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侧重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社会史、政治经济史,中共党史;历史学新书、新刊、论文;中央地方文献资源;以及很少有我们找不到的电子书。总之,专业是中国近现代史当代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前端早读课  ·  【第3458期】React ... ·  8 小时前  
上饶新闻  ·  最新!江西任免一批领导干部 ·  昨天  
上饶新闻  ·  最新!江西任免一批领导干部 ·  昨天  
前端早读课  ·  【早阅】shot-scraper ... ·  2 天前  
江西晨报  ·  昌九高铁,传来新消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新刊:《澳门理工学报》2019年第4期(附全年历史学论文)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 公众号  ·  · 2019-11-15 16:33

正文

Q

《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是澳門理工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1998年創刊,中文版,季刊,每期208頁。常設欄目有名家專論、港澳研究、總編視角、中西文化、文學研究等。自2011年改版後,博採眾長,兼容並蓄,逐漸形成了學術厚重、品位高雅、特色鮮明、編輯規範的特點,現為中國高校精品社科期刊。


· 名家专论 ·

汉语新文学视阈中的澳门文学

朱寿桐,澳门大学南国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代主任、教授


· 港澳研究 ·

主持人语

刘泽生,澳门理工学院教授、《澳门理工学报》总编辑

中国道路的又一伟大实践——从经济特区到粤港澳大湾区

陶一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互信机制的构建:“一国两制”澳门实践的要旨

张强,广州大学公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

骆伟建,澳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


· 高等教育 ·

亚太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发展现状与趋势

张建新,亚太地区教育质量保障组织( APQN )主席,云南省高等教育评价中心首席专家,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

郭珺,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高等教育中的预期学习成果建构——知识论与目标分类学的视角

张红峰,澳门理工学院人文及社会科学高等学校副教授,博士


· 中西文化 ·

中国历史上首场外语学习运动考述

何方耀,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副院长、历史系教授,博士

民元孙中山的宗教主张及其与宗教界之关系探略

张金超,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

“堂吉诃德式”的悲剧——都铎时期枢机主教波尔护教活动的历史考量

朱文旭,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 总编视角 ·

主持人语

刘泽生,澳门理工学院教授、《澳门理工学报》总编辑

数字人文的价值与悖论

张耀铭,《新华文摘》杂志社编审

做学问的境界

刘曙光,《北京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编审,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执行秘书长


· 学术短讯 ·
《澳门理工学报》荣膺“最受学界欢迎的 10 种港澳台学术期刊”


· 数字人文笔谈 ·

主持人语

桑海,澳门理工学院讲师,《澳门理工学报》编辑,博士

什么不是数字人文?

王涛,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

判别数字人文的两个准则

邱伟云,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员,博士

什么是好的数字人文

姜文涛,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讲师,博士

数字人文及其史前史

戴安德( Anatoly Detwyler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亚洲语言与文化系助理教授

林太平


· 文学研究 ·

国王与歌队:希腊悲剧中的王权及其约束

莫格伦( Glenn W. Most ),意大利比萨高等师范学院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长期客座教授,博士

汪蘅

柏拉图《书简七》与哲学主体

保罗·艾伦·米勒( Paul Allen Miller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副教务长,博士

林振华 译,翁蕾华 校订

《礼记》“尊礼”“近人”的思想取向及系统构成

祁志祥,上海政法学院国学研究所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博士


· 历史 ·

近代北京史研究的方法审视与境界提升

王建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

《新金山记》作者考——解析中澳早期关系史籍中的一个谜

左松涛,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博士



2019年第1期

名家專論

牛津藏馬士曼文獻及其相關學術研究述論

作者簡介:馬敏,華中師範大學原校長,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所長、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

基金項目: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攻關項目 中國近現代博覽會通史 (項目號: 13&ZD096 )、華中師範大學印度研究中心重點項目

http://journal.ipm.edu.mo/images/journal_c/2019_1/201901-005-024.pdf

· 中西文化 ·

19 世紀基督新教傳教士視野中的道教形象

作者簡介:梁棟,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陳建明,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

http://journal.ipm.edu.mo/images/journal_c/2019_1/201901-088-094.pdf

中國化與專業化: 宗教共同體與近代社會服務 —— 以廣州青年會平民教育事業為例

作者簡介:鄭利群,暨南大學歷史學系講師,博士

http://journal.ipm.edu.mo/images/journal_c/2019_1/201901-095-104.pdf

民族志知識生產中的異性戀現象: 19 世紀晚期至 20 世紀早期婚前同居的傳統

作者簡介: Maria Mayerchyk ,烏克蘭國家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高級副研究員,基輔莫希拉國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女權主義批判: 東歐女權主義和酷兒研究雜誌》主編

