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外文艺理论与文化研究
传播优秀文艺思想,推进文艺思想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算法爱好者  ·  字节“代码抄袭案”败诉,判赔 8267 万! ·  2 小时前  
阿里开发者  ·  「缓存」会用很容易,用好才是技术活 ·  昨天  
百度智能云  ·  首日1.5万后,百度智能云千帆助力DeepS ... ·  2 天前  
百度智能云  ·  如何在百度百舸部署满血版DeepSeek-V ... ·  5 天前  
九章算法  ·  Meta大裁员10%!疑为TikTok人才“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外文艺理论与文化研究

走向元哲学:人化实践、诗性创制与存在论剩余——列斐伏尔元哲学解读

中外文艺理论与文化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6-09 10:00

正文

点击图片 购买本刊

摘要: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规制了不同时代的生活形式、系统和结构的生成性力量,归根结蒂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物质生产力塑形、构序和生产关系赋型。只不过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表征为能动性力量的物质生产实践,被列斐伏尔在《元哲学》中人本主义地描绘为比物质生产实践更原初、更本真的人化实践和诗性创制。然而,在现实中这种应该存在的人化实践和诗性创制,却异化成了占有性的物性实践强暴和经济交换权力的存在论剩余。列斐伏尔的这种“元哲学”的理论构序,达及了他人本主义哲学构境的最高点。虽然列斐伏尔的诗性创制观没影于后来他接受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思想转换之中,但理解列斐伏尔的这一理论构序逻辑,却是真正理解后来他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构境中空间生产理论的隐秘入口。

关键词: 列斐伏尔  《元哲学》  人化实践  诗性创制  存在论剩余

作者 张一兵,南京大学教授(南京210023)。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P138—P161

责任编辑: 赵培杰


列斐伏尔是法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一生写下了近七十部论著和大量文章。他早期原创性地提出的“日常生活批判”,实现了异化理论从宏观政治经济关系向微观社会生活的转换,并且在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了观察历史的时间线索向空间生产逻辑的转换。在20世纪60年代前期,列斐伏尔的哲学思想达到了一个原创性的高峰,他已经不再满足于解释马克思的观点,以及将这种批判话语应用于对资产阶级日常生活的省思,而是力图生成属于自己的人本主义“元哲学”。可以看到,这种特殊的理论努力是通过《现代性导论:序曲》和《元哲学》来完成的。我认为,这两个文本(特别是后者)是列斐伏尔人本主义哲学构境的最深层,因为前者实现了在自然观上从征服到取用的转换,而后者则是在实践观上从占有性的物性实践和异化了的人化实践向诗性创制的转换,从而实现了他人本主义价值悬设中的最终本真性规定。在本文中,我们拟初步讨论《元哲学》中这一奇特的理论构境。

一、形式、系统、结构背后的人化实践和诗性创制


二、构序社会生活的不同形式、系统和结构


三、权力的存在论剩余:人化实践中流逝的诗性创制和摹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