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前端外刊评论
最新、最前沿的前端资讯,最有深入、最干前端相关的技术译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前端早读课  ·  【第3453期】圈复杂度在转转前端质量体系中的应用 ·  17 小时前  
奇舞精选  ·  从 DeepSeek 看25年前端的一个小趋势 ·  昨天  
奇舞精选  ·  从 DeepSeek 看25年前端的一个小趋势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前端外刊评论

nodejs事件循环阶段之定时器

前端外刊评论  · 公众号  · 前端  · 2020-04-07 08:00

正文

上一篇分析了prepare阶段,check和idle阶段是一样的,所以就不分析了。今天分析定时器阶段。nodejs中setTimeout和setInterval就是使用libuv的定时器阶段实现的。libuv中,定时器是以最小堆实现的。即最快过期的节点是根节点。我看看定时器的数据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看一下定时器的使用。


int main() 
  v_timer_t once
;
  uv_timer_init(uv_default_loop(), &once);
  uv_timer_start(&once, once_cb, 100);
  uv_run(uv_default_loop(), UV_RUN_DEFAULT);
  return 0;
}

我们从uv_timer_init函数开始分析。

// 初始化uv_timer_t结构体
int uv_timer_init(uv_loop_t* loop, uv_timer_t* handle) {
  uv__handle_init(loop, (uv_handle_t*)handle, UV_TIMER);
  handle->timer_cb = NULL;
  handle->repeat = 0;
  return 0;
}

init函数和其他阶段的init函数一样,初始化handle和私有的一些字段。接着我们看start函数。该函数是启动一个定时器(省略部分代码)。

// 启动一个计时器
int uv_timer_start(
   uv_timer_t* handle,
   uv_timer_cb cb,
   uint64_t timeout,
   uint64_t repeat
 )
 
{
  uint64_t clamped_timeout;

  // 重新执行start的时候先把之前的停掉
  if (uv__is_active(handle))
    uv_timer_stop(handle);
  // 超时时间,为绝对值
  clamped_timeout = handle->loop->time + timeout;
  // 初始化回调,超时时间,是否重复计时,赋予一个独立无二的id
  handle->timer_cb = cb;
  handle->timeout = clamped_timeout;
  handle->repeat = repeat;
  /* start_id is the second index to be compared in uv__timer_cmp() */
  handle->start_id = handle->loop->timer_counter++;
  // 插入最小堆
  heap_insert(timer_heap(handle->loop),
              (struct heap_node*) &handle->heap_node,
              timer_less_than);
  // 激活该handle
  uv__handle_start(handle);

  return 0;
}

start函数首先初始化handle里的某些字段,包括超时回调,是否重复启动定时器、超时的绝对时间等。接着把handle节点插入到最小堆中。最后给这个handle打上标记,激活这个handle。这时候的结构体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时候到了事件循环的timer阶段。


// 找出已经超时的节点,并且执行里面的回调
void uv__run_timers(uv_loop_t* loop) {
  struct heap_nodeheap_node;
  uv_timer_t* handle;

  for (;;) {
    heap_node = heap_min(timer_heap(loop));
    if (heap_node == NULL)
      break;

    handle = container_of(heap_node, uv_timer_t, heap_node);
    // 如果当前节点的时间大于当前时间则返回,说明后面的节点也没有超时
    if (handle->timeout > loop->time)
      break;
    // 移除该计时器节点,重新插入最小堆,如果设置了repeat的话
    uv_timer_stop(handle);
    uv_timer_again(handle);
    // 执行超时回调
    handle->timer_cb(handle);
  }
}

libuv在每次事件循环开始的时候都会缓存当前的时间,在整个一轮的事件循环中,使用的都是这个缓存的时间。缓存了当前最新的时间后,就执行uv__run_timers,该函数的逻辑很明了,就是遍历最小堆,找出当前超时的节点。因为堆的性质是父节点肯定比孩子小。所以如果找到一个节点,他没有超时,则后面的节点也不会超时。对于超时的节点就知道他的回调。执行完回调后,还有两个关键的操作。第一就是stop,第二就是again。

// 停止一个计时器
int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