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宏观张陈】10月金融数据点评:居民信贷改善明显
10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长7.8%,市场预期7.2%,前值8.0%。
10月社融新增13958亿元,市场预期14385.7亿元,前值37634亿元。
10月人民币贷款新增5000亿元,市场预期6092.9亿元,前值15900亿元。
10月M2同比增7.5%,市场预期7.0%,前值6.8%。
第一,居民信贷自
2
月以来首次新增同比为正
。原因来看有三个方面:一是,央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削弱了居民提前还贷的意愿,稳定了存量信贷规模。二是,10月在货币、财政等一揽子逆周期政策加码调节下,居民风险偏好改善,促进了10月中下旬的地产销售改善。10月30城市日均销售基本与2023年同期持平,这也是自2月以来的首次。三是,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刺激了汽车等大宗消费的增长,对居民中长贷改善或有部分作用。
第二,
M2
增速明显改善。
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M1增速改善,存款搬家现象减少,有利于M2的同比改善。二是,政府存款显著减少,说明财政资金在加快支出,对M2增速改善也有重要作用。虽然政府存款同比少增,也部分受到政府债发行减少的影响,前者减少幅度显著小于后者,财政支出加快也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从9月的财政支出来看,地方财政支出下行明显收窄,财政支出堵点正在打通。后续在增量财政加快落地的影响下,M2的改善趋势或能继续保持。
第三,往后看,社融和信贷
或迎来趋势改善
。
10月社融增速下行,主要受到政府债发行同比少增的影响。当前新增专项债基本完成发行,新增国债和一般债剩下额度大约为0.7万亿元。根据近期人大常委会发布会,后续两月化债专项债以及地方债限额将有2.4万亿元。以上合计将有约3万亿元的政府债新增,高于去年同期,可继续对社融形成支撑。信贷方面,居民信贷已见改善,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也在回升,在逆周期政策加码发力的提振下,企业和居民的信贷新增止跌回稳值得期待。社融和信贷也将迎来趋势改善。
【东北电子李玖】LED行业深度:Mini/Micro LED,显示与背光双翼齐飞
LED
行业是一个技术不断升级而应用场景不断开拓的行业,其背后的推动力就是“海兹定律”,即
每
18
~
24
个月
LED
亮度约可提升一倍,而每经过
10
年,
LED
输出流明则提升
20
倍,
LED
的成本价格将降
1/10
。
在成本不断降低而性能不断提升的过程中,
LED
在过去十几年成为了普通照明、大尺寸背光以及户外显示的首选方案。如今我们又站在技术变革的十字路口,
M
ini
LED
在显示和背光领域加速渗透,而
M
icro LED
蓄势待发,势必要将这一终极显示技术带入到
C
端消费
场景之中。芯片制备、巨量转移、精准检测修复等技术难点均在产业链的不懈努力之下取得显著进展,京东方华灿金湾工厂在今年
1
0
月
完成了
Micro LED
产品的点亮仪式,标志着国内
Micro LED
技术向大规模生产迈出了关键一步。
LED
产业链在
经过
2
02
2
-2023
年行业景气度下降,我们看到了
24
H1
起
上游芯片厂商
迎来回暖,
去
库压力
减轻。我们预计
在产业龙头的驱动下,明年
M
ini
/
Micro
LED
应用将
背光和
直显领域
迎来上量,铸就
LED
行业下一个
5
-10
年的繁荣。
背光:
Mini LED
助力
LCD
媲美
OLED
,
虽然苹果在
iPad
和
MacBook
产品线上有意逐步将
M
ini LED
背光屏幕替换为
OLED
屏幕,但我们认为这不改
M
ini LED
在背光领域加速渗透的逻辑。
TV
是整个显示屏幕消耗最大的市场,占比超过
7
0%
,目前在
TV
市场,
M
ini LED
TV
销量节节走高,今年在全球的渗透率有望超过
OLED
TV
。中国厂商纷纷布局
M
ini LED
TV
,并已经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凭借大陆厂商在
LCD
面板领域的产能优势,中国
TV
厂商
TCL
和海信有望借助
M
ini LED TV
的东风实现对三星的赶超。
直显:
虽然传统室内小间距
LED
显示市场近两年出现产能过剩,但间距微缩化进程依然不变,随着
COB
封装技术代表的
P
1.2
及以下间距产品渗透率持续走高,下游客户对高清显示需求依然旺盛,
M
ini LE
D
显示屏随着
COB
技术的
成熟将
开始加速渗透。
M
icro LED
凭借独特的性能在
AR
眼镜、
车载
以及
大屏
直显
得到
青睐,随着上游芯片产能大规模释放已经巨量转移技术的成熟,
产品成本有望得到进一步下降,有望推动
M
icro LED
在
C
端消费
场景大规模放量。
【东北数字经济吴源恒】交大思诺(300851):应答器系统领军者,实现LKJ业务从0到1跨越
