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北证券研究所
欢迎您关注东北证券研究所,最新的研究报告、调研讯息和会议安排,东北证券愿与您相融相通,互琢玉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吉安公安  ·  悬赏执行公告! ·  2 天前  
河北高院  ·  纠正“小过重罚”,彰显司法温度 ·  3 天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习近平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北证券研究所

【东北晨会1114】10月金融数据点评/LED行业深度/交大思诺(深)、普瑞眼科/活动邀请

东北证券研究所  · 公众号  ·  · 2024-11-14 08:20

正文



总量研究
【东北宏观张陈】10月金融数据点评:居民信贷改善明显
10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长7.8%,市场预期7.2%,前值8.0%。
10月社融新增13958亿元,市场预期14385.7亿元,前值37634亿元。
10月人民币贷款新增5000亿元,市场预期6092.9亿元,前值15900亿元。
10月M2同比增7.5%,市场预期7.0%,前值6.8%。
10月社融关注三个方面:
第一,居民信贷自 2 月以来首次新增同比为正 。原因来看有三个方面:一是,央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削弱了居民提前还贷的意愿,稳定了存量信贷规模。二是,10月在货币、财政等一揽子逆周期政策加码调节下,居民风险偏好改善,促进了10月中下旬的地产销售改善。10月30城市日均销售基本与2023年同期持平,这也是自2月以来的首次。三是,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刺激了汽车等大宗消费的增长,对居民中长贷改善或有部分作用。


第二, M2 增速明显改善。 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M1增速改善,存款搬家现象减少,有利于M2的同比改善。二是,政府存款显著减少,说明财政资金在加快支出,对M2增速改善也有重要作用。虽然政府存款同比少增,也部分受到政府债发行减少的影响,前者减少幅度显著小于后者,财政支出加快也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从9月的财政支出来看,地方财政支出下行明显收窄,财政支出堵点正在打通。后续在增量财政加快落地的影响下,M2的改善趋势或能继续保持。


第三,往后看,社融和信贷 或迎来趋势改善 10月社融增速下行,主要受到政府债发行同比少增的影响。当前新增专项债基本完成发行,新增国债和一般债剩下额度大约为0.7万亿元。根据近期人大常委会发布会,后续两月化债专项债以及地方债限额将有2.4万亿元。以上合计将有约3万亿元的政府债新增,高于去年同期,可继续对社融形成支撑。信贷方面,居民信贷已见改善,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也在回升,在逆周期政策加码发力的提振下,企业和居民的信贷新增止跌回稳值得期待。社融和信贷也将迎来趋势改善。



行业研究
【东北电子李玖】LED行业深度:Mini/Micro LED,显示与背光双翼齐飞
LED 行业是一个技术不断升级而应用场景不断开拓的行业,其背后的推动力就是“海兹定律”,即 18 24 个月 LED 亮度约可提升一倍,而每经过 10 年, LED 输出流明则提升 20 倍, LED 的成本价格将降 1/10 在成本不断降低而性能不断提升的过程中, LED 在过去十几年成为了普通照明、大尺寸背光以及户外显示的首选方案。如今我们又站在技术变革的十字路口, M ini LED 在显示和背光领域加速渗透,而 M icro LED 蓄势待发,势必要将这一终极显示技术带入到 C 端消费 场景之中。芯片制备、巨量转移、精准检测修复等技术难点均在产业链的不懈努力之下取得显著进展,京东方华灿金湾工厂在今年 1 0 完成了 Micro LED 产品的点亮仪式,标志着国内 Micro LED 技术向大规模生产迈出了关键一步。
LED 产业链在 经过 2 02 2 -2023 年行业景气度下降,我们看到了 24 H1 上游芯片厂商 迎来回暖, 库压力 减轻。我们预计 在产业龙头的驱动下,明年 M ini / Micro LED 应用将 背光和 直显领域 迎来上量,铸就 LED 行业下一个 5 -10 年的繁荣。
原因
背光: Mini LED 助力 LCD 媲美 OLED 虽然苹果在 iPad MacBook 产品线上有意逐步将 M ini LED 背光屏幕替换为 OLED 屏幕,但我们认为这不改 M ini LED 在背光领域加速渗透的逻辑。 TV 是整个显示屏幕消耗最大的市场,占比超过 7 0% ,目前在 TV 市场, M ini LED TV 销量节节走高,今年在全球的渗透率有望超过 OLED TV 。中国厂商纷纷布局 M ini LED TV ,并已经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凭借大陆厂商在 LCD 面板领域的产能优势,中国 TV 厂商 TCL 和海信有望借助 M ini LED TV 的东风实现对三星的赶超。
直显: 虽然传统室内小间距 LED 显示市场近两年出现产能过剩,但间距微缩化进程依然不变,随着 COB 封装技术代表的 P 1.2 及以下间距产品渗透率持续走高,下游客户对高清显示需求依然旺盛, M ini LE D 显示屏随着 COB 技术的 成熟将 开始加速渗透。 M icro LED 凭借独特的性能在 AR 眼镜、 车载 以及 大屏 直显 得到 青睐,随着上游芯片产能大规模释放已经巨量转移技术的成熟, 产品成本有望得到进一步下降,有望推动 M icro LED C 端消费 场景大规模放量。


