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蔡垒磊
来源 | 请辩(ID:luojiyingsha
ng)
发布 | 栩先生(ID: superMr_xu)
想和学长保持长期联系的,可以关注一下我们的小号“李栩然”。
为什么能量低?分不清主次,把宝贵的能量随便乱用;既要又要,放不下社会安全感,放不下别人的共识,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内耗。
是不是这样?基本上你的能量低就是这些原因。能量低了,自然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干点小事就累,畏难,肯定是什么都干不好。
那怎么去改善这种状态?我给你说几个道理,你要是听进去了,细细琢磨,那就能改变你的状态;要是左耳进右耳出,被一些傻逼一训一搅和,就把你的价值观给洗掉了,那回头该能量低的还能量低。
首先是精简你的关系,精简你的目标,精简你在意的事物。
有人说这不就是断舍离吗?你光知道个断舍离,当然无法引起行动,我今天要讲的是一个更底层的道理。
你知道人为什么会老,为什么会死?有人说是因为时间。是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别说人,天地万物,宇宙都会死。但时间是一个人为发明的概念,是为了统一某些事情的计量刻度,宇宙本身是没有时间概念的,
从最底层的逻辑出发,人老了,死了,是熵增到了一定程度所致——什么是熵增?物体的混乱程度增加,比如房间不打扫,就会越来越乱,而不会自动越来越干净,这是宇宙定律。
本质上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对抗熵增的过程,或者叫逆熵。
皮肤破了,我们修复它;身体有了坏东西,我们有自清洁系统;现代人有了现代医学,就有了更强的逆熵能力——
当有一天混乱程度超过了阈值,我们又做不到逆熵了,清理不掉了,或者清理速度抵不过熵增速度了,我们就挂了。
所以时间不是重点,逆熵能力才是重点,你身体是不是维持着低熵状态才是重
点。
有人30岁,但混乱程度堪比60;也有人30岁,但混乱程度才20,这里年龄根本不是重点,我说过年龄不过是人为创造的计数方式,
如果年龄一样等于混乱程度一样,那必须是每个人都按一模一样的生活方式来才行,但现实中我们知道不同人差别巨大,这只是一种最粗糙的计算方式,并不是底层逻辑。
因此你要老得慢,活得久,有能量,就得在任何方面都尽量去对抗熵增,去减少混乱程度。比如你的关系,一个人总是被各种社会身份牵着鼻子走,不得不迎合其他人对于这个身份的期待,他的混乱程度怎么样?很大,
那你就得剪,让能滚的人事物尽量滚,都别来烦你,你也别去烦别人,让自己保持更纯粹,你的能量就聚起来了。
再比如精简你的目标,
你能不能不要有那么多想要做好的事情,不要有那么多想要当好的角色?你先干好极少数的几件事,不超过3件行不行?当好不超过3个角色行不行?
其他的不要来烦你,可不可以?从你的生命里剪出去。
世界这么大,不管你怎么做,这个世上都在发生无数与你无关的事,你管不了,也做不好,你只能体验一点点自己最想体验的,然后让其他的人事物与你无关——
你不扯上关系,它们再混乱也不会影响到你的世界。
这是第一点,
你要记住
万事都要尽量去保持低熵,
所以加我微信我一般不通过,没用的人别让我看见,给我发消息让我看见了我就会删掉;过去的关系只代表过去,未来需不需要得重新评估;我认为不该在意的东西,如果传统认为应该在意,那就直接抛弃传统。
第二个道理是保持课题分离。
什么是课题分离?你的人生是你的,我的人生是我的;你的情绪是你的,我的情绪是我的;我不承担你的因果,你也无需承担我的因果;你的事与我何干?我的事与你何干?只有我们要彼此配合的时候,我们有共同利益的时候,这件事本身的成败才和你我都有干,其余时候则不然。
我们很多事情,很多情绪都搅在一起的原因是什么?有事了,要配合,但无法相互信任,所以要在无事的时候先互相帮忙,互相让渡利益,互相迁就,建立所谓的感情,先搞点信任基础——这是什么?这是人情味?
不,这是社会机制的不成熟,是文明落后的表现,而不是什么高级货。
而随着社会发展,这些东西都应该更好地分离,
谁能分离,谁就能专注自身,就有更多能量可用;谁不能分离,就只能在新时代里活在旧关系中,能量就被吸得越少
——而且这些被吸了的能量,在新时代未必还能换回更多的安全感,因为这种所谓的感情,在新时代未必还对人有多少约束力。
你有你的人生,你要自己扛;你父母有你父母的人生
,
他们催婚催生属于没有边界感,你得提醒他们这件事,他们觉得没面子是他们自己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他们听不进去,就要物理隔离
——这个原则亲身父母也不能例外;
你的配偶有配偶的人生,
ta希望你变成什么样,是ta要解决的问题,你变不变,是你自己的问题,你们的人生交集并不多,无需强行把事情都杂糅在一起,自己负责好自己的部分,自己做自己的选择,自己体验自己部分的人生,另一半只是体验的一种补充,而不是要融合;
你的子女也有子女的人生,
你费劲吧啦牺牲自己去成全子女的期待,毫无意义,因为你也只活一次,他的命并不比你的贵,你首先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他不爽是他的事,这是他要自行消化的问题。
至于什么亲戚朋友,就更是啥也不是了,他们的人生甚至跟你都没什么交集,
你若是总是去承担别人的课题,背负别人的因果,哪还有能量做自己呢?
光给别人干,一天就过去了——你不是天生没能量,也不是一天啥也没干就累了,你干了,只不过没替自己干而已。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能听进去多少,但如果你希望自己的能量越来越足,那么多少都是好的。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
请辩(ID:luojiyingshang)
近期好文(点击链接可读):
2、
栩先生2024年最值得阅读的原创好文(上):关于命运
3、
这个曾被全网群嘲的“油腻”男人,一夜之间,口碑逆转了?
本来主要是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但现在我决定在其中
贯穿“知行合一”的主线。
通过日常的咨询答疑,和一年6场闭门会,把相关的内容讲透;告诉大家到底
什么是道,什么是命数,什么是运势,你到底为何会过成现在这样,又到底如何才能通过个体认知的提升和行动的变化,来改变命定的局限。
年前我已经讲了第一期,大家可以看看课后的一些评价。
并将手把手带着大家制定2025年的规划计划等(后续还可能会邀请神秘嘉宾,为大家分享关于deepseek等的最新进展、应用等,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