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介入医学
发布最新学术指南、最新会议报道、疑难经典病例、介入知识图谱、视频,为介入科学同仁提供学术交流,信息共享平台,致力于推广微创介入治疗,促进介入医学的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不上夜班的市三甲,还真被我找到了 ·  2 天前  
火石创造  ·  CBIB2024·产业园区创新力:长三角生物 ... ·  4 天前  
Clinic門诊新视野  ·  探索丨经CAD校正的主动脉瓣狭窄特异性遗传风险因素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介入医学

OCC结构性心脏病论坛坛主周达新教授:边缘不良的ASD的介入治疗

介入医学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5-09 19:41

正文

来源:东方心脏病学会议

周达新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



边缘不良的房间隔缺损定义

根据房间隔缺损边缘的毗邻关系,房间隔的边缘可分为二尖瓣缘,上下腔静脉缘,冠状静脉窦缘和主动脉缘。如果房缺位于房间隔的正中间,其周围的一圈为360度,缺损边缘不良可位于房间隔缺损一圈的任何部位。


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右、左房盘片的边缘分别为5 mm 和7 mm。因此,房间隔缺损的边缘必须有足够的长度方能容纳镍钛合金双盘状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置入。如边缘少于5 mm 或无边缘则可导致封堵失败或术后出现磨损(erosion)并发症。


因此,从介入治疗角度考虑,房间隔缺损边缘少于5 mm 或无边缘被定义为边缘不良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s with deficient rim)。



心脏超声检查切面



边缘不良的房间隔缺损分类

房间隔缺损的形状常常并不是正圆形,可以是不规则型,如椭圆形。故边缘不良可以占其360 度中的很少一部分,或占房间隔边缘的大部。而介入治疗在前者有可能成功,而后者则不宜介入治疗。既往的一些研究显示边缘不良型房间隔缺损占全部房间隔缺损的45%~60%。


边缘不良的房间隔缺损通常可以分为: 1、前缘(主动脉边缘)不足;2、后缘(房顶)不足;3、上腔静脉边缘不足;4、下腔静脉边缘不足;5、混合型边缘不足。



边缘不良的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


边缘不良的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边缘不良的房间隔缺损并非介入禁忌,有研究表明边缘不良的房间隔缺损采取封堵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常常遇到在释放封堵器时,封堵器不能夹合在房间隔缺损的两侧,封堵器的部分左房盘面进入右心房,大部分封堵器结构却卡在房间隔缺损孔的中间,此类现象称为封堵器的“解纽扣”现象。常见于大的房缺,边缘短的房缺,以及边缘菲薄的房缺。尤其在主动脉边缘短小或不足的房间隔缺损患者。


多项研究表明,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及房顶边缘不足甚至缺如是导致介入治疗失败的原因,但也有一些缺如的范围较小(心超探头旋转角度小于30度)且其他边缘支撑力较好者可以介入封堵成功。


术前术中应进行仔细的心超或者食道心超检查,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对主动脉缘不足的ASD患者,封堵器张开后在大动脉短轴切面呈“Y”形合抱主动脉根部,以达到固定作用,但“Y”形合抱不能影响主动脉瓣开放和关闭,以合抱不超过主动脉周径的1/5为妥,且随心搏跳动时与主动脉无相对运动,以免发生封堵器与主动脉根部磨擦造成主动脉心房瘘的远期并发症;边缘不良的房缺在选择封堵器时应选用比常规尺寸稍大一些的封堵器。




为了让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的左心房盘面在释放时尽量与房间隔平行,减少“解纽扣”现象,不少医生在术中会将输送鞘管的头端切割,使其形成一个斜面,释放封堵器时,便可避免上述现象。



介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边缘不良的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可能出现以下问题,需谨慎处理:

1. 封堵器脱落:封堵器脱落主要见于房间隔缺损较大,边缘不良,以及封堵器选择偏小等情况。特别是上腔静脉边缘和下腔静脉边缘过短,以及主动脉对侧边缘不良均可并发封堵器脱落。因此对上述边缘不良型房间隔缺损,应慎重选择介入治疗,且介入术中需要反复行牵拉实验测试封堵器的稳定性。


2. 主动脉磨损(erosion):房间隔前上缘边缘不良和应用过大的封堵器可能是发生磨损的原因。国外学者1998 年至2004 年报道28 例因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放置后并发磨损,其中67% 发生在封堵器植入后72 小时,磨损穿孔发生在左右心房的顶部和 / 或主动脉处。后期发生磨损穿孔的时间难以预料,如国外最长发生在术后8 年。磨损常常引起主动脉壁穿孔和心房壁穿孔,穿孔后出现心包压塞,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如应用介入治疗技术封堵穿孔处,或外科手术治疗。


3. 介入治疗失败:边缘不良型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若封堵器不能放置到位,或放置过程中,封堵器容易从左心房通过房间隔进入右心房,或封堵器卡在房间隔缺损处,即类似解纽扣现象。故该类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失败率较高。



主动脉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