公司研究
【东北数字经济吴源恒】交大思诺(300851):应答器系统领军者,实现LKJ业务从0到1跨越
公司核心人员均具备北交大背景,具有较强技术实力与客户关系。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应答器系统、机车信号CPU组件、轨道电路读取器(TCR)与LKJ列控系统。应答器系统为公司第一大主营业务,2023年营业收入占总营收比重的67.24%,其次为机车信号CPU组件(17.59%)与轨道电路读取器(4.64%),LKJ列控业务目前处于发展初期。公司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
铁路投资景气度回升,公司铁路信息化相关产品将受益。 2023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2024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3亿元,同比增长10.6%,创历史同期新高,以此预测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将达8455亿元。公司铁路应答器、机车信号CPU组件和轨道电路读取器均处于领先地位,技术实力雄厚。
铁路应答器市场规模约85亿元,公司产品高铁市占率超20%。 铁路应答器的主要应用领域是CTCS-2/CTCS-3高速铁路应答器系统与调车防护系统。国内应答器的主要竞争者包括通号设计院、华铁信息与交大思诺。应答器为公司第一大主营业务,2023年应答器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67.24%。目前,交大思诺应答器系统产品已覆盖全国大部分的高铁线路、动车所和几十条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线。
我国机车信号CPU存量市场规模约8.25亿元,市占率达50%以上。 公司机车信号CPU组件作为机车信号设备的核心部件,主要应用于普速铁路领域,客户包括北京信号厂、上海通信厂、沈阳信号厂等设备供应商和各铁路局等终端用户,产品用于新设备交付和既有设备维修更换。
预计我国LKJ存量市场规模约82.5亿元,公司LKJ业务已实现从0到1的跨越。 我国LKJ系统的合格供应商主要有思维列控、时代电气和交大思诺3家,思维列控与时代电气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预计未来交大思诺将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公司今年6月公司中标铁路机车电务车载设备采购项目LKJ及相关设备100套,中标金额约0.22亿元,标志着公司进军LKJ领域,打破了原有竞争格局。
盈利预测: 由于铁路行业迅速回暖复苏,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1.55、2.08、2.64亿元,2024-2026年分别增长82.45%、34.15%、27.09%, 给予“买入”评级。
【东北医药刘宇腾】普瑞眼科(301239):期待消费转暖后盈利能力重返上行区间
2024 10 29 日,普瑞眼科发布 2024 三季度报。 24Q1-3 公司实现营收 21.37 亿元( -1.36% ),归母净利润 0.16 亿元( -95.01% ),扣非归母净利润 0.18 亿元( -92.04% );其中 24Q3 实现营收 7.16 亿元( -9.11% ),归母净利润 -0.27 亿元( -133.31% ),扣非归母净利润 -0.27 亿元( -133.17% )。
点评:
新院扩张叠加竞争加剧,期间费用率略有提升。①毛利率: 24Q1-3 39.50% -6.05pct ), 24Q3 35.96% -9.88pct ,参考 2024 半年报主要系占比显著较高的屈光业务毛利率受损所致; ②期间费用率: 合计 24Q1-3 35.57% +4.99pct )、 24Q3 37.54% +6.08pct ),其中销售费用率 24Q1-3 17.79% +1.80pct )、 24Q3 19.81% +3.42pct ),管理费用率 24Q1-3 14.67% +2.53pct )、 24Q3 14.77% +2.20pct ),研发费用率 24Q1-3 0.23% -0.10pct )、 24Q3 0.08% -0.21pct ),财务费用率 24Q1-3 2.88% +0.76pct )、 24Q3 2.88% +0.68pct ),核心增长项系与新院扩张和市场竞争密切相关的销售与管理费用; ③净利率: 24Q1-3 1.07% -13.97pct ), 24Q3 -3.49% -14.32pct )。
核心业务短期承压 ,毛利率存在短期下滑趋势 ①屈光价格 下行 近年来 屈光终端行业投资增加、市场竞争加剧 ,部分新兴终端为抢占 市场份额 主动调整价格 最终 带动全行业价格水平下滑, 传导至 上市公司 、对 公司的 屈光业务 毛利率水平产生了 明显 影响; ②白内障耗材国采: 第四批 国家耗材集采(人工晶体)已于 24Q3 完成全国全面落地,当前消费疲软 ,以 银发经济 为基础的高端人工晶体放量占比提升逻辑有待市场验证 ③视光和综合眼病: 公司相关科室营收占比偏低,毛利率的提升有待科室的规模效应。
上市后医院持续快速扩张,一城多院布局加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