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飞摄于南非,2019,版权归作者所有)
文/谭校长
这两天一直在讲一位读者的故事,做外汇交易,三周翻了八倍,最后又回到原点。昨天我从知行合一以及心理学的角度做了一些分析。(详见:
赚八倍又回到原点,古希腊的俄狄浦斯与邓普顿的“精神红利”|谭校长一千零一夜NO.67
)
今天我从数学的角度来谈一谈这个问题,当然关联可能没有之前那么紧密。但是浅关联也许反而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洞见。
在数学界有个著名的模型叫做马尔科夫模型,以俄国数学家安德烈·马尔可夫的名字命名。《模型思考者》中谈到马尔科夫模型时,讲了下面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感谢万维钢的讲述)。
有一位老师,发现课堂上总有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会溜号。
所谓马尔可夫过程,就是假设学生在“认真”和“溜号”这两个状态之间的切换概率,是固定的。
我们设定,今天认真听讲的学生,明天依旧认真的概率是90%,还有10%的可能性会溜号。
而今天溜号的学生,明天继续溜号的可能性是70%,剩下30%的可能性会变得认真。
我们来看看这个模型怎么演化的。
假设总共有100 个学生,第一天认真和溜号的各占一半。
根据概率设定,第二天,50个认真的学生中会有5人变成溜号;
而溜号的学生中,会有15人变成认真 —— 所以第二天是有 50-5+15 = 60个人认真,剩下40个人溜号。
继续演算,第三天应该有66个认真的,34个溜号的……以此类推,最后有一天,你会发现有75个认真,25个溜号的。
而到了这一步,模型就进入了一个稳定的状态,数字就不变了。
因为下一天会有7.5个学生从认真变成溜号,同时恰好有7.5个学生从溜号变成认真。
而老师对这个稳定态很不满意,为什么只有75个学生认真的呢?
他安排了一场无比精彩的公开课,还请了别的老师来帮他监督学生。这一天,100个学生都是认真的。
但这样的干预对马尔可夫过程是无效的。
第二天认真的学生就变成了90个,第三天就变成了84个,……直到某一天,还是75个认真和25个溜号。
以上推演过程告诉我们:马尔可夫过程有一个固定的宿命。这不是巧合,这是数学。
上面的推演过程可能稍微有点烧脑,不过你仔细看肯定是能看懂的。
其实马尔科夫模型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如果一个过程是由马尔科夫模型主导的,它就一定会回归均衡,短时期的干预可能造成短期的偏离,但是这种干预是不会长久的。
你想象一下这种宿命中的回归均衡,是不是就像命运一样?
如果一个人在投资中,总是重复以往的行为模式,一次又一次的回归到某一个结局上面去,是不是也跟宿命一样?
这个背后也许不是严谨的马尔科夫模型,但是,底层的性质是相通的。
那么,重要的问题来了。在一个由马尔科夫模型主导的回归均衡的过程中,有没有办法改变宿命呢?
数学上的推理很简单,
改变宿命的唯一办法是——改变底层概率。
当不同状态之间切换的底层概率发生了变化,回归均衡的均衡点自然就发生了变化,也就意味着命运发生了改变。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人有一个交易模型,假如他总是在一段时间遵守规则之后,有一定的概率变成不守规则,而在不守规则之后,又有一定的概率变得重新守规则,这两个底层概率就决定了他投资命运的归宿。
如果能够改变这两个底层概率,也就能改变他的投资命运。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把这两个底层概率称之为——习惯。
如果一个人把遵守交易规则变成了习惯,融入了自己的骨血,无论什么情况下他都不违背规则。那么他的命运就跟这个系统紧紧相连,他的投资命运就变得稳定,可预期。
所以有句俗话说习惯决定命运,其实是有数学原理的。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就是:
底层概率决定命运,而底层概率往往表现为习惯。
我想起一个好朋友Z先生的例子,他的A股短线做得风生水起,收益很好。
尤其是在止损的时候,他的交易规则是5%止损,非常坚决,从不迟疑。
有一次聊天的时候,他讲到这个习惯是怎么养成的,跟他多年前的一段经历有关。当时他帮一个委托方操盘,委托方派了一个秘书来做风控。那个秘书是个年轻姑娘,完全不懂股票,她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每天盯着账户,一旦里面有某个股票是绿的,且亏损达到5%,秘书就执行砍仓。
这样经过了一年左右的磨练之后,Z先生自然而然就把这个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融入骨血了。
他彻底养成了这个止损的习惯,
在此后的多年,尽管不再有一个真实的秘书来监控,但是每次股价跌到5%,他都戏称为交给小秘书了。从不犹豫迟疑。
事实上对于他的短线操作的风格来说,及时止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习惯为他的交易起到了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三年前,在《优势投资法则》书中,我引用了佛陀的一个故事。佛陀去世前,大弟子阿难问,您走之后,我们以谁为师?
佛陀没有指定任何一个接班人,而是说了四个字——以戒为师。
现在也许你能明白为何要以戒为师了。因为长期遵守戒律能够帮助我们养成习惯,而习惯能够真正的改变底层概率,从而改变我们的投资命运。
(
老规矩,此处省略若干。
更深度内容、择时模型信号与操作要点,星球见。)
谭校长一千零一夜:星空下的投资进化论
谭校长的朋友经常评价说,在中国如果有人能把投资,跨学科思维模型以及写作三件事情很好地结合起来,那么他一定是最佳人选之一。
这个评价让他有点洋洋自得,但也心生惶恐。他时常觉得,自己写作的速度跟不上思维的速度。于是终于某一天他下了一个决心要跟自己死磕:从2019年5月27日开始,往后十年,每个工作日至少写一千零一个字,节假日随意。
于是就有了“谭校长一千零一夜“这个栏目。
今天是2019年8月29日,星期四,你看到的是这个栏目的第
68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