譯者簡介:歐陽翠鳳,江西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http://journal.ipm.edu.mo/images/journal_c/2019_1/201901-105-116.pdf

歷史

趙鳳昌與東南互保

作者簡介:李志茗,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

http://journal.ipm.edu.mo/images/journal_c/2019_1/201901-177-187.pdf

一個真正的人——外交家、蘇聯駐廣州副領事 А. И. 哈西斯

作者簡介: В. Г. 達旗升( Владимир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Дацышен ),俄羅斯西伯利亞聯邦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戴建兵,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http://journal.ipm.edu.mo/images/journal_c/2019_1/201901-188-193.pdf


1957 年中國天主教友愛國會成立大會——以大會有關中國天主教會與梵蒂岡關係的討論為中心

作者簡介:王美秀,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http://journal.ipm.edu.mo/images/journal_c/2019_1/201901-194-202.pdf




2019年第2期

名家專論

近四十年中國文明與國家起源研究的主要趨勢與反思

作者簡介:王震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首席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http://journal.ipm.edu.mo/images/journal_c/2019_2/201902-005-027.pdf

· 中西文化 ·

主持人語

作者簡介:董少新,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http://journal.ipm.edu.mo/images/journal_c/2019_2/201902-077.pdf

教廷、國家與修會: 1688 年葡萄牙耶穌會士蘇霖入京小考

作者簡介:陳玉芳,吉林大學文學院歷史系講師,博士

基金項目:董少新教授主持的 2019 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研創新計劃冷門絕學項目“ 17 18 世紀有關中國的葡萄牙文手稿文獻的系統翻譯與研究”(項目號: 2019-01-07-00-07-E00013

http://journal.ipm.edu.mo/images/journal_c/2019_2/201902-078-085.pdf

禮儀之爭的伏線——多明我會士黎玉範《聖教孝親解》新考

作者簡介:閔心蕙,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研究生,德國漢堡大學亞非學院聯合培養博士生

基金項目:國家留學基金委 2017 年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http://journal.ipm.edu.mo/images/journal_c/2019_2/201902-086-095.pdf

胡適佛教史研究與日本

作者簡介:王學進,中山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

http://journal.ipm.edu.mo/images/journal_c/2019_2/201902-096-103.pdf

歷史

晚清一次向高官送禮事件剖析——以翁同龢《己丑年壽禮名冊》為線索

作者簡介:孔祥吉,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

http://journal.ipm.edu.mo/images/journal_c/2019_2/201902-180-186.pdf

劉節金陵大學職事考

作者簡介:洪光華,澳門城市大學《社會經濟發展研究》雜誌副主編,博士;張求會,廣東行政學院教授

http://journal.ipm.edu.mo/images/journal_c/2019_2/201902-187-194.pdf

掀開面紗: 美國“放棄大陳”決策的拋出

作者簡介:馮琳,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關鍵期的台美分歧研究( 1949⁃1958 (項目號: 17AZS015

http://journal.ipm.edu.mo/images/journal_c/2019_2/201902-195-202.pdf




2019年第3期

· 中西文化 ·

利瑪竇在中國語言學上的貢獻研究論綱

作者簡介:張西平,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明與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長、教授;楊少芳,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交流學院講師,博士

http://journal.ipm.edu.mo/images/journal_c/2019_3/201903-082-096.pdf

明清之際西洋氣象知識傳華考略

作者簡介:王皓,上海大學歷史系講師,博士

http://journal.ipm.edu.mo/images/journal_c/2019_3/201903-097-104.pdf

簡論十七至十八世紀英國自然神論的基督宗教觀

作者簡介:宗曉蘭,陝西師範大學哲學與政府管理學院哲學系副教授,博士

基金項目: 2018 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拉納《信仰之基礎》翻譯及其神學人類學思想研究”(項目號: 18BZJ004

http://journal.ipm.edu.mo/images/journal_c/2019_3/201903-105-111.pdf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