧公交、智慧乘用车、自动泊车、城市物流、自动配送等多场景的规模化应用试点。 三是 探索形成“车路云一体化”投建运新型商业模式。 四是 形成统一的标准与测试评价体系。 力争2026年搭建统一共用的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标准体系。

从今年1月17日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至首批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在不足6个月的时间内,五部门协同30余个城市完成了试点方案申报、汇总审核、专家评审等多项工作,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车路云一体化”既是前期试点工作的延续,又是进一步扩张。 此前,我国已建设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7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16个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以下简称“双智”)城市,此次“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申报城市超30个,20个入选的城市不仅有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还包含武汉、杭州、成都、合肥、济南等强省会城市,以及十堰、鄂尔多斯等地级市, 实现了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城市覆盖,有助于推动“车路云一体化”更广泛地应用,为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提供实践经验和数据支持

整体来看,此次入选的20个试点城市呈现三大共性特点:

一是多数入选城市具有“双智”试点和示范区的基础,“底子”更好。 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合肥、济南等12个双智试点城市全部成功入选“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在政策保障体系支撑、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场景示范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后续升级改造时的投入成本将更低;

二是入选城市普遍具有良好的汽车产业基础, 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长春、沈阳、十堰等地均是我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对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积极性较高。深圳、海南、杭州、无锡等地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发展较快,在政策突破、产业聚集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可以为“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提供有力的政策和产业支撑;

三是入选城市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重视程度更高,投入决心更加明显。 与部分城市、企业的观望态度不同,入选城市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发展规划,多数城市已建立跨部门协同工作组织机制,形成了由市政府领导、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参与的工作专班,跨部门、跨领域统筹推进“车路云一体化”相关工作。海南省更是突破当前国内以单一城市或市辖区为单位创建国家级应用试点、先导区的模式,以“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的理念开展省级示范。

车路云一体化 就是 单车智能 + 车路协同 +AI 云平台全局协同 有机融合的系统级方案。 面向车路云一体化的数据具有体量大、类别多、流动大、非结构化程度高的特点,路侧设备对交通数据的采集范围和时长远高于车辆采集,其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数据的体量和丰富度也远高于车辆,依托路侧收集的海量实时全面的数据,可有效赋能自动驾驶算法模型进行训练迭代。

车路云一体化 充分融合了车端、路端、云端信息,车路云三端协同分析,协同决策,突破单车智能自动驾驶瓶颈,以 上帝视角 从信息的全面性、处理及时性和全局决策三个维度有效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行驶安全性,有效应对各类长尾问题,实现多重冗余 + 全局管控,大幅提升无人驾驶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预测》,在中性预期情景下,预计2025年、2030年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为7295亿元、25825亿元, 产业发展将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未来,我国应加大政策力度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同其他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并结合产业自身优势,在汽车产业转型中占领战略制高点。

自2016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交通运输局等多部门开始加速出台支持、规范智慧公路行业的发展政策,内容涉及智慧公路发展技术路线、智慧公路发展指标。从2018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统筹规划车路协同产业发展,加强顶层协同。过去一年,除了“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开展推进,国家多部门发布关于支持建设智慧交通的政策文件。

2023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 提出分阶段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第一阶段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组合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通用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第二阶段到2030年,全面形成能够支撑实现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协同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 《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 ,要求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引导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和使用主体加强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 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4月,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 《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 ,重点支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轴7廊8通道”主骨架以及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范围内的国家公路和国家高等级航道, 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智慧扩容、安全增效、产业融合, 自今年起,通过3年左右时间,支持30个左右的示范区域,打造一批线网一体化的示范通道及网络,力争推动85%左右的繁忙国家高速公路、25%左右的繁忙普通国道和70%左右的重要国家高等级航道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4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 《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 提出, 稳步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运营,打造高阶智能驾驶新场景,开展智能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等

政策的驱动及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正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技术方面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也取得突破。当前,我国已建立涵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网联云控等完整的产业体系。激光雷达、大算力芯片设计、电子电气架构等关键技术加快突破,多款车型可实现覆盖高速道路场景的领航辅助驾驶,C-V2X技术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

