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而言,一个新的战场正在形成,它就是东南亚,包括阿里、腾讯、百度、京东在内的互联网巨头们,都已将东南亚市场作为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战略据点。
众所周知,中国互联网正进入下半场,人口和流量红利逐渐消失。要想维持营收的高速增长和进一步拓展增量,全球化是必须要迈出去的一步。
抢占东南亚市场,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们出海的第一步以及关键性战场,电商则是中国互联网巨头们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目前已硝烟弥漫,战火四起。
为什么东南亚市场受到巨头们的如此青睐?
越来越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开始意识到东南亚地区的发展潜力。
1
、地理上邻近中国,文化具有亲和力,东南亚是最大的华侨社区所在地,这个地区有
2500
多万华侨。
2
、拥有
6
亿人口,有巨大的未开发市场和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市场研究公司
eMarketer
预计,到
2020
年时,东南亚六个最大经济体的智能机用户将超过
2.57
亿人,多于美国的
2.415
亿人。
电商在东南亚有着巨大的可能性。根据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
Frost&Sullivan
预测,东南亚电商年增长率将会达到
37.6%
,互联网销售额将从
2013
年的
7
亿美元增至
2018
年的
34.5
亿美元。
和中国人一样,大多数东南亚人第一次接触互联网通常是在相对便宜的移动设备上,与西方人相比,他们可能更喜欢网络购物和独立的电商网站。正因为这些相似之处,中国科技公司更容易在东南亚复制他们的商业模式,而不是在美国或欧洲。
数据显示,东南亚已经成为中国
2016
年海外科技并购交易的第三大地区,交易规模达
19
亿美元,相比
2015
年增长
1.93
亿美元。其中,阿里和腾讯在东南亚的总交易额已超过
10
亿美元。
3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是,由于西方投资者和科技巨头们,尚未充分意识到东南亚新兴科技行业的潜力,中国科技公司有机会在该地区大展拳脚。
BATJ
四国杀:如何在东南亚市场布局电商?
东南亚的“电商大战”,激烈程度可以与当年国内电商平台大混战之时比肩。
目前布局最为完善的是阿里,“借船出海”速度迅猛。
Lazada
已经完全掌握在了阿里的手中,持股比例
83%
,今年将由彭蕾挂帅出征。此外,阿里还向印尼在线市场
Tokopedia
投资
11
亿美元。
支付方面,蚂蚁金服通过与支付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以进入该地区的市场:与
Global Telecom
支持的金融科技公司
Mynt
打入菲律宾市场;在马来西亚,与
CIMB
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为电子钱包进入该国扫清了道路;与
HelloPay
合并,后者更名为支付宝新加坡版、支付宝马来西亚版、支付宝印尼版和支付宝菲律宾版……
物流方面,菜鸟网络已逐步实现和
Lazada
物流体系进行对接。早在
2014
年
5
月,阿里巴巴就在东南亚市场作出了一个很大的举动,向新加坡邮政投资
2.5
亿美元,以便共同搭建跨境电商物流平台。
相对而言,京东倾向于“造船出海”。在
2015
年
11
月,京东就成立了京东印尼站,主要采用类似于国内的
B2C
模式运行。此外京东还在雅加达、泗水和坤甸三地设有仓库,并拥有一家名叫
Jaya Ekspres Transindo
的物流公司。
与此同时,京东对印尼的专车初创公司
GO-JEK
投资了约
1
亿美元,向印尼旅游预订平台
Traveloka
注入了一笔资金,数目不详。分析师指出,“作为回报,
GO-JEK
可能会从京东在管理电子商务业务的具体细节方面获得帮助,包括航运物流和库存管理,如果它决定加大在该领域的投入。”
还有,京东与泰国重要的零售企业中央集团(
Central Group
)组建了一家市值
5
亿美元的电子商务和金融技术合资企业。
腾讯与百度,走的是“弯道超车”路线。腾讯曾两度投资东南亚最大互联网公司
Garena
,旗下拥有移动电商平台
Shopee
、在线支付平台
AirPay
以及社交应用软件
Beetalk
。
至于百度,已经把百度钱包“挪”到泰国去了,除了针对华人旅游消费结算,也逐渐在渗透当地人的一些商业结算。
要想征服东南亚市场
还需要解决什么难题?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机会与挑战并存。尽管发展潜力巨大,试图进军东南亚的互联网公司,也面临人才、技术、支付、物流、政策等方面的困扰。
针对东南亚市场,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心态,每个国家都是一个独立的市场,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用户需求和监管规定,需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一个适用于新加坡的商业模式,可能不并不适合像印尼这样的国家。印尼有
1.7
万个岛屿,物流基础差,配送成本高,这也为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独特的挑战。
印尼的竞争本身已经无处不在,这里有实力雄厚的本土电商公司
Tokopedia
。激烈的本土公司竞争,已促使京东、
Lazada
以及
Shopee
利用促销、闪购以及优惠券吸引更多买家,但付出了牺牲利润率的代价。日本乐天株式会社就因不堪竞争,宣布关闭其在东南亚的在线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