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电影报
2014年10月,《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正式发布,这一被上海业界称为“新7条”的政策,带给上海电影界每年2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覆盖面包括电影企业税收、金融支持、加强电影人才队伍建设等。
同月,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挂牌成立,该机构免费提供116类咨询服务,包括政府沟通、协调拍摄、信息服务、人才中介、宣传推广等。截至2017年5月,该机构共受理了1562件需求,累计为641个剧组免费完成服务。
相关新政实施两年多年来,上海电影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6年,上海共产出票房30.37亿,比上年上涨3.3%;观影人次7306万,比上年增长7.29%。
创作方面,2016年上海共备案电影404部,上映31部,累计票房52亿;今年,《功夫瑜伽》、《乘风破浪》等高票房作品也都打上了“上海出品”的标签。而阿里影业、博纳影业、爱奇艺影业等知名企业,黄百鸣、徐峥的个人影视公司以及陈国富、毕赣等电影人的工作室也选择入驻上海,上海市累计注册影视企业已达1300家。
在今天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的“解读上海电影政策”论坛上,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详细介绍了“新7条”实施以来上海电影业的发展情况,并解读了2017年上海在政策扶持方面的计划。
首先是产业主体规模逐渐壮大,2016年,上海市以各区影视产业园区建设为契机,阿里影业、博纳影业、爱奇艺影业等知名企业,黄百鸣、徐峥的个人影视公司以及陈国富、毕赣等电影人的工作室入驻,总体规模已达到1300家,这些影视企业也为上海市带来了《功夫瑜伽》、《乘风破浪》、《明月几时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优质项目。
第二是电影市场蓬勃有序发展。2016年上海票房30.37亿,比上年上涨3.3%,观影人次7306万,比上年增长7.29%。全市26条院线共有影院280家,银幕数量1584块,座位数23.09万个。上海联和院线2016年票房产出36亿,占比全国票房的7.8%。
同时,艺术电影已焕发市场活力。2017年开始,上海艺术电影联盟放映活动已推广至长三角地区的南京、杭州等城市,先后助力了6部青年导演的电影在长三角大银幕上播放,放映场次超过百场。
上海市影视发行放映行业协会秘书长金辉介绍说,目前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已放映100部艺术电影,场次累计5000场,包括《百鸟朝凤》、《心迷宫》、《我们诞生在中国》等,很多电影都是通过上海艺术电影联盟首次与观众见面。上海艺术电影联盟还在近两年举办了13个外国电影展,上座率都将近100%;并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巴基斯塔、印尼、新加坡等地举办了中国影展,推动中国电影、上海电影走向世界。
吴孝明表示,上海市公益电影放映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今年,上海农村公益放映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并从2014年起持续开展全市老年优惠观影,目前影院服务队伍扩至150家,覆盖全市16个区,60岁以上老人均可享受5元观影。下一步,上海将继续推动社会弱势群体观影的优惠政策?
吴孝明表示,近两年来,上海市将不断加强扶持政策,建立完善上海电影扶持政策和服务体系,持续推动上海电影产业转型升级。
首先是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的主体都可能成为资金扶持对象,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得以打通;将高票房大片和新人新作列为重点,进一步吸纳电影企业和人才。
第二是充分发挥上海电影摄制服务机构的作用。2014年10月,该机构正式挂牌,提供咨询和协调两类共计116类服务,包括政府沟通、协调拍摄、信息服务、人才中介、宣传推广等。截至2017年5月共受理了1562件需求,其中,咨询需求总计921件次,协调需求总计641件次,为641个剧组免费完成服务。
目前,该机构在全市16个区设置了工作站,降低剧组的咨询成本。上海市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协会秘书长于志庆介绍说,前不久《建军大业》在上海取景时,需要借用一个教堂作为拍摄地,为了还原当时的场景,经过机构的反复协调,教堂同意临时拆除所有空调设备和监控系统,在拍摄结束后全部还原。
吴孝明还指出,上海正在着手研究制定高科技影视摄制扶持政策,坚持“对接国际、聚焦基地、技术到位、集聚要素”的发展战略,要营造“留得下创意、留得住人才”的发展环境。包括支持基地投资建设、补贴影视制作成本,设立影视投资引导基金,支持人才集聚,支持金融创新等。
论坛下半场,三家入驻上海的影视企业银润传媒、坏猴子影业、太合影业的负责人上台“现身说法”,解读上海电影政策带给企业的“实惠”。
在上海坚守20年的银润传媒2009年开始涉足电影,先后出品了《神探亨特张》、《全民目击》等作品,但这些项目启动较早,没能赶上上海电影扶持新政的实施。
