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保监会
5月10日
发布2019年一
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2019年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276万亿元,同比增长7.7%。
2019年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34.8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97万亿元,同比增长24.7%。
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同比增长为24.6%,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出11.9个百分点。
其中,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2.1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57亿元;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0%,与上年末持平。
对此,银保监会统信部副主任刘志清表示:
当前银行业运行稳健,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平稳,风险总体可控。
2019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良好,开局平稳,同时银行业将继续加大处置力度,银行业资产质量将总体保持稳定。当前贷款风险分类准确度总体较高,在监管要求下,大多数银行已经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贷款,有的银行采取更加审慎的做法
。严格资产风险分类不会使不良贷款大幅上升。此外,银行业整体拨备水平较高,抵御风险的弹药充足。
刘志清同时指出: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4.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85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92.17%,较上年末上升3.13个百分点。
银保监会密切关注重点领域的风险,
银保监会密切关注重点领域风险和苗头型风险隐患,坚持早发现、早识别、早处置,在支持实体经济平稳运行的前提下,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坚持房地产融资审慎监管制度,严控银行保险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
今年以来,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平稳回落,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18.7%,增速较上年末降低1.3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34.8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97万亿元,同比增长24.7%。
刘志清认为,上述数据充分显示了守住风险底线的同时,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增强。
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了信贷融资主渠道作用,影子银行活动得到抑制。
年初票据融资增长较快的情况也得到银保监会的密切关注。刘志清表示
,银保监会及时加强票据业务监督检查,督导银行规范开展票据业务,严防违规套利,目前票据融资逐步回归常态,
3月份新增978亿元,低于前两个月的5165亿元和1695亿元。
“此外,当前银行业资金空转现象减少,同业业务持续收缩,特别是利用金融产品绕通道、加杠杆、相互嵌套的业务大幅减少。”刘志清说,2017以来同业负债、同业投资、同业理财持续收缩,累计减少了12.6万亿元。
2019年一季度银行业信贷投放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对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贷款增加6.29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6.9%,较2017年提高约15个百分点,同时,影子银行和表外融资平稳下降,2018以来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累计压缩2.5万亿元。
刘志清表示,从目前来看,金融机构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提高,金融机构适应性增强,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来源:新华网