示范应用稳步扩大 ,截至2024年5月底,全国共建成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调发展试点城市,开放测试示范道路3.2万多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过7700张,测试里程超过1.2亿公里,各地智能化路测单元部署超过8700套,多地开展云控技术平台建设。 同时,城市、企业加大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投入。 根据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联盟,近期,包括北京、福州、鄂尔多斯、武汉等地密集开展“车路云一体化”项目建设,多个项目的投资规模达到百亿级。此外, “单车智能”路线的企业也在加强车路云方面的布局。 近期,自动驾驶企业文远知行与高新兴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的业务场景和示范区建设运营;华为宣布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车路云新产品,以解决路侧和感知短板,推动商业落地。

当前,“车路云一体化”正处于测试验证转入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时期, 亟须解决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覆盖度不足、车载终端搭载率低、商业模式不清晰等难题。为此,试点城市围绕《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的9项重点任务和具体指标,制定了详尽的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 旨在打通行业发展的三大“堵点”,推动城市级“连片”建设,打破“碎片化、烟囱式”的“单点”部署, 推动实现更大规模、更广范围的应用实践。

我们认为,“车路云一体化”的城市级试点将深度赋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有望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打造全新的经济增长点。


2. 自动驾驶商业化近在眼前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7月4日—6日在上海召开,本届大会期间,上海发放了 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 ,也就是俗称的“完全无人载人车牌照”。这也意味着四家获证企业可在上海浦东部分路段实现全无人载人的车辆应用,市民可以通过相应软件预约乘坐这些无人车。

赛可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百度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裹动科技有限公司(AutoX)、小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为获得上海市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的首批企业。许可证显示,有效期为2024年7月4日至2025年1月4日。在完成至少单个车辆5000公里的示范应用,并验证车辆运营系统及载人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后,相关部门会对这些企业和车辆进行最终评估。若通过评估,这些企业就能在指定区域内进行自动驾驶车辆的商业化运营。

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无人驾驶汽车从道路测试阶段升级为示范应用阶段(载客服务),距离商业闭环这一行业目标更进一步。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成为城市间竞逐的新赛道。在这其中,武汉是令人瞩目的领跑者,在自动驾驶领域多项指标已经领跑全国,在无人驾驶出租方面也走在前列。据证券时报, 截至2023年底,武汉全市累计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里程已突破3378.73公里,覆盖12个行政区,辐射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触达人口超770万, 开放里程和开放区域数量保持全国第一,也是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区。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百度官方消息,百度Apollo推出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11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萝卜快跑计划,2024年将实现武汉全城覆盖,并投入1000辆第六代量产无人车运营。 预计未来随着投放量的增加,单车运营成本将显著降低,规模效应或将体现。萝卜快跑平台预计2024年底在武汉实现盈亏平衡,2025年实现盈利。

百度自动驾驶业务部总经理陈卓在5月15日的百度Apollo Day 2024上称, 目前,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售价已降至20.46万元 ,以1000辆的计划投放量,成本将达到2.05亿元。根据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目前武汉市日均运营网约车单车日均订单13.2单,日均营收339元(乘客支付订单金额,未扣除网约车平台抽成),据湖北发布,近期,萝卜快跑在武汉市全无人订单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单日单车峰值超20单,而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萝卜快跑里程单价仅为普通网约车平台的四分之三。 仅考虑整车成本,我们预计萝卜快跑单车单日营收391元(339/13*20*0.75),2024年6月至12月总营收预计达到8367.40万元,今年预计投放的1000辆第六代无人车将用近一年半的时间实现盈亏平衡。

百度副总裁、自动驾驶技术部总经理王云鹏表示,现役运行的车辆中大约需要300名安全员,武汉 “自动驾驶安全员”月薪为5000元至7000元。所有安全员一个月工资约170万元,分摊到450辆车,单车单日的安全员成本约为126元;充电费用35元、洗车10元、运维费用30元,我们预计保险费用12元,则单车日均运营费用总计约87元。另外,按照五年折旧假设,单车单日折旧费用为112元。因此,“萝卜快跑”第五代车的单日运营成本为325元。 结合整车成本与运营成本(以第五代车的运营成本为准),我们预计萝卜快跑单车单日净收入为66元,2024年6月至12月净收入预计达到1412.40万元,今年预计投放的1000辆第六代无人车将用近八年的时间实现盈亏平衡。