公司核心人员均具备北交大背景,具有较强技术实力与客户关系。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应答器系统、机车信号CPU组件、轨道电路读取器(TCR)与LKJ列控系统。应答器系统为公司第一大主营业务,2023年营业收入占总营收比重的67.24%,其次为机车信号CPU组件(17.59%)与轨道电路读取器(4.64%),LKJ列控业务目前处于发展初期。公司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
铁路投资景气度回升,公司铁路信息化相关产品将受益。
2023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2024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3亿元,同比增长10.6%,创历史同期新高,以此预测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将达8455亿元。公司铁路应答器、机车信号CPU组件和轨道电路读取器均处于领先地位,技术实力雄厚。
铁路应答器市场规模约85亿元,公司产品高铁市占率超20%。
铁路应答器的主要应用领域是CTCS-2/CTCS-3高速铁路应答器系统与调车防护系统。国内应答器的主要竞争者包括通号设计院、华铁信息与交大思诺。应答器为公司第一大主营业务,2023年应答器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67.24%。目前,交大思诺应答器系统产品已覆盖全国大部分的高铁线路、动车所和几十条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线。
我国机车信号CPU存量市场规模约8.25亿元,市占率达50%以上。
公司机车信号CPU组件作为机车信号设备的核心部件,主要应用于普速铁路领域,客户包括北京信号厂、上海通信厂、沈阳信号厂等设备供应商和各铁路局等终端用户,产品用于新设备交付和既有设备维修更换。
预计我国LKJ存量市场规模约82.5亿元,公司LKJ业务已实现从0到1的跨越。
我国LKJ系统的合格供应商主要有思维列控、时代电气和交大思诺3家,思维列控与时代电气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预计未来交大思诺将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公司今年6月公司中标铁路机车电务车载设备采购项目LKJ及相关设备100套,中标金额约0.22亿元,标志着公司进军LKJ领域,打破了原有竞争格局。
盈利预测:
由于铁路行业迅速回暖复苏,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1.55、2.08、2.64亿元,2024-2026年分别增长82.45%、34.15%、27.09%,
给予“买入”评级。
【东北医药刘宇腾】普瑞眼科(301239):期待消费转暖后盈利能力重返上行区间
2024
年
10
月
29
日,普瑞眼科发布
2024
三季度报。
24Q1-3
公司实现营收
21.37
亿元(
-1.36%
),归母净利润
0.16
亿元(
-95.01%
),扣非归母净利润
0.18
亿元(
-92.04%
);其中
24Q3
实现营收
7.16
亿元(
-9.11%
),归母净利润
-0.27
亿元(
-133.31%
),扣非归母净利润
-0.27
亿元(
-133.17%
)。
新院扩张叠加竞争加剧,期间费用率略有提升。①毛利率:
24Q1-3
为
39.50%
(
-6.05pct
),
24Q3
为
35.96%
(
-9.88pct
)
,参考
2024
半年报主要系占比显著较高的屈光业务毛利率受损所致;
②期间费用率:
合计
24Q1-3
为
35.57%
(
+4.99pct
)、
24Q3
为
37.54%
(
+6.08pct
),其中销售费用率
24Q1-3
为
17.79%
(
+1.80pct
)、
24Q3
为
19.81%
(
+3.42pct
),管理费用率
24Q1-3
为
14.67%
(
+2.53pct
)、
24Q3
为
14.77%
(
+2.20pct
),研发费用率
24Q1-3
为
0.23%
(
-0.10pct
)、
24Q3
为
0.08%
(
-0.21pct
),财务费用率
24Q1-3
为
2.88%
(
+0.76pct
)、
24Q3
为
2.88%
(
+0.68pct
),核心增长项系与新院扩张和市场竞争密切相关的销售与管理费用;
③净利率:
24Q1-3
为
1.07%
(
-13.97pct
),
24Q3
为
-3.49%
(
-14.32pct
)。
核心业务短期承压
,毛利率存在短期下滑趋势
。
①屈光价格
下行
:
近年来
屈光终端行业投资增加、市场竞争加剧
,部分新兴终端为抢占
市场份额
而
主动调整价格
、
最终
带动全行业价格水平下滑,
传导至
上市公司
、对
公司的
屈光业务
毛利率水平产生了
明显
影响;
②白内障耗材国采:
第四批
国家耗材集采(人工晶体)已于
24Q3
完成全国全面落地,当前消费疲软
,以
银发经济
为基础的高端人工晶体放量占比提升逻辑有待市场验证
;
③视光和综合眼病:
公司相关科室营收占比偏低,毛利率的提升有待科室的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