近三年来,随着“新7条”的实施,银润将备案项目全部放在上海。银润传媒董事长陈向荣介绍,该公司的新片《欧洲攻略》是在上海备案的合拍片,50%的戏份在上海拍摄。他表示,在项目进程中,上海市政府给予了很多帮助,公司拿到了可观的资金资助,且资助项目细化,也就是说,该项目从拍摄到发行、上映都能够申请相关资助。
坏猴子影业不是做资本、建影院的公司,而是以制片和创作为核心的公司。公司创始人王易冰表示,起初抱着尝试的心态,在上海备案了《绣春刀2》和《中国药神》两部作品,并且在开拍前就得到了扶持资金,此前他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好事”。他说,“客观说,青年导演的作品风险较大,失误率也一定比成熟导演高,因此这样的资金支持绝对是‘雪中送炭’。”
太合影业总经理张逸松则回忆起年初《功夫瑜伽》的审查过程。当影片确定春节档上映后,所有时间都非常紧张,且当时项目需要从国产片备案转为合拍片备案。
张逸松表示,当时距离制作秘钥只剩下15天的时间,期间还包括元旦小长假,此类业务一般要花费1个月时间走程序,但没想到这次两周内就全部完成,可以说是为《功夫瑜伽》在春节档如期上映“保驾护航”。
双向互动取长补短,提升华语电影国际竞争力
上海与香港一直以来是中国电影的重要地标,坐拥优质行业资源,孕育了众多电影人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不少香港人来沪取景拍摄影片,开启了两地电影交流的一大高峰。
近年来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与内地电影人建立深入合作,促进电影文化交流,为华语电影的发展注入力量。今年是沪港电影交流120周年,也是香港回归20周年。今天下午,上海国际电影节主办了“沪港电影合作交流论坛”,上海电影集团总裁任仲伦,天马电影总裁、导演黄百鸣,导演许鞍华,导演唐季礼共同回顾沪港两地电影文化和合作成果,探讨未来拍摄合作模式与电影产业发展。作为上影的掌航人,任仲伦表示:“沪港两地的合作由来已久,香港电影人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商业电影,也帮助我们补充了对电影制作体系的理解,香港电影对内地的贡献是巨大的。现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
任仲伦 因交往产生的信任是合作的最大基础
沪港两地电影交往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始终。
1981年,许鞍华来上海为《倾城之恋》搜集资料;唐季礼落户上海已经17年;1994年,黄百鸣带着《我要活下去》来上海“路演”。
2003年,任仲伦接掌上影集团,最早就是与香港电影界合作。在他看来,两城在电影交往上有相似的人文、商业基因,特别容易交流。
另外,10年前“韩流滚滚”,韩国电影席卷中国,作为一个影视企业的掌舵人,他心有不甘,当时中国内地电影处在困难时期,“当时我提出了‘华语电影’的概念,其中包括内地产业化以来成长起来的导演,也包括香港、台湾的导演,还包括海外华人导演。集合所有力量,我们的电影不比韩国电影差。”经过多年的交往融合,香港与内地的电影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任仲伦说,“那时我们和王家卫导演合作了《地下铁》《2046》等,也与林建岳有合作。两地合作,香港电影人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商业电影,也帮助我们补充了对电影制作体系的理解,香港电影对内地的贡献是巨大的。”
“电影行业是认人不认单位的。”这是王家卫对任仲伦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对任仲伦影响深远,“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因交往而产生的信任,这是合作的最大基础。”在与香港优秀导演合作过程中,交往很重要。任仲伦表示:“两个城市有很多相似之处,大家的契约意识都很强,大家说好了就会履行合作协议。这个行业有很多江湖气,但这两个城市的契约精神是对应的。”
对此,许鞍华深表赞同,“我很少说城市之间的对比。我想拍戏不管去哪,有人投资我就拍了,因为人和人的交往最重要。”
在许鞍华的印象中,香港电影人对上海很熟悉,“因为在50年代,香港有一个地方都是上海人居住,融进了香港的生活方式。我爸爸妈妈理发,就要找上海理发师,做旗袍也要找上海师傅,这已经成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她直言,“我对上海题材特别向往,这和市场没有关系。”
许鞍华 情感是可以传递,没有地域之分的
多年前,不少香港电影人就已开始转阵内地,与此同时,也伴随着香港电影人“水土不服”、“港片已死”的质疑。对此,许鞍华直言,“我在拍电影的时候,从来没想自己是在拍香港片,我不用证明给别人看‘这是香港片’。”拍好的电影,这是许鞍华一直想做的事,“我拍电影不追求所谓的本土味道,我希望拍得是人文、感动。有时大家说这是香港片,是为了宣传,这是额外的东西。海外的观众也认为,电影里的感情才是可以传递给他们的。”
从做武替开始,唐季礼入行已有38年。这些年,他在全球各地拍过戏,深有体会,“在发展电影业时,一定要了解它的属性——电影是娱乐商品。我们的电影是拍给全世界看的。”
在唐季礼看来,现在华语电影有本土市场来支撑,因为语言的原因,“我们走出去很困难。我们是拍电影给全世界看,不在乎是香港电影还是上海电影。”
“在与内地合作后,也给香港电影带来了希望”,黄百鸣表示,“我们会把人才、经验带到合拍片。香港电影人来内地拍片一定要多了解内地文化,避免水土不服。”在他看来,避免水土不服的药方就是“选准题材”,“还是要拍一些比较有优势的题材,比如动作片、警匪片、反贪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