百度表示,其目标是让每一代无人车的成本下降一半、能力提升10倍,等到无人车自动运营网络建设完成,营运成本将降低30%,通过自动驾驶技术和人车舱效率的持续优化,服务成本也将降低80%。因此,预计第六代无人车的单车单日的安全员成本将下降为25.20元,单车日均运营费用将下降为52.50元,即第六代无人车的单车单日运营成本共201.70元(折旧费用及保险费用保持不变)。 结合整车成本与运营成本(以上述降低后的运营成本为准),我们预计萝卜快跑单车单日净收入为189.30元,2024年6月至12月净收入预计达到4051.02万元,今年预计投放的1000辆第六代无人车将用近三年的时间实现盈亏平衡。

6月30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 提出,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用于城市公共电汽车客运、出租汽车客运(网约车)、汽车租赁等城市出行服务。

《征求意见稿》明确,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用于以下场景:(一) 城市公共电汽车客运、出租汽车客运(网约车)、汽车租赁等城市出行服务 ;(二)除危险货物运输外的道路货物运输;(三)摆渡接驳、环卫清扫、治安巡逻等城市运行保障;(四)国家和本市支持开展的其他应用场景。

《征求意见稿》指出, 支持自动驾驶汽车数据有序开放、授权使用和流通利用,建立健全自动驾驶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开发利用的合作机制 。鼓励市场主体开发数据服务产品,提供市场化、社会化的应用和服务。

另外, 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结合自动驾驶汽车应用需求,建设低时延、高可靠的通信网络 。支持相关主体开展自动驾驶地图应用试点,探索包括但不限于地图快速更新技术、快速审图模式、保密技术应用、地图数据传输,促进和规范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和自动驾驶地图编制活动。

这是北京关于自动驾驶的首次立法,主要包含产业创新发展、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创新活动规范、安全保障四个方面的内容,我们认为,该条例将为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主体提供更清晰、透明的制度规范,加快北京“车路云一体化”的建设。

6月18日,绵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绵阳市公安局、绵阳市交通运输局、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发布 《绵阳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试行)》 ,提出顺应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态势,在推动技术持续验证和积累优化的基础上, 由点及面逐步开放更多更复杂道路环境,开展多场景多模式示范应用, 支持有条件的区域开展全域开放测试与示范活动, 逐步实现绵阳市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落地及商业化运营

6月17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 《全面打造“三最”营商品牌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明确提出优化产业发展生态,营造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强化共性技术服务,面向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服务需求,支持领军企业、链主企业等联合相关机构,建设共性技术公共平台。强化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并强调,强化京津冀产业协作。按照“六链五群”总体布局, 推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链图谱转化落地, 针对产业链堵点卡点断点,建立定向招商、落地对接全流程服务机制,推进京津冀三地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6月6日,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扶持计划操作规程》 发布, 将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汽车电子认证项目、产业化项目等展开专项扶持 ,提高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助推深圳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其中,对符合条件的新建平台,按照不超过项目审定总投入的30%,予以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对符合条件的已建平台,按其上一年度审定运营费用的20%—40%,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资助。

5月,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正式印发 《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第六批开放道路目录》 。此次开放道路总计43条,全部位于宝安区,涉及宝中片区、新安片区、会展片区和沙井片区4个片区,道路里程合计约106.01公里。

根据USYS智能汽车,截至目前, 深圳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开放总里程已经达到944公里 ,其中包括高快速道路67公里。去年8月,粤港澳大湾区唯一智能网联专业试验场在坪山投入运营,今年1月底, 宝安区启动智能网联汽车无人商业化试点,成为全国首个开展无人商业化试点的中心城区 。不断扩展的测试道路为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测试环境和应用场景,推动了技术的实践和应用,将加速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水平。

为了更好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深圳制定了《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深圳市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深圳市培育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系列政策措施。

计划到2025年,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 ,形成10家以上营收超百亿元企业,以及20家以上营收超10亿元企业的战略梯队。 到2025年底,深圳将率先实现“一城千辆”,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打造全国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城市标杆。

近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在 《关于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周边扩大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的提案》 的答复中提到, 广州市已累计开放827条道路, 包括南沙港快速全段、从埔高速一期2条高快速及南沙区全域等测试道路。目前,广州已开展第二批高快速公路(7条)开放前的技术评估工作。 届时,广州市高快速公路将开放白云机场、广州南站等重要自动驾驶测试应用场景。

自2018年起,广州市先后出台自动驾驶相关系列政策,积极开展道路测试、示范运营及示范应用工作。2021年,黄埔区、南沙区、花都区获批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先行试点区建设,市路测办授予其市级开放测试道路权限,由先行试点区自主开放测试道路,探索道路测试规模化、综合性试点。2023年,黄埔区、南沙区、花都区又获批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混行试点工作,探索开展区域化自动驾驶示范运营和示范应用。

多家自动驾驶企业或自营或合作,投入超180台自动驾驶车辆开展示范运营和商业化示范应用。2022年,广州市首批自动驾驶便民线路正式开放载客测试;2023年年底,广州巴士集团5条自动驾驶便民线路正式进入示范应用。

国家层面,从打造消费新场景、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与通行试点两个角度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

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 《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 的通知,以培育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促进消费稳定增长。

《措施》提出,拓展汽车消费新场景。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通过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安排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老旧汽车报废更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支持汽车置换更新。扩大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范围。 稳步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运营,打造高阶智能驾驶新场景。开展智能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6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四部门确定 首批9个联合体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联合体由汽车生产企业和使用主体组成,其中“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车联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深圳市东潮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等为此次进入试点的联合体。

下一步,四部门将按照试点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有序推进试点实施,并基于试点实证积累管理经验,支撑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修订, 加快健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认为,近期全国各地商业场景、道路测试与制度建设的加快落地,将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成熟。


3.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车路云一体化城市级试点将进一步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成熟,受益标的:

单车智能领域标的: 德赛西威、中科创达、锐明技术等

交通信息化领域标的: 万集科技、千方科技、经纬恒润、通行宝、金溢科技、四维图新、高新兴、远光软件、中控技术、宝信软件、智洋创新、皖通科技、多伦科技、唐源电气等。


4.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技术开发与应用进度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


相关声明



►   分析师承诺
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   评级说明

►   华西证券免责声明
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签约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或者经由其他渠道转发收到本报告而直接视其为本公司客户。
本报告基于本公司研究所及其研究人员认为的已经公开的资料或者研究人员的实地调研资料,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以及推测仅于本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且这种判断受到研究方法、研究依据等多方面的制约。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预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始终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需自行关注相应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仅提供给签约客户参考使用,任何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绝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视为做出投资决策的惟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均未考虑到个别客户的特殊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不能作为客户进行客户买卖、认购证券或者其他金融工具的保证或邀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其他关联方均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不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任何可能损失负有任何责任。投资者因使用本公司研究报告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均是独立行为,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及其他关联方无关。
本公司建立起信息隔离墙制度、跨墙制度来规范管理跨部门、跨关联机构之间的信息流动。务请投资者注意,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本公司的董事、高级职员或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或个人可能在本报告公开发布之前已经使用或了解其中的信息。
所有报告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发或公开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如需引用、刊发或转载本报告,需注明出处为华西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团队成员





注: 文中报告节选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分析师:刘泽晶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0020002
证券研究报告:《【华西计算机】行业跟踪 | 与智能同行,自动驾驶商业化抢跑》
报告发布日期:2024年7月14日


重要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若您并非华西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为控制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为华西证券计算机团队设立及运营。本订阅号不是华西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是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华西证券及华西证券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为使用本订阅号信息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华西证券所有,华西证券对本订阅号